1.江西南昌现在天气状况如何?气温如何

修水天气_修水天气预报未来十五天

原因:由反气旋控制,水平运动:北半球7有中心向四周的顺时针辐散;

垂直运动:下沉

天气描述:晴朗,气温高;

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时间:7,8月

江西南昌现在天气状况如何?气温如何

这个高中课本上是把世界上的气候大致概括为13种的,你记忆气候类型的时候一定不要死记,因为气候的形成是气温和降水这两个条件复合的结果,而气温和降水又是因为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下产生差异的,所以记忆的时候要结合气压带和风带,每种气候类型是受什么的影响下形成的一定要记清,另外记忆的时候要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这样不仅形象生动,还便于记忆。

(一)赤道(热带)雨林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以南美亚马孙平原、非洲刚果盆地、亚洲大、小巽他群岛等为典型。全年在赤道气团控制下,高温、多雨、湿度大。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气温年较差很小,年降水量一般超过2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为热带雨林。

(二)热带季风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西南季风影响地区为典型。我国云南大部、西藏东南角等地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盛行风向的季节转换显著。夏半年受赤道气团控制,降水充沛,形成雨季,气候特征与热带雨林气候相似;冬半年,有些地方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降水明显减少,形成干季。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90%以上,干湿两季分明。自然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三)热带草原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而长的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树草原。

(四)热带沙漠(干燥)气候 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高压带控制下的大陆内部和西岸,以非洲北部、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沙漠区为典型。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全年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100毫米左右,有些地方只有数十毫米或更少,日照丰富,气温很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可达30℃左右。热量与水分矛盾突出。世界大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热带干燥气候密切相关。自然植被是荒漠。

(五)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以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大陆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典型。盛行风向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影响,气温偏低,降水少;夏季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水分季节分配不均。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六)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以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最广、最典型。以北半球为例,夏季副热带高压带北移,为高压控制,这里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天气晴朗干燥、炎热少雨;冬季副热带高压带南移,受西风带(地中海锋带)影响,温暖多雨。自然植被是常绿硬叶阔叶林和常绿灌木林。

(七)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亚洲大陆东部,

如我国华北、东北与苏联远东地区。冬夏盛行风向明显交替。冬季风,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主要受热带海洋气团影响,暖热多雨。年较差大,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分配不均,相对集中在夏季,具有大陆性特征。自然植被是落叶阔叶林或针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八)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如西欧、北美和南美西岸狭长地带,以西欧为典型。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气流吹向大陆,海洋调节作用显著。气候特征是:夏季温度不高,冬季温度不低,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分配比较均匀。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九)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这里距海洋远,或有高山屏障,水分循环不活跃,主要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夏季炎热,冬季相当寒冷,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大。自然植被是荒漠或荒漠草原或草原。

(十)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北美大陆北部。全年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影响,冬季还受到冰洋气团影响。冬季漫长严寒,暖季温凉短促;降水量少,相对集中在夏季,蒸发弱,为湿润地区。自然植被为针叶林。

(十一)极地苔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十二)极地冰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部。全年非常严寒,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为全球气温最低地区。南极大陆年平均气温-29℃—35℃,北极地区-22℃以下,全年多暴风雪。

(十三)高山高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大山地和大高原地区,如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南美洲安第斯山等。高大山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在一定高度内,湿度大、多云雾、降水多;愈向山地上部,风力愈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但辐射强,日照丰富,降水少,冬半年风力强劲。气温的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江西省2005年1~3月气候特点概述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 张超美 2005年1~3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量北多南少,日照偏少。主要气候有:1~2月历史罕见的冬季连阴雨(雪)天气, 1月出现的近5 a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低的大雾天气过程,3月出现的罕见春季寒潮雨雪天气过程。 2005年1~3月,全省降水量北多南少,赣北为449 mm,较常年偏多2.2成,赣中为366 mm,与常年持平;赣南为328 mm,偏少0.9成。1月降水量北多南少,赣北为102 mm,较常年偏多2.8成;赣中为78 mm,与常年持平;赣南为30 mm,偏少5.3成。2月降水全省偏多,赣北为217 mm,较常年偏多1倍,位居历史同期第2位,仅次于1959年;赣中、赣南分别为175 mm、124 mm,分别较常年偏多6.1成和1成。其中2月中旬降水异常偏多,各地普遍排在历年同期前5位,有26个县市创同期新高。3月降水全省偏少,北、中、南3片降水量分别为130 mm、113 mm、174 mm、分别较常年偏少2.8成、3.8成、0.6成。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气温偏低,除九江市东北局部、赣南南部偏低0.5~0.9 ℃外,其余地区较常年偏低1.0~1.8 ℃。1月平均气温除赣东北局部、赣南南部偏低0.3~0.9 ℃外,其余地区较常年偏低1.0~2.3 ℃,全省有47个县市居历史同期前5位。岁末年初各地出现了较明显的冰冻天气,1月1日最低气温赣北赣中普遍为-7~-4 ℃,赣南为-5~-3 ℃,以修水-8.0 ℃为最低。 2月平均气温除赣南南部偏高0.1~0.3 ℃外,全省其它地区偏低1.0~2.3 ℃。其中中旬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3~4 ℃,气温之低,有32个县市居历史同期前3~5位。3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比常年偏低0.1~0.9 ℃,局部偏低1.0~1.3 ℃。2005年1~3月,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157 h,偏少102 h。除九江市东部偏少11~18 h外,其余地区偏少20~63 h。1月日照时数为48 h,较常年偏少49 h。除九江市东部、抚州市东部偏少4~19 h外,其余地区偏少20~74 h。2月日照时数为33 h,较常年偏少45 h。其中全省大部分地区偏少39~89 h 。3月日照时数北多南少,为76 h,较常年偏少8 h。其中赣北大部分地区偏多2~26 h,赣中、赣南偏少3~52 h 。 2005年1~3月主要气候有: (1)冬季连阴雨(雪)天气。1~2月,除九江市大部阴雨日数为34~39 d外,全省其余各地阴雨日数普遍达40 d以上,局部达52 d。21县市创阴雨日数同期新高。1月11~13日,江西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较明显的雨雪天气。12日08时~13日08时,除赣西北外,全省大部分地区雨雪量一般为5~20 mm。其中吉安、抚州2市以及上饶市南部、赣州市北部普降中到大雪;13日08时有33个县市积雪深度≥2 cm,12个县市≥5 cm,以井冈山16 cm为最深。2月16~20日,受较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影响,庐山出现了罕见的冰冻灾害天气。积冰直径62 mm,重量达704 g/m,20日最低气温降至-10 ℃,均为近10 a来罕见。 (2)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过程。1月14~17日,江西出现近5 a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能见度最差的大雾天气过程,大部地区夜间到上午为浓雾笼罩,能见度一般在500 m以下,部分地区能见度< 50 m。其中15日早晨4时卫星遥感监测大雾覆盖面积达10.2万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 (3)罕见的春季寒潮雨雪天气过程。3月10~13日出现的这次降雪天气,是江西有气象记录以来,3月份出现的积雪面积最大、积雪深度最深的寒潮天气过程。2005年3月12日08时,湖口13 cm的积雪深度超过了历史同期极大值(10年3月6日出现在瑞昌,9 cm )。历史上南昌市3月份出现积雪的年份只有3 a,为1957年3月13日(积雪深度2 cm)、1985年3月11日(3 cm)、1988年3月2日(1 cm),2005年3月12日14时积雪深度为4 cm。江西省2005年1~3月天气气候影响评述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

麻烦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