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厦门到德化有多少公里?

2.自然条件

3.尿素为什么能当叶面肥?当叶面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大田县屏山游记作文六百字

德化天气预报实时_德化天气

曼珠沙华

学名 Lycoris radiata

英名 Shorttube Lycoris

别名 蟑螂花、龙爪花、红花石蒜

科名 石蒜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鳞茎。

叶带状,深绿色。

伞形花序,花鲜红色或具白色边缘,亦有白花品种。

花鲜红色或具白色边缘,亦有白花品种。

花期夏末秋初。

原产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各省。

喜阳,耐半阴,喜湿润,耐干旱,稍耐寒,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繁栽要点 可在花后分球栽植。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方栽植。

栽植深度以土将球顶部盖没即可。

接近休眠期时,应逐渐减少浇水。

应用价值 在中国有较长栽培历史,《花镜》中有记载。

石蒜冬季叶色深绿,覆盖庭院,打破了冬日的枯寂气氛。

夏末秋初葶葶花茎破土而出,花朵明亮秀丽,雄芯及花柱突出基长,非常美丽。

可成片种植于庭院,也可盆栽。

石蒜是中国的珍贵花卉之一,品种众多,有红花、小红花、黄花、淡红紫色、百合型、白长筒型等,其叶期象兰花,花型似金灯,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台湾省已把黄花石蒜出口日本。

人工栽培的石蒜花在我市一面市,就深受群众的欢迎和喜爱,是一极具市场潜力的花卉新品种。

石蒜(Lycoris radiata)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我国西南至东南部。

该植物因生长于山坳的石头旁,鳞茎外包暗褐色膜质鳞被,似大蒜而得名。

长期以来,森林伐,生态环境破坏,加上山区农民曾进行拉网式集挖掘,现有的石蒜十分贫乏。

为了保护、开发石蒜野生并使之产业化,开发厦门的花卉新品种以满足人们对奇、特、美花卉的需求,厦门大学生物系与同安区农科所合作,开展石蒜的人工栽培研究,为发展厦门的花卉产业作出贡献。

1 材料与方法

1.1 红花石蒜鳞茎,部分由永春、德化农民上山集获得,部分由本课题组前期自繁获得,合计2 400粒。

此外向有关植物园购买了百合型紫花石蒜、黄花石蒜、白花石蒜,小红花石蒜鳞茎为。

1.2 栽培土壤 用人工配制的营养土、田园土和荒地红壤为栽培土壤。

营养土边制作边用农药灭虫,田园土和红壤进盆前经农药消毒、太阳下曝晒3天。

土壤成分分析按中国农科院士肥所的方法进行。

1.3 种植时间 19年10月5日~20日。

1.4 栽培方式 供研究鳞茎均用1‰多菌灵浸泡3min,滤干。

挑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种于花盆中,每盆3粒,共500盆,其中364盆为红花石蒜, 其余为从外地购买的其他石蒜品种。

竖放,深度以土壤盖没为准。

直径小于3cm 的种于塑料网遮荫棚的水泥槽中,株行距17~20cm, 也以土壤盖没为度,土层厚度为12~15cm。

另外,于荫棚内按上述规格种植50粒直径3cm以上的作对照。

盆栽石蒜入土后,移至屋顶平台上管理。

1.5. 管理方式 下地后第一天浇重水以平衡土壤的水份,以后晴天每天浇水1次,阴天隔天浇水1次。

整个栽培期定期用农药对周边环境进行杀虫灭菌,并施有机肥及化肥多次。

2. 结果

2.1 石蒜的生长周期

2.1.1 不同石蒜品种生长周期的差异 以营养土分别盆栽红花石蒜、黄花石蒜、百合型石蒜、紫色石蒜、小红花石蒜和白长筒石蒜,于19年10月9日~10日播种,结果表明,各种石蒜品种的生长周期基本一致,但集于福建的红花石蒜周期稍长,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所致。

2.1.2 不同石蒜的营养生长过程和长势 由永春、德化集到的大红花石蒜于19年10月8日下种后, 10月18日见叶片长出土面。

该月底,每个叶芽抽出2~3片叶片,成丛状,如韭菜,末端略带紫色。

1998年1月15日,主侧芽皆可达4叶龄, 个别可达5叶龄,株最长叶片平均长度可达22~24cm,宽可达1.1~1.2cm,平衡脉,肉质墨绿。

1998年3月5日,主芽平均达8~9叶龄,个别达10叶龄, 最长叶片平均长度为40.9cm,生长旺盛。

以后最早抽出的叶片末端干枯凋落,新叶片继续长出,保持在每个叶芽9~10叶的水平,叶片略有增长。

1998年4月6日~5月15日为叶片凋零期,之前整个营养生长周期结束,类似于同科的中国水仙。

黄花石蒜和小红花石蒜的生长过程类似于大红花石蒜,区别仅在于黄花石蒜叶长可达80~90cm,宽3.5~4.5cm。

小红花石蒜叶长25~30cm,叶宽0.7~0.8cm。

上述3种石蒜在厦门地区适应性较强,长势佳,优于其它品种。

以下研究皆以大红花石蒜为对象。

2.2 石蒜对栽培环境的要求

2.2.1 不同土壤的盆栽石蒜比较 分别使用田园土、红壤和人工合成的营养土盆栽石蒜。

栽培结果表明, 种植于营养土的石蒜叶长、成熟鳞茎围长,直径等主要指标分别是田园土的1.3、1.14和1.14倍, 是红壤栽培石蒜的1.5、1.30和1.29倍,成熟石蒜主鳞茎直径大小是播种时的1.38倍。

栽培于红壤的产量增加只表现在侧芽鳞茎的增多、增大方面,而主鳞茎大小与播种时比较,其直径只大了0.24cm, 可见人工营养土较适宜于石蒜的人工栽培。

2.2.2 石蒜对土壤pH的要求 分别以pH5.8和7.8的营养土栽培,每盆种植种球8粒。

营养期观察结果表明,偏碱性土壤不适合石蒜生长,每长出1片叶子不久,其末端就出现枯萎现象;叶片长度明显短于酸性组,成熟鳞茎小,不饱满;经叶芽分化期后,进入扬花期,栽培于偏碱性土壤的石蒜基本不开花,而栽培于偏酸性土壤的鳞茎主茎,基本上都能分化出花芽,顺利地扬花。

2.2.3 石蒜对生长环境温度的要求 营养生长期石蒜10月上旬播种,此时最高气温不超过30℃,旬平均气温24℃,适宜石蒜生长,播种10天,根系生长旺盛,叶片先后长出地面。

冬季日平均气温8℃以上,最低气温达1℃,不影响石蒜生长。

至来年4月,由于长期阴雨天气,光照不足,生长较弱,出现早衰现象,1998年4月6日起出现第一片叶子枯萎,至1998年5月15日前后全部叶片萎缩、干枯,此时旬平均温度已达24℃。

说明石蒜生长的高温极限为日平均温度24℃。

2.3 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

2.3.1 盆栽与水泥槽栽培结果的比较 以偏酸性营养土盆栽石蒜,下种后置屋顶平台上,不遮荫;水泥槽栽培石蒜,下种后用孔径2cm2的黑塑料网遮荫,网的四周用防蚊纱网隔离, 网棚之上种有西蕃莲, 以保湿及减少光照。

