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抒情与叙事_顿涅茨克天气
1.俄乌对峙第聂伯河,乌军进攻被击退,美军将领:乌速胜可能性不大
2.二战伤亡过百万战役,苏联如何坚守872天?芬兰是关键第三方?
3.哈尔科夫战役的主导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美防长:俄乌冲突结果将帮助决定21世纪全球安全进程
5.哈尔科夫战役的第三次
捷克人恶搞俄罗斯:宣布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公投加入捷克,支持率高达102%,比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州加入俄罗斯的公投支持率还高。接着,捷克人有模有样地举行了签署加里宁格勒加入捷克的条约的仪式,并把加里宁格勒改为捷克名:克拉洛维茨。
为了彰显捷克对克拉洛维茨的“主权”,捷克电视台开始播报克拉洛维茨这个“新领土”的天气预报。
这只是捷克的一家电视台恶搞的一个游戏,捷克人以此嘲弄喜欢搞公投的俄罗斯。对于捷克人这么无厘头、没分寸的恶搞,俄罗斯人岂能受得了?
俄乌对峙第聂伯河,乌军进攻被击退,美军将领:乌速胜可能性不大
兰
乌克兰,是解体前的苏联除俄罗斯外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加盟共和国,总面积大约60万平方公里,与法国相当。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有5个,它们是:基辅、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顿涅茨克、敖德萨、哈尔科夫。首都基辅市,人口260万,在原苏联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占第3位。欧洲第四大河--第聂伯河(全长981公里,流经全乌克兰,南入黑海)贯穿其中,将全市分为左、右岸。各式美丽的建筑分布在大河两侧,尤其是在右岸7个山包上,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丽。全市森林覆盖面占40%以上,环境优美,是欧洲有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乌克兰人口总数5200万,城市人口68%,农村人口占32%。民族较多,属东斯拉夫族,除西方部分地区信仰天主教外,大部分地区信东正教,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但在东部和南部,却几乎只讲俄语,在大城市内的交际场合,以讲俄语为荣。乌克兰人民勤劳善良,对中国人民有友善的情意。乌克兰是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科技较为发达的工业国。在前苏联,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苏联的20%,经济实力仅次于俄罗斯,占第二位。蕴藏丰富,顿涅茨克和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为原苏联著名的煤炭和钢铁基地。乌克兰交通运输业发达。公路占运输业的主要地位。海运也较发达,主要港口有敖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等。航空业由国内和国际两家航空公司支撑。
乌克兰文化习俗
乌克兰是个很有民族特色的国家,衣食住行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点。
衣,乌克兰男子多穿衬衫长裤;外罩坎肩。女子穿的衬衫,在袖口、领子、肩部、胸部及衣襟等处均绣有各种花纹图案。过节时少女戴上用鲜花和树枝编成的花冠。已婚妇女戴包发帽或扎花头巾;
食,按乌克兰人的习惯,午餐,晚餐通常有三道菜。头道,二道为主菜。头道菜是热汤类,如汤菜,红甜菜汤等。二道菜一般是肉、鱼、禽、蛋制品。三道菜通常是水果、甜食或饮料。在吃头道菜前,还可以有冷盘。面包主要在上头菜时食用。乌克兰人以面包、牛奶、土豆、牛肉、猪肉和乳制品为主要食物。爱吃白面包、黑面包、薄饼、黄油、酸牛奶、酸黄瓜、鱼子酱、咸鱼、西红柿、黄瓜、干酪等。汤菜有甜菜汤、土豆汤。一般不吃乌贼、海蜇、海参和木耳。饮料有克瓦斯、茶、咖啡等。他们爱饮伏特加酒和啤酒;
住,首都基辅市,人口260万。在原苏联仅次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占第3位。欧洲第四大河--第聂伯河贯穿其中,将全市分为左、右岸。各式美丽的建筑分布在大河两侧,尤其是在右岸7个山包上,建筑错落有致,蔚为壮丽;
行,乌克兰交通运输业发达。公路总长17万公里,占运输业的主要地位。铁路总长为2.2万公里。内河航运线总长3700公里。海运也较发达,共有18个海港、4个渔港及12个河港,港口吞吐量约4700万吨,主要港口有敖德萨、赫尔松、尼古拉耶夫等。航空业由国内和国际两家航空公司支撑。乌航空公司在北京、天津驻有办事处,每周有两个客班(北京--基辅)和若干货班。
乌克兰教育状况
乌克兰的院校讲课以俄语为主,第一年为预科(预备系)主要是学习俄语,各高等院校一般学制为五年(医科大学为六年), 毕业时获硕士学位(如学习四年也准毕业,但只能获得学士学位)。当然,这里也有用英语授课的大学,如:WIUU(威斯康星国际大学),本科(学士学位)四年,硕士学位二年(需持有学士学位文凭,英语水平良好)。在方面,根据1998年12月中乌两过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议》,中国承认乌克兰高等院校颁发的学历证书和乌克兰最高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学位证书。 乌克兰现有普通学校21500所,高等院校147所,职业技术学校737所。基辅大学、基辅国际民航大学、乌克兰国家技术大学(基辅工学院)、基辅建筑工程学院、基辅医学院、威斯康星国际大学乌克兰分校、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乌克兰艺术学院等院校世界弛名。在乌克兰留学还可以获得助学,乌克兰5月24日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向成绩优良、家境困难的大学生提供长期优惠。学校、大学生和授权发放教育的银行之间将签署一份合同,根据该合同,银行将提供保证大学生完成学业所需要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一年内开始偿还,偿还期为15年,年息约为3%。
