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气质量实况_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实时监控数据
PM2.5的浓度值以每立方米的微克值来表示,如10微克/立方米的PM2.5浓度指标为10。
世界卫生组织(WHO):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也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
国家标准:
美国的现行标准为35微克/立方米浓度的PM2.5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为100,即高于35为不达标。
国内现行的标准为75微克/立方米浓度的PM2.5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为100,即高于75为不达标。
实际:
北京6月19日19时-6月20日18时空气中PM2.5浓度24小时均值为
179微克/立方米 (美方数据),126微克/立方米(中方数据)。
数据差异的原因\x0d\出处不同。在国内,空气质量指数的权威数据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我国的环境监测总站,包括各个地方的监测分站,另外一个就是美国大使馆的监测数据。前一个数据主要依据中国设立的标准来评定,后者的数据主要依据国际通用和美国使用的标准。美国使馆的数据主要用于服务在华工作生活的美国居民。\x0d\中国的空气质量评价标准相对国际来说比较低,国外定义0-35为优质空气质量,而国内的标准是0-50。空气质量指数计算过程中,相同的浓度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同,AQI计算结果不一样。比如说PM2.5,美国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35微克/立方米,中国为75微克/立方米,相同的污染物浓度,计算出来的AQI指数相差近一倍。\x0d\有的天气应用用的是中国监测站的数据,有的则使用美国数据,这也就导致不同的天气应用播报的数据有所不同。\x0d\\x0d\取值点不同。空气质量指数有不同的取值点,按照国家标准,应该参照各个点位数据,并用日均值。但是,有的应用用小时值或单位点最大值,这都会导致天气应用“数据打架”。\x0d\\x0d\依据不同。据环境监测中心相关人员分析,有些应用发布AQI指数主要依据PM2.5值,这只是指数评价标准的其中一个,所以当其他污染物如臭氧(O3)的浓度超标时,就难免出现与环保部门发布数据不一致的情况。\x0d\\x0d\哪个更靠谱?\x0d\依据以上的分析,并没有一个应用是准确无误的,每个应用的数据都会有所偏颇。如果要参考最准确的数据,应当直接关注中国环境监测站公布的实时数据,或留意美国领事馆公布的数据。\x0d\\x0d\中国环境监测站有推出官方App,但它不如其他商业App“人性化”,后者的功能要较前者更完善,能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因此,在使用天气App了解空气质量的时候,不妨将两到三个应用放在一起使用,相互印证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