栽培结果表明,遮荫有利于石蒜的成长。

2.3.2 *** 与否的生长情况比较 分别以偏酸性营养土盆栽经 *** 和未经 *** 的石蒜,比较其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 不利于石蒜的生长,但对鳞茎肉的叶芽损伤不大。

这可能是由于石蒜鳞茎太小, *** 造成养分供应减少所致。

2.4 栽培后的花枝数比较 分别以不同栽培条件(遮荫网、田园土、红壤土、土壤pH5.8和pH7.8)网栽石蒜,结果表明,栽培于偏酸营养土的石蒜出花率最高;用遮荫网栽于水泥槽的石蒜与之相近,出花率达73%~80%。

用田园土栽培的出花率只是营养土的1/4;红壤土的出花率最差,仅为3.3%。

说明花枝数与鳞茎的营养积累有关,也与栽培土壤的肥力、酸碱度有关。

3. 讨论 野生石蒜生长于荫森潮湿地,其着生地为红壤,人工栽培石蒜应考虑石蒜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

本研究在栽培土壤酸碱性方面(如土壤pH5.8)已基本达到野生自然条件。

经过近10年的盆栽观察,发现只要增加土壤的水份,提高土壤的肥力,适当调整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调整氮、磷、钾的比例,就可以弥补野生石蒜生态环境的不足。

在此基础上进行较大规模的人工栽培石蒜研究,掌握了适合厦门地区人工栽培的品种。

种植时间以10月上、中旬为宜,来年5月中旬 营养生长期结束。

整个营养生长周期150~160天, 与野生石蒜营养生长期一致。

气温对石蒜生长发育有重大影响, 日平均气温超过24℃, 将抑制其叶芽生长, 零上低温不影响石蒜生长。

晴天要求重水喷淋。

雨天应注意排水以防止烂根,不能用无漏底花盆栽培石蒜。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期皆要求高腐殖质、高土壤肥力的偏酸性土壤。

没有经增效的田园土、红壤土不适合用于人工栽培野生石蒜。

营养生长后期应适当提高所施肥料中的磷肥比例。

盆栽石蒜应注意控制水份、土壤酸碱性、肥水等因素,可以克服野生生态环境的不足,正常旺盛生长。

网棚遮荫栽培是另一条较为合适的人工栽培途径。

*** 对于提高鳞茎的质量没有意义。

人工栽培石蒜的侧芽可以进一步繁殖,解决种球自繁问题。

应去除带花叶病株,并用常规方法解决蚜虫危害问题。

综上所述,本课题已掌握了石蒜人工栽培的主要条件,克服了野生石蒜生态条件的差异,解决了大量栽培的问题,摸清了病虫害发生和防治规律,为石蒜花卉的产业化提供了前期理论基础。

厦门到德化有多少公里?

1. 写一年四季的景色作文

我们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生活,随着天气的变化会时冷,时热的。

在一年四季中有美好的景色等着我们去观察,现在让我们来到缤纷的世界瞧一瞧吧! 春天,大地万物复苏醒过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再次炫耀它的光彩。

快看,柳树姑娘正望着涓涓细流的小溪在梳着自己那长长的碧绿的“头发”。 夏天来了,太阳公公把大地烤熟了。

大家有时开风扇又是开空调的,但乡下人家的孩子并不是开凉爽的空调,而是脱下衣服“扑通”的一声跳进小河里欢快地游泳。多像可爱的鸭子呀,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又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

黄叶飘飘,你们猜那是什么季节?是秋天,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是翩翩起舞的“蝴蝶”不停地落下来,看,地上是金色一片,多像金色的“地毯”。小树摇了摇它那秃秃的光头,当你走在街上就会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这真所谓是“秋高气爽”啊! 你猜猜冬天是怎样的,是下大雪?不是,冬天的时候并没有下雪,但动物们还是缩回自己的洞里取暖。

大街上还有人穿着厚厚的衣裳,真是大名鼎鼎的“胖小子”。 一年四季的景色真是一位著名的魔法师,说变就变。

春天,大地万物复苏;夏天,天气可热了,人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秋天,秋高气爽;冬天是雪花飞舞吗?不,是寒风刺骨。 这么美丽的景色能不让人赞叹吗?。

2. 描写长城一年四季景色的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每个人的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都很美,我的家乡的一年四季的景色也不例外。现在,让我带你们去看看吧!

春天,我的家乡鲜花盛开,淡淡的花香扑入了我的鼻子里,柳树爆出了芽,小河边奔跑边歌唱,春姑娘正在和小花小草玩耍,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夏天,绿树成荫,枝叶茂密,整个村庄都是绿色的。人们在树下乘凉,谈天说地,还有许多小朋友与夏哥哥在林海中玩耍。

秋天,凉风吹来,果园里瓜果飘香,田野里的棉花洁白无暇……看!那边有许多金色的海洋。噢,原来是一块块稻田呀!整个村庄都是金色的,秋姑娘正躲在某个角落吃着那香甜的果子呢!

冬天,虽然我的家乡不下雪,但是早上起来,有雾有霜,叶子上还有白白的冰晶呢!小河塘里还浮着几块冰,而冬弟弟正惬意的躺在冰上睡大觉呢!

我家乡一年四季的景色真的很美吧!你们喜欢么?喜欢可以抽时间去看看呢!我很欢迎。

告诉你,我的家乡在:福建泉州德化的国宝乡格头村。

3. 四年级下描写乡村一年四季景色的作文300字

我们大家住在城市里,乡村我们会觉得很陌生。

乡村到底是怎样的呢?我来回答吧:乡村的空气那么清新,乡村的天空那么湛蓝,乡村的景色那么别致,让我来介绍乡村,你可要洗耳恭听喽:春姐姐,走进了乡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到处都开着杜鹃,它红得像火;桃花,粉得像霞;梨花,白得像雪;各类野花,五彩缤纷,芬芳扑鼻。在高高的山岗上,雨后春笋争先恐后地从泥土里探出头来,贪婪地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

看着休息了一夜的人们,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劳作。夏哥哥,看着夏季庄稼、植物在农民伯伯辛勤汗水的精耕细作,生机勃勃,一片绿透。

慢慢地,西瓜熟了,葡萄也熟了。西瓜,绿白相间,圆滚滚、懒洋洋地躺在地上晒太阳;葡萄,晒出了一张紫红色小脸,像紫水晶球,悬挂在藤架上荡秋千。

看着小朋友们在稻田里摸鱼、捉泥鳅,在小河里捉龙虾、逮螃蟹,有趣极了。夏哥哥着端一张椅子,坐在田坝里,聆听琴蛙歌唱,观看荧火虫舞蹈和蝙蝠们的空中杂技……他想:这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歌舞晚会呀!秋弟弟,看着乡村变成金色的海洋。

玉米成熟了,高粱、大豆等也成熟了。他让水稻的稻秆都托起了丰满的稻穗,在微风中的稻浪,犹如优美的五线谱,稻穗儿,就是跃动的音符,谱写着农民伯伯丰收后的欢乐与喜悦,记录着农民伯伯所奉献的辛劳与汗水。

看着山野稻田换上了金黄的晚礼服,准备迎接着冬天的到来。农民伯伯们收获着水稻、玉米、高梁、大豆等。

冬妹妹看着乡村,看着空空的稻田。口中念念有词,“刷刷”天下起了雪,雪精灵们一起给稻田盖上柔软而又雪白的绵被。

乡村立刻变成了雪的天下。她看着小朋友们打雪仗、堆雪人的欢笑声冬妹妹笑了,开心地笑了。

乡下的春夏秋冬好似一张五彩缤纷、美丽的画,一张会动的文章,它美的让你流连忘返。

4. 描写湖一年四季的景色的作文

金色的秋天(写景作文)

秋风像一只神奇的画笔,一夜功夫,就把碧波荡漾的林带染成金灿灿的了。

登上山头,向下眺望,眼前是一片金色,若是仔细观察,便看到金黄中夹带着一片片红、一片片绿的。红的得像玛瑙,绿得像翡翠。还有山下那水平如镜的池塘,倒映着眼前的美景,格外的好看。

下山后,原来在路边卖西瓜的小摊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又香又脆的大苹果和那裂了嘴、破壳欲出的、红红的大石榴,多么惹人喜爱呀!

俗话说的好呀:“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瑟瑟的秋风中透着丝丝凉意。看,路上的行人在不经意间已换上了厚厚的毛衣,穿上了夹袄,有的还穿上了羽绒服呢。

庄稼地里,金黄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样齐刷刷一片连着一片,高粱那红色的穗子,像害羞小姑娘一样,红着脸低下了羞涩的头,在微风中摇曳,大豆摇摇摆摆,在风中沙沙作响,田野里像演奏着一首大自然的合唱曲。

果园里,鲜红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高高的挂在枝头,树枝看起来快要被折断的样子,还有那一串串紫色的葡萄,挂着晶莹的露珠,像水晶一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出五彩斑斓的光。

我被这金色的秋天感染了,陶醉了,啊!我爱这丰收的、金**的秋天。

金色的秋天

时光不停地向前流去,天气渐渐地凉爽起来,吵人的蝉声被秋天吹散了,代替它的是晚间阶下石板缝里蟋蟀的悲鸣。啊!那可爱的秋天终于来了。

秋天,比春天更有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美丽,然而,硕果累累的秋色却透着丰收的喜悦;秋天,比夏天更有五彩缤纷的景象,枝叶茂密的夏天虽然迷人,可是,金叶满树的秋色却更爽气宜人;秋天,比冬天更有生机勃勃的景象,白雪皑皑的冬天固然可爱,但是,瓜果飘香的金秋却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秋天来到了树林里,从远处看,黄叶纷落好似成群结对的金色的蝴蝶,它们飞累了,落到了我的肩膀上、头上、脚上。把我的思绪从绿色的夏日带到了金色的秋季。我一转身,一片桃叶又落在我身旁,我弯腰拾起,捧在手上,细细地端详,好特别地一片秋叶呀!它还没来得急完全退去绿色,仍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香气。秋天来到了果园里,柿子弯下腰鞠了一个躬就压得枝头快要折断了,荔枝妹妹太胖了,撑破了衣裳,露出了鼓鼓、白白的肚皮。硕大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露出甜甜的笑容,或羞涩,或豪放。秋姑娘来到农田里,玉米可高兴了,它特意换了一件金色的新衣,咧开嘴笑了,露出满口金黄的牙齿;西红柿为了让自己更漂亮,便把口红涂在了脸上;土豆的兴奋也许太高了,把它那绿色的嘴巴笑破了,露出了**的舌头。秋天来到了花园里,这儿成了菊花的乐园。它们也许是喜欢这沉甸甸的金色,才选择在秋天里绽放自己的美丽。菊花的颜色真不少:**、粉红色、白色。。那大大的花朵,卷曲的花瓣,像一个卷发的小姑娘。流连菊园或独自欣赏一盆艳菊,慢慢地陶醉在那股股清香里。 秋天,给大地带来一片金黄,给蓝天送去棉花似的云朵。秋风,清凉如水,带着一丝寒意染黄了世界。

我喜欢这秋高气爽的季节!

我喜欢有花叶扶疏、朴实无华的菊花的秋天。

我喜欢这独一无二,灿烂辉煌的金秋景色。

秋天,真是个丰收的季节,割草机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们的谈笑声这些声音融合到了一起,组成了一首《金色的秋天》的交响曲。

5. 写一年四季的景色作文只要开头和结尾

四季景色 1。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都绽放着独特的美丽。春天,花儿开了,它们的颜色可多了:有金灿灿,有红彤彤,有紫莹莹,还有粉嘟嘟。

花的样子也很多,有的像脸,有的像喇叭,还有的像发夹。 夏天,一阵风吹过,树叶荡漾着,花儿在跳舞,小草吹弯了腰。

风儿吹呀吹——秋天,雨最最多了,淅淅沥沥,像花针,像牛毛。用手接一滴雨,是无色的,透明的。

什么味道也没有。下雪啦!一朵朵,一片片,像眉毛,像鹅毛 2。

瞧那樱花,正开得轰轰烈烈。它们是一种叫不上名字来的樱花树:有的是浅粉红色的,像一个个害羞的红脸颊;有的枝头上是又红又白的,好似一树的桃花;有的是一树的白色,它们都像是得了病似的,脸色苍白。

樱花千姿百态,圣洁如百合,清纯于荷花,绚烂于向日葵,娇艳于玫瑰。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樱花美得无奈,美得张扬,美得超凡脱俗。人们把“沉鱼落雁、闭目羞花”献给了四位美女(貂禅、杨玉环、西施、王昭君),而我却更愿意将它献给眼前的繁花,这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樱花! 3。

夏日的绿,在天地间挥毫泼墨,在蓝天白云下,描绘着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画卷。映入眼里的或墨绿,或清绿,都完全地脱了鹅黄的底子,它是这般的葱茏和葳蕤着,不再浅薄、不再稚嫩,浓浓的把生命的层次极尽展现。

它充满 *** 地吸纳着烈烈的阳光,悠悠的呼吐出纯纯的气息,让你在这样绿的庇护中,神清气爽,尽享清凉。 可是那天也有不测风云,带了阴和阳电的云朵在午后热吻,闪电是不经意露出的含情脉脉的目光,雷声是他们快乐的笑语,而雨后七色的彩虹呢是他们爱的结晶。

蓝的天,白的云,绚丽的彩虹,交织盛夏日最美的风景。

6. 写一年四季的景色作文只要开头和结尾

四季景色 1。

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一个季节都绽放着独特的美丽。春天,花儿开了,它们的颜色可多了:有金灿灿,有红彤彤,有紫莹莹,还有粉嘟嘟。

花的样子也很多,有的像脸,有的像喇叭,还有的像发夹。 夏天,一阵风吹过,树叶荡漾着,花儿在跳舞,小草吹弯了腰。

风儿吹呀吹——秋天,雨最最多了,淅淅沥沥,像花针,像牛毛。用手接一滴雨,是无色的,透明的。

什么味道也没有。下雪啦!一朵朵,一片片,像眉毛,像鹅毛 2。

瞧那樱花,正开得轰轰烈烈。它们是一种叫不上名字来的樱花树:有的是浅粉红色的,像一个个害羞的红脸颊;有的枝头上是又红又白的,好似一树的桃花;有的是一树的白色,它们都像是得了病似的,脸色苍白。

樱花千姿百态,圣洁如百合,清纯于荷花,绚烂于向日葵,娇艳于玫瑰。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樱花美得无奈,美得张扬,美得超凡脱俗。人们把“沉鱼落雁、闭目羞花”献给了四位美女(貂禅、杨玉环、西施、王昭君),而我却更愿意将它献给眼前的繁花,这万千宠爱集一身的樱花! 3。

夏日的绿,在天地间挥毫泼墨,在蓝天白云下,描绘着一幅幅多彩多姿的画卷。映入眼里的或墨绿,或清绿,都完全地脱了鹅黄的底子,它是这般的葱茏和葳蕤着,不再浅薄、不再稚嫩,浓浓的把生命的层次极尽展现。

它充满 *** 地吸纳着烈烈的阳光,悠悠的呼吐出纯纯的气息,让你在这样绿的庇护中,神清气爽,尽享清凉。 可是那天也有不测风云,带了阴和阳电的云朵在午后热吻,闪电是不经意露出的含情脉脉的目光,雷声是他们快乐的笑语,而雨后七色的彩虹呢是他们爱的结晶。

蓝的天,白的云,绚丽的彩虹,交织盛夏日最美的风景。

7. 我想写一年四季的景色(作文,不要开头结尾,只要春夏秋冬的景色)

春天,大地恢复一片生机,校园里的花开了,像一个个娇气的小公主,它们有的绽开花朵,有的含苞欲放。。真是千奇百怪呀,像一个美丽漂亮的大花坛。绿如翡翠的小草探出头来,像一个小娃娃,在春风的吹佛下,呵呵地笑着呢。桃树也开花了,那精致的花瓣,看起来小巧玲珑,有红色的,有粉红色的,还有白色的,真是姹紫嫣红呀。一群勤劳的蜜蜂,嗡!嗡!嗡!地飞进桃花蜜,不停地叫,好像在说:“今天收获真不错”柳树也披上了长发,如烟如雾。盆景也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像换上了新的衣服一样。爬山虎们正在比赛谁先爬到围墙顶上。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斜飞在瓦蓝洁净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好像在给爬山虎加油助威呢。小鸟在枝头上唱歌,可能在赞美我们美丽的校园吧。春天可真美呀。

夏天 ,烈日当空,同学们有的在操场上打篮球、有的在树下做游戏、有的在打羽毛球、羽毛球一下子跑到这边,一下子跑到那边,让人眼花缭乱、还有的在踢足球……风伯伯们看见他们汗水直流的样子,不时也吹起了一丝丝凉风。知了在树头上叫着“吱!吱!吱!”似乎在歌唱夏天的来到。蜻蜓扇动它那又小又薄的翅膀,在明丽的阳光下,闪闪发光。树木也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叶让整个校园变成一个绿的世界,小草依然保持绿色的面貌,有的小花仍然拿着春天的接力棒,有的却淘汰出局。在夏姑娘的催促下,牵牛开出了花,偷偷爬在教学楼上,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呢!夏天真美呀!

不仅炎热的夏天很美,而且金色的秋天也更美。秋天,整个校园变成了金色的海洋,枯叶在校园里飞舞,小草和小花的叶子都变黄了,同学们也渐渐加厚了衣服,上课了,整个校园显得更安静了,只能听见风吹的声音和琅琅上口的 读书声。就在这是菊花和桂花开放了,整个校园弥漫着菊花的清香,,清香里还夹着几些桂花香味,一闻,让你心旷神怡。黄桷树也显出身手,过了几个星期,嫩绿的叶子从枝条上长出来,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绿油油的光。下课了,同学们有的在菊花前转一转,有的在桂花树前闻一闻,有的在黄桷树下看一看,整个操场好不热闹。朴素的秋天也很美丽呀!

冬天,冬爷爷悄悄地来了,我们早就穿上了棉衣,戴上了帽子。小草也穿上了用绳子做的棉衣,小草和小花也没做好对付冬爷爷的准备,所以“感冒”了。冬天的霸主是梅花,它在这么寒冷的季节开放,这使我想起了诗人张谓写的:“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镑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梢”。梅花把香味给了别人,自己被寒冷折磨的痛苦留给了自己,这不正我们要学习的精神吗?。

8. 描写芒市一年四季景色的作文

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夏是绿树成荫的季节,秋是瓜果飘香的季节,冬是冰天雪地的季节。

春天到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缓缓流向远方。松鼠从洞里爬出来悠闲地躺在树枝上晒太阳。小草好奇地从地里探出头来,看看春姑娘是否已经来到了身旁。原本光秃秃的树上冒出了新的嫩芽,随着春风跳起了舞蹈。

夏天,村里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往小河边走去。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小河两旁都是高大的树木,时不时可以听见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孩子们下到水中,立刻就变成了一条条鱼儿似的,在水中游来游去,可开心了!

秋姑娘脚步匆匆地赶来接夏大哥的班,村子里就变成了红通通的一片。农民伯伯一边收着已经成熟的果子,一边哼着小曲,脸上还带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则在田里帮大人割稻谷,脸上还蒙上了一层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荷花。

冬天慢慢地来到了,小动物们冬眠了。松鼠爬回洞里,蛇钻进地里,一切都似乎睡着了。突然,天上掉下了一朵朵雪花,河面开始结了一层薄薄的冰。人们穿上暖和的棉袄,小孩子的脸蛋红扑扑的,好像两个苹果似的。

这就是乡村的四季,你如果有机会可一定要来哦!

9. 一年四季的作文,200个字

家乡的一年四季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景色迷人。

春天,桃花盛开了,树木长出新的枝条。小草伸伸懒腰,从土里钻出来。

农民伯伯最勤劳了,正在田里忙着耕种呢!夏天,树木葱葱笼笼,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山顶上有一棵高大的橡树,上面挂着一块红布,写着“胜利”二字,是用来比赛爬山的。

秋天,苹果像妹妹那红红的脸,香蕉像弯弯的月亮,桔子则像一盏盏小灯笼……果子都成熟了,一片丰收的景象。 *** 辣的太阳照在稻田上,稻田就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

农民伯伯这个时候最忙了,正准备去收割粮食呢。冬天,树上积满了白雪。

小溪也冻得结成了冰块,许多小动物都躲进洞里过冬了。我的家乡真美呀!我爱家乡的一年四季。

10. 写一年四季景色的作文三百字以上济赶紧

寒来暑往,冬去春回。

四季的景色,总是那么的令人神往、让人陶醉!春寒料峭的春天,沉睡的春姑娘在清风的吹拂下,渐渐地苏醒了,嫩绿的芽儿悄悄地从土里钻出来,带着泥土的清香,崭露着全新的头角,迈着轻盈的脚步,向世人展示着生机和活力!暑气蒸腾的炎夏,用他那无穷的火热和直射的光芒,照射着万物,让翠绿剔透的植物沐浴着生命的光辉,结出红的、黄的、绿的等充满“七色阳光”的果实,让世人在炎热的天气里享受着果实的甜香和清脆!丹桂飘香的金秋,到处是一片流光溢彩的丰收景象。看,田野里,沉甸甸的稻子好像在向老农弯腰示敬;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好似一盏盏灯笼映衬着园丁的笑脸……冰雪皑皑的寒冬,浩瀚的大地、参天的大树穿上“银装”。

远处,众多的孩子、大人在冰雪里嬉戏,或是堆雪人,或是打雪仗,充分感受着雪景的快乐。啊,四季的景色真的是那么的迷人。

自然条件

德化到泉州公路里程130公里德化到厦门公路里程175公里 参考德化地图左下部分的公路里程表。(见下图)

参考资料:

://trel.qqread/ArtImage/20060928/we2095_1.jpg

尿素为什么能当叶面肥?当叶面肥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一)区域地质

福建省在大地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区内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

中生代以来,福建省地壳陆续上升。在山丘坡地上,风化壳层物质发育成为各种类型的土壤。在盆地、河谷和低洼地区,由于外来泥沙物质的堆积,形成平原、河流阶地等,其表层物质经成土作用也形成各种类型的土壤。

福建省岩石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沉积岩主要分布在鹫峰山——戴云山构成的闽中大山带以西的西部地区,火山岩主要分布在鹫峰山——戴云山构成的闽中大山带及其以东的东部地区,变质岩主要分布在闽中大山带以西的武夷山脉、闽中谷地和闽西南地区,火成岩则在全省各地均有出露。

福建省自上元古界至第四系地层多有出露。早古生代及其以前形成的沉积岩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沉积岩、变质岩、火山岩在全省的分布相对均匀。全省各时代地层分区特征比较明显。北部及西北部以晚元古代变质岩地层为主,属地槽型的巨厚沉积。中部及西南部出露震旦纪至晚白垩世的浅变质岩、沉积岩及喷出岩,尤以晚古生代准地台型沉积发育。政和——大埔一线以东的东部地区则以大面积晚侏罗——早白垩世陆相火山岩地层占主导地位,岩石类型复杂,厚逾万米。上第三系及第四系地层全省皆有零星分布,但在沿海地区比较发育。

全省出露地表的岩石在湿热或温湿气候条件下,均受到比较强烈的化学风化和生物作用,形成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黄壤等。主要岩石和沉积物分布特征如下。

1.石灰岩

福建省石灰岩分布在三个地层中:中石炭统黄龙组地层以石灰岩为主,夹有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西南部明溪——胡坊隆起带的两侧;晚石炭统船山组地层以石灰岩为主,质地较纯,夹有少量白云岩,主要分布在顺昌、南平以南及德化和南靖以西的广大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含有硅质结核。

由于气候比较湿热,全省出露在地表的石灰岩经过风化和成土作用发育形成含有CaCO3的石灰土。石灰土质地主要为粘土,植被覆盖比较好,但是一旦植被受到破坏,土壤有机质就会迅速分解,干旱趋于严重,肥力迅速下降,重新恢复植被难度很大。

2.紫红色钙泥质碎屑岩

紫红色钙泥质碎屑岩分布在上白垩统地层中,为一套紫红色、泥质钙质为主胶结、砾石含量较多的粗碎屑岩。岩石形成之后,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形成了覆盖在母岩之上的紫色土,土壤中含有少量CaCO3。紫色土土层浅薄,结构松散,易造成水土肥流失,肥力低。陡坡地宜以育林为主,平缓地可适当开垦为农地和果园。

3.其他沉积岩

除了上述石灰岩和紫红色钙泥质碎屑岩发育形成了比较年轻的土壤外,其他大量分布的沉积岩(包括正常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在风化剥蚀和成土作用下,形成了常见的土壤,如砖红壤性红壤、红壤、黄壤等自然土壤。

4.侵入岩

福建省自晚元古代开始,各主要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均有岩浆活动,主要有加里东期、华力西-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全省侵入岩出露面积 40316.4 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33%,在华南各省中规模居前列,是福建省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黄壤的主要母岩。在各期的侵入岩中,燕山早、晚期侵入岩规模最大。侵入岩岩类齐全,岩性繁多,其中以酸性和中酸性岩类占绝对优势。酸性和中酸性岩类占 .42%,中性岩类占 2.44%,超基性和基性岩类占0.14%。

5. 变质岩

自晚元古代以来,福建省遭受到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等,同时,在各大地构造旋回中岩石发生不同性质的变质作用,形成不同变质成因类型的变质岩,包括区域变质岩以及接触变质岩、构造(碎裂)变质岩等。但是,就变质作用范围和变质作用强度来看,以早古生代及其以前的岩石发生的区域变质作用最大,形成了出露面积 27000 平方千米左右的加里东期区域变质岩(包括混合岩)。

6. 喷出岩

福建省喷出岩类型多样,有超基性、基性、中性、中酸性、酸性火山岩(包括次火山岩)及其相应的火山碎屑岩类,是全省砖红壤性红壤、红壤和黄壤的主要母岩。在空间分布上十分广泛,但是,鹫峰山——戴云山及其以东地区明显多于西部地区。晚元古代喷出岩分布在闽西北及闽西等地,石炭纪及晚三叠-早侏罗世喷出岩零星分布在闽西、闽中和闽北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喷出岩广布全省,戴云山以东部地区最为发育;新生代喷出岩分布零星,于闽南海滨地带和闽西的明溪、宁化等地较集中出露。以晚侏罗-早白垩世火山活动的强度和规模最大,出露面积达 38000 平方千米。

7. 第四纪沉积物

福建省各地均有第四纪地层分布,不同成因的沉积物类型比较齐全。其中,残积、坡积物全省均较发育,覆盖在山地丘陵基岩上;经过河流等外力搬运沉积的物质则主要集中在沿海平原地带以及山区河谷两侧及山间盆地中。沿海平原地区,除了河流搬运沉积的物质外,还有海相、海湾相、湖泊相沉积物。由于新构造运动频繁,河流阶地广泛出露。全新统沉积物构成Ⅰ级阶地,更新统沉积物构成Ⅱ级以上阶地。Ⅰ级阶地沉积物呈灰、灰黑色,Ⅱ级阶地则呈**,Ⅲ级阶地呈红色,Ⅳ级阶地呈棕色、棕**。

相对于覆盖在山坡基岩上的残积、坡积物而言,沿海平原、山间盆地、河谷平原上的沉积物厚度大,是发育土壤的重要母质。在这些地区发育形成的土壤,是福建省最优质的土壤,高产田都分布在这些地区。

(二)地形地貌

福建省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境内峰岭耸峙,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基本地形特征如下。

1.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下降,横断面略呈马鞍形

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东向斜贯全省的两列大山带:西列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列是由鹫峰山、戴云山和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这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俗称闽中大谷地。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和平原地带。

2. 山地多,平原少

山地面积6.4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3.38%;丘陵和台地面积3.10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5.53%;平原和水面面积 2.56 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21.09%,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

3. 水系发育,河网密度大

境内河流总长度约 1.3 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超过 0.1 千米。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 577 千米,流域面积达 6.1 万平方千米。主要河流走向多与山脉垂直,支流与山脉平行,形成典型的外流区单向性的格状水系,属山地性河流,多峡谷险滩,河床比降大,多在万分之五以上。境内降水量大,径流量相当可观,水利蕴藏量十分丰富。

4. 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

福建省陆地海岸线总长 3752 千米,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多呈锯齿状,其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全省有大小港湾 125 个,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罗源湾、湄洲湾、厦门港和东山湾等 6 个特大深水港湾。这些港湾多深入内陆,与半岛相间出现。沿海共有岛屿 1500 多个,较大的有海坛、金门、南日、马祖等岛屿,原有的厦门岛、东山岛等已分别有跨海海堤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

(三)气候条件

福建省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大致以闽中山带为界,分为闽东南沿海地区南亚热带气候带和闽东北、西北与西南地区中亚热带气候带两大气候带。由于全省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受地形、地貌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水热条件区域差异以及垂直分异较为明显,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局部小气候,为耕地的发育及其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的水、热等自然条件。总体而言,福建省气候表现为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季、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气象灾害频繁等特点。

1. 季风

福建省夏季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吹来自东南海洋的偏南风,湿润多雨,台风频繁,南北地区普遍高温;冬季由于受冷高压的控制,劲吹来自大陆的偏北风,干燥少雨,气温南高北低,南北地区温差较大;春夏之交,冷暖气流相互交错,气候湿热,春雨绵绵;夏秋之际,晴热少雨。盛行的季风气候造就了季节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具体表现为中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而南亚热带地区则热凉两季,冬季极不明显。

2. 热量与日照

福建省年均太阳辐射量 427 ~ 532 千焦 / 平方厘米,并随着地势从西北向东南下降而呈递增趋势。太阳辐射量的季节性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气温最高、太阳辐射能最强的月份为7 ~ 8 月,月均气温为 25℃~ 29℃,月均太阳辐射量为 54.5 ~ 67 千焦 / 平方厘米;气温最低、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的月份为 11 月~翌年 2 月,月均气温为 11.65℃,月均太阳辐射量为20.9 ~ 29.3 千焦 / 平方厘米。全省年均气温为 14.6℃~ 21.3℃,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8℃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6.2℃~ 13.1℃,呈从沿海向内陆、南部向北部、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降低的规律;全省≥ 10℃积温为 5000℃~ 7800℃,无霜期 235 ~ 365 天。全省热量条件区域性差异明显,南亚热带地区年均气温为 19.5℃~ 21.2℃,≥ 10℃积温为 6500℃~ 7800℃,无霜期 350 天以上,这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多熟制种植,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而且适宜于发展喜温经济作物生产。中亚热带地区年均气温为 17.5℃~ 20.3℃,≥ 10℃积温为 5000℃~ 6500℃,无霜期 260 ~ 300 天,不适宜喜温经济作物的正常生长。由于受多山地貌的影响,福建省热量垂直分异十分明显,局部气候更是千姿百态。全省热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海拔每上升 100 米,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分别下降 0.4℃~ 0.5℃和0.6℃~ 0.7℃,≥ 10℃积温减少 220℃~ 250℃,致使在中亚热带山区的一个县甚至一个乡镇的小范围内由于海拔落差大而存在着作物布局和熟制的明显差异,如中亚热带南部地区海拔 600 米以下为双季稻区,600 ~ 800 米为单双季稻混种区,800 米以上则为单季稻区;而中亚热带北部地区 300 ~ 400 米以下为双季稻区,300 ~ 500 米为单双季稻混种区,500 米以上则为单季稻区。

福建省年日照时数为 1700 ~ 2300 小时,在全国属中下水平。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的特点。东南沿海日照时数为 2000 ~ 2300 小时,西北内陆为 1800 ~ 2000 小时,山区农业区为 1700 ~ 1800 小时。在季节分配上,70% ~ 75%的日照时数集中在 3 ~ 10 月,与喜温作物旺盛生长的季节相适应。其中,3 ~ 6 月日照时数为 520 ~ 560 小时,占全年的 26% ~ 28%;7 ~ 10 月日照时数为 860 ~ 940 小时,占全年的43% ~ 47%;11 月~翌年 2 月日照时数为 500 ~ 600 小时,占全年的 25% ~ 30%。

3. 降水

受海洋季风气候的明显影响,福建省雨量十分充沛,年均降水量 1000 ~ 2100 毫米,其中 80% 的区域年均降水量在 1500 ~ 2100 毫米。受地形起伏造成的局部环流的影响,全省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提高,降水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闽东南沿海地区年降水量1000 ~ 1700 毫米,闽西北地区则达 1700 ~ 2000 毫米,其中武夷山和鹫峰山区为福建省的多雨中心,年降水量高达 1900 ~ 2100 毫米,戴云山和博平岭山区为次多雨中心,年降水量达1700 ~ 1900 毫米。全省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干湿季分明。常年 3 ~ 6 月是雨季,时段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50% ~ 60%,该期降雨呈现雨区广、雨量多、雨期长、强度大、年际变幅小等特点,期间常因久雨而导致土壤渍涝,并影响春收作物后期生产以及春播作物的正常生长;7 ~ 9 月时段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 20% ~ 40%,该期降雨呈现因台风影响而年际变幅大的特点,台风年份常出现台风袭击下的狂风暴雨天气而发生洪涝灾害,无台风年份常出现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晴热干旱和辐合区制约下的局部雷阵雨天气,沿海地区常持续晴旱少雨,若与秋旱相接,则旱情较为严重,而内陆地区常因热雷雨的调节,旱情相对不明显;10 月~翌年 2 月则是全省的干季,时段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15% ~ 20%,常出现秋旱,但对作物生长影响不大。

4. 气象灾害

福建省灾害天气频繁,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寒和冰雹等,其中以干旱和洪涝尤为突出。全省干旱灾害时空分布呈现以下特点:①东南沿海干旱多且旱情重,干旱频次由东南向西北降低且旱情减轻。福州——南安——平和一线以东为全年的重旱区,平均每年 1.5 次干旱;柘荣——德化——武平一线以西、以北为轻旱区,平均每年 1 次干旱;两线的中间地带则为次旱区。②以夏旱为主,其次是秋冬旱。全省平均夏旱占 40%,秋冬旱占 38%,而春旱仅占 22%。③大规模的干旱约每 11 年为 1 个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相呼应。全省洪涝主要有梅雨型洪涝和台风型洪涝,梅雨型洪涝常发生于闽江、汀江等沿河各地和下游平原地区,台风型洪涝则发生于沿海地区,尤以晋江、九龙江下游为常见。全省风害主要有台风、大风、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沿海大风和局地强对流天气下的大风,其中台风、大风的破坏性最强。全省寒害主要有倒春寒、梅雨寒和秋寒,其中秋寒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最大,是影响福建省晚稻产量的一个重要气候因素,并且北部的秋寒较为严重。

(四)水文条件

福建省境内河系发育,溪流密布,水总量 11 亿立方米,是我国水丰富的省份之一,但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导致旱涝灾害经常发生。

1. 地表水

福建省最主要的地表水是大气降水,但降水在季节上有显著变化,而且地区分布不均匀,正常年径流深由西北向东南递减。全省多年平均年产水量为90万~116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 500 ~ 1500 毫米,其中闽江流域及闽东北山区径流深为 800 ~ 1400 毫米,沿海地区为 600 ~ 900 毫米,海岛则小于 600 毫米。除大气降水外,地表水还包括河流、湖泊、河沟、坑塘和水库的水。福建省境内河网密布,密度大于 1.1 千米 / 平方千米,水系呈格子状分布,河流流程短促但水量丰富,全省共有 29 个内河水系,663 条河流,河流总长 13569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 50 平方千米的河流有 5 条,大于 500 平方千米的一级河流有 12 条,河流流量以闽江最大,其次为九龙江,各河流的多年平均流量总和为 2706.82 立方米 / 秒,总水量为 853.57 立方米。

2. 地下水

福建省地下水储藏量较大,合计达 407.71 亿立方米 / 年,绝大部分为基岩裂隙水,按100 米深度计,其储存 344 亿立方米 / 年。由于受地貌、构造、岩性及大气降水的控制,地下水富水性分布不均。据 1950 ~ 19 年全省 10 个分流域水系控制点的实测资料,全省浅层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 254 亿立方米。盆地间往往缺乏水力联系,各自构成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山区地下水极不均一,以岩溶水为主;平原地区第四纪松散堆积层和岩溶盆地为福建省主要富水地段,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而基岩地区地下水则较为贫乏。以平均最枯流量法计算,全省地下水天然为 179 亿立方米 / 年,其中宜集中开的岩溶水和松散堆积层的地下水约26.96 亿立方米 / 年,这些地下水埋存较浅,矿化度低,绝大部分可以开利用。

(五)土壤

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福建省土壤类型可划分为铁铝、初育、半水成、盐碱和人为 5个土纲,赤红壤、红壤、黄壤、石质土、粗骨土、紫色土、石灰土、新积土、风砂土、潮土、山地草甸土、滨海盐土、酸性硫酸盐土和水稻土等 14 个土类,其中以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三大土类占优势,合计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77.21%。

1. 红壤类

赤红壤和红壤属铁铝土纲,是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土壤发生脱硅富铁铝过程的产物,由于成土过程中生物循环旺盛、风化淋溶作用强烈,致使土壤盐基物质大量淋失,铁铝氧化物相对富集,表现出盐基饱和度低、酸性强、养分较贫乏、保肥供肥性能弱等共同特征。赤红壤是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漳州、厦门、泉州和莆田等市海拔200 ~ 400 米以下的滨海低丘台地、河流阶地及沿海岛屿,其中以漳州市和泉州市分布面积最大,约占福建省赤红壤总面积的 80.22%,耕作赤红壤的主要土壤类型包括赤土、赤砂土和黑赤土。红壤是福建省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于龙岩、三明、南平、宁德和福州等市的低山丘陵地带和河谷台地,其中以龙岩市、三明市和南平市的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省红壤总面积的 63.67%,耕作红壤的土壤类型主要包括红泥土和红泥砂土。

2. 水稻土类

水稻土属人为土纲,是自然土壤在人为长期淹水种稻条件下,发生水耕熟化为主导的成土过程而形成的耕作土壤类型,是福建省分布最广的耕作土壤,其中以南平、三明、龙岩和漳州的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省水稻土总面积的 60.35%,主要土壤类型有乌泥田、灰泥田、黄泥田、黄泥砂田、红土田、青泥田、冷烂田、咸土田和埭田等。根据水稻土分布的地形部位可将水田划分为滨海平原田、平洋田、山垅田和梯田等类型。分布于冲积平原和河谷平原的平洋田(多为乌泥田、灰泥田)约占 25%,分布于坡地的梯田(多为黄泥田、红土田)约占 35%,分布于山间谷地的山垅田(多为青泥田、冷烂田)约占 30%,分布于滨海平原的滨海平原田(多为埭田)以及分布于其他地形的水田土壤约占 10%。坡地梯田生产条件较差,有机质含量低,耕作层浅薄,土壤肥力低,灌溉条件差,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山垅田虽然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地下水埋深较浅,土体排水不良,普遍存在冷、烂、酸、锈、毒等障碍因素,土壤有效肥力低,产量也不高;分布在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和滨海平原的水田土壤,耕作层深厚,土壤肥力高,水源及灌溉条件好,经过人类长期的改造利用和定向培肥,已成为福建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高产区。

3. 其他土类

除红壤、赤红壤和水稻土外,与农业生产关系较为密切的土壤类型还包括紫色土、石灰土、新积土、风砂土和潮土。以上土壤均属初育土纲,是在各种岩石残积物或经搬运再堆积的母质上发育形成,因受侵蚀或堆积作用的影响或因母岩本身的某种特征滞缓了成土作用,致使土壤处于初期发育阶段。紫色土由紫色母岩风化发育而形成,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及闽东的低山丘陵区,以龙岩、三明和南平市的分布面积较大,约占全省紫色土总面积的 89.42%。紫色土的土壤性状主要继承母岩的特征,土体松散,土层浅薄,抗蚀性弱,土壤侵蚀严重,致使土层不断更新而延缓土壤的发育,肥力不高。石灰土系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于闽西北地区和海拔 500 米以下的石灰岩山地丘陵的坡麓或溶蚀洼地,以三明市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省石灰土总面积的 62.48%。石灰土的土层一般较浅薄,质地较粘,土壤多呈中性至微碱性,生物富集作用明显,有机质含量丰富,盐基饱和度较高,矿质养分较为丰富。新积土系由流水新搬运堆积物发育而成,主要分布于溪流、江河沿岸的低河漫滩及新河心洲,以福州市和漳州市分布面积较大。新积土成土时间短,生物富集作用弱,剖面发育不明显,土壤性状及肥力状况受母质特征支配,一般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风砂土是由风力搬运堆积发育而成,多发生于沿海平直海岸的突出部,主要分布于福州市和漳州市,约占全省风砂土总面积的 76.49%。风砂土土壤发育微弱,质地砂,有机质含量低,矿质养分贫乏,土壤肥力低。潮土属半水成土纲,是河流冲积平原上的旱作土壤,主要分布于闽江、晋江、九龙江及其较大支流沿岸的超河漫滩和一级阶地,以福州、泉州、漳州和南平分布面积较大,约占全省潮土总面积的 82.96%。该类土壤的地下水位较浅,由于毛细管作用,夜潮现象较为明显,土体常处于湿润状态,并有明显的干湿交替,土壤生物积累较少,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多呈微酸性反应,肥力较低。

(六)植被状况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部湿润森林区,分属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两个植被地带。受纬度、海拔及地形部位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条件区域差异明显,导致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由于长期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多遭破坏,现状植被以次生植被为主,主要有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和灌丛林等,仅在局部区域尚可追溯其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特征。

1. 自然植被

福建省自然植被包括南亚热带季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灌丛、草本和山地草甸等。南亚热带季雨林分布于闽东南沿海地区的丘陵台地,目前仅在南靖县和溪尚存一片发育成熟、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季雨林,其余地区的原生植被均不同程度地被破坏,主要乔木树种有华南栲树、卡尔锥栗、米槠、乌来石栎和大叶赤楠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闽西南、闽中、闽东北和闽西北地区,由于水热及土壤条件的差异,各地的植被结构、树种构成等均有不同,闽西北和闽中地区主要树种有青冈栎、栲树、甜槠、石栎属和苦槠等,闽西南、闽东北地区除上述中亚热带主要树种外,还有某些南亚热带的树种,如乌来石栎、鹅掌柴和厚壳桂等。常绿针阔混交林零星分布于海拔 1300 米以下的丘陵山地,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油杉、红豆杉、建柏、木荷、甜槠、青冈栎和枫香等。常绿针叶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油杉、柳杉、建柏、铁杉、三尖杉、红豆杉、黄山松和竹柏等,其中以马尾松和杉木分布最广,马尾松林广泛分布于海拔 1100 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区,杉木林多属人工营造纯林。灌丛主要分布于村落附近和人类活动频繁的丘陵山地区,多属过渡性次生林,沿海丘陵低山区的灌丛树种多为喜热阳性旱生树种,如桃金娘、车桑子等多刺蔓性植物,戴云山和武夷山的丘陵区灌丛树种主要属耐寒阳性植物,以木、柃木、乌饭和杜鹃等为主,中山区则多属落叶性灌木,主要有白栎、山胡椒和杜鹃等。草本群落广泛分布于丘陵低山区,尤其是闽东南沿海低山区,均属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植被,通常分为高草植物群落(以五节芒为主)和中低草植物群落(主要有鹧鸪草、莎草及芒萁等)。山地草甸群落主要分布于海拔较高的中山顶部的缓坡地段,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龙胆科、伞形科、金丝桃科等草本植物占优势,主要草种有芒、野古草、知风草属、野菊和地耳草等。

2. 农业植被

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水热丰富,十分适宜于多种农作物、亚热带果树和茶树等的生长。全省大田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薯、大麦、小麦、大豆和马铃薯等,其中水稻在全省分布极为普遍,马铃薯主要分布于闽北和闽西北的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以及闽东的宁德市,大麦、小麦和甘薯主要分布于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和漳州市,大豆则主要分布于内陆地区的三明市和南平市及沿海地区的福州市、莆田市和泉州市。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黄红麻、甘蔗、烤烟、蔬菜和西瓜等,遍布于全省各县(市、区),其中甘薯、花生和甘蔗主要分布于闽东南沿海地区,而烤烟则主要分布于闽西南、闽西北和闽北的龙岩市、三明市和南平市。全省果树品种达 3000 多种,主要有柑橘、龙眼、荔枝、枇杷、香蕉、菠萝、橄榄、杨梅、芒果、猕猴桃、桃、李、奈、葡萄和青梅等。全省茶树品种达 400 多种,果树和茶树均遍布于全省的平原、台地和山地丘陵区,其中龙眼、荔枝、枇杷、香蕉、菠萝、橄榄、杨梅、芒果、葡萄和猕猴桃等主要分布于闽东南沿海低丘、平原和台地区,而奈和青梅等则主要分布于闽中、闽北丘陵山地区。

大田县屏山游记作文六百字

尿素能否当叶面肥?尿素当叶面肥浓度多少?尿素当叶面肥注意事项有哪些?据悉,叶面追肥经济高效、增产效果明显,特别是对于解决作物生长后期脱肥,促进作物遭遇自然灾害后迅速恢复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尿素能否当叶面肥

1、尿素是速效性肥料,而且含氮量高,化学性质稳定,作叶面肥或追肥效果都不错。

2、吸收快,在作物生长前期尤其是一些绿叶植物等对氮元素需求大,而土壤追肥不仅很容易伤及根系,同时吸收转化率慢,普通的颗粒肥料在进入土壤后是不能被直接吸收的,需要经过一个星期的转化,转变为根系所能吸收的元素才行,也可以理解成分解。为此需要缺氮的作物喷施尿素尤为合适。

尿素当叶面肥的注意事项

第一点,浓度稀释,瓜果蔬菜需肥特点不同因此在拿尿素当叶面肥时应注意浓度。

第二点,提高吸收率,为促进尿素更好更快的被吸收可在稀释好的溶液中添加一些叶面肥增效剂,提高养分在叶面的附着力,如德化有机硅瞬治和裂变,可有效防止高温多雨天气。

第三点,喷施时间,叶面肥喷施时间问题需注意作物需特点,尿素主要元素为氮,在作物苗期或开花前需求较多。日常喷施时间可在早上十点之前和傍晚进行,一般间隔半个月喷一次就可。

第四点,喷施部位,尿素当叶面肥喷施要将喷头朝上,斜对着叶子背面进行,这样可提高养分吸收率,以下操作方法就存在养分吸收不充分的问题。

尿素当叶面肥的浓度

1、禾谷类作物,喷施浓度为1.5-2%,即兑水量为100公斤的清水中加入1.5公斤-2公斤的尿素颗粒。花期喷施时,尿素的浓度还要再低一些,肥液可喷施5亩地(一亩地15-20公斤水)。

2、叶菜类,如蔬菜和黄瓜的喷施浓度为1-1.5%。即兑水量为100公斤清水加入1公斤-1.5公斤尿素颗粒。

3、果树类,苹果、梨、葡萄等果树以0.5%为宜。即兑水量为100公斤清水加入0.5公斤尿素肥,溶解搅拌充分。

4、茄果类,喷施浓度为0.3%最好,即兑水量为100kg清水加入0.3公斤即六两尿素即可。

我感受过大城市的一派豪华,也去过绿树成阴的野外公园,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具有独特风光的大田县屏山乡村美景。

漫步在这无边无际的屏山乡村田野,深吸一口空气,悠然的花香味扑鼻而来,还有泥土的芳香,绿草的清新,野花的甜味……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两旁的翠竹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不少可爱的小竹笋探出头来。一阵微风吹过,重重叠叠的竹叶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五彩的歌儿。使人感觉心旷神怡。

经过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我不由停下了脚步,那一汪潺潺的流水,牵绊着我的心也随之平静。河面上,有一群快乐的白鹅。它们有的仰起头,竖起尾巴,在河里高傲的游着,像一位摆阔子的军官;有的鹅在梳理自己雪白的羽毛,好似一位爱美的公主在打扮自己;有的把头扎进水里,像潜水员在潜水;有的呆呆的浮在水上,时不时拍拍翅膀,仿佛在思考什么。河下的鹅卵石错落而有序的堆放着,偶尔看见几只大龙虾举着钳子耀武扬威,或是几个田螺吸附在小石子上,悠闲的晒着太阳。

几场春雨过后,田野里的稻苗、菜花,绿的更绿了,黄的更黄了。春风佛过,黄的绿的行成一股“麦浪”,犹如黄绿相交的波浪。真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图啊!

哦!美丽的屏山乡村,蔚蓝的天空是你的画布,大自然是图画的基调,那花、那草、那竹、那溪流和田野,不正是那五彩缤纷的颜色吗?我爱你,美丽的屏山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