乌克兰气候特征
乌克兰位于北纬 44°~52°之间,在原苏联欧洲部分西南部,东邻俄罗斯,北接白俄罗斯,西面与波兰,斯洛伐克接壤,西南靠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南临黑海和亚速海,海岸线长约1000公里。全境大部分是平原,有部分高地和低地,东南部为顿涅茨山和亚速海沿岸丘陵,北部为波列西耶低地,中部是第聂伯河沿岸低地,南部是黑海沿岸低地。位于西南部的喀尔巴阡山的最高峰海拔2061米,位于南部的克里米亚山地其最高峰海拔1545米。
乌克兰境内共有河流2.3万多条,其中较大河流有110多条(长度均在100公里以上),最长的河流有第聂伯河,其在乌克兰境内的长度为1204公里。其他较大河流有南布格河、北顿涅茨河、普鲁特河、德涅斯特河、因古尔河以及多瑙河河口段落。所有河流均流经平原注入亚速海和黑海。
由于临海以及高达43%的森林覆盖率等原因,乌克兰气候比较温和。乌克兰土地肥沃,黑土地面积广,为全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宜于农业,素有“欧洲粮仓”之美称。
乌克兰气候基本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岸属亚热带气候。天气冬冷夏暖,1月平均气温,东北部为-8~-7℃,克里米亚半岛南岸为2~4℃;7月平均气温,西北部为18~19℃,东南部为23~24℃。降水量东南部为300毫米,喀尔巴阡山为1200~1600毫米。
二战伤亡过百万战役,苏联如何坚守872天?芬兰是关键第三方?
眼下,俄乌局势持续胶着。
在俄军完成从赫尔松市撤军之后,局势又迎来了新的变化。眼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军队正在赫尔松地区的第聂伯河两岸形成相持之势。
乌克兰南部作战司令部报告说,俄罗斯军队继续装备工事和防御阵地,并在第聂伯河左岸进行防御行动。
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消息来源报道说,俄罗斯军队炮击了赫尔松州的杜德恰尼、卡奇卡里夫卡和普里德尼普罗夫斯基,以及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伊林卡——都在第聂伯河右岸。
乌克兰军队则继续瞄准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后方的俄罗斯军队和后勤节点。
有消息报道,自从俄军退回到第聂伯河东岸据守以来,近两日又出现“进一步后撤”的迹象,而乌军曾试图从第聂伯河上的小岛进行突破,但都被俄军击退。
不过,部分消息指出乌军已“突破进入第聂伯河东岸”。对此,俄方表示否认,目前,赫尔松地区的卡霍夫卡和阿列什基等居民点仍由俄军控制。
有分析人士认为,俄军在第聂伯河东岸防御力量强大,乌军不太可能直接越河。预计下一个热点地区将在顿巴斯东部的顿涅茨克附近。
而俄罗斯在从南部赫尔松撤军后,会重新把重点放到乌克兰东部,以呼应克里姆林宫“全面解放”顿巴斯的战略。
日前,乌前防长、基辅智库国防战略中心安德烈·扎戈罗德纽克也在大西洋理事会的博客中提醒道:“俄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罗维金能够将赫尔松撤退的想法推销给俄总统普京的唯一方法是承诺在乌东部取得成功。”“因此,乌克兰必须为未来几周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军事行动重大升级做好准备。”
同时,基辅也被迫从南部调遣军队。俄媒称,乌军至少有一个旅已被派往顿涅茨克地区的巴赫穆特市。
美军最高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马克·米利资料图图源:美媒
目前战斗最激烈的地方仍是巴赫穆特,据乌克兰总参谋部数据,在过去一天消灭了630名俄罗斯士兵,可见战事之激烈。
一名西方官员表示,尽管乌军目前攻势较为强劲,“但我们预计仍会有一场苦战,双方胜负难决”。
美军最高将领、参谋长联席会议马克·米利近日表示,乌克兰在短期内取得彻底军事胜利的可能性并不大,他称,尽管俄罗斯在战场遭遇挫折,但在乌克兰境内仍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的确,随着东欧的冬天来临,战局还会进一步发生改变。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近日表示,乌克兰军队在美国及其盟国的支持下,配备了大量冬季装备,将会在俄罗斯军队面前占据上风。
不过,冬季天气和泥泞使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更加困难,从乌克兰东部哈尔科夫到南部赫尔松的战线开始稳定,这是预计行动放缓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历史上,俄罗斯最擅长在冬天的战场上扭转乾坤,严冬是俄罗斯的天然盟友。
专家认为,这并不能令乌克兰感到轻松,现在就说俄军失败或乌军获胜还为时过早。
可以预测的是,这场寒冬,俄乌之间的冲突势必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乌克兰与邻国白俄罗斯的关系进一步紧张,白俄罗斯国家边境委员会新闻处发布通报称,乌克兰在与白俄罗斯接壤的沃伦地区建起数百米的混凝土围栏。另外,乌方还在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地区修建了障碍壕,并安装_望台。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10月初曾表示,乌克兰在乌白边境集结了1.5万名军人。
对于俄罗斯来说,白俄罗斯可谓是面对北约的前沿阵地,这是一幅最重要也是最后一个战略屏障,如果失守,俄罗斯将面临严峻的境地。因此,普京也不会放任不管。
延伸阅读
泽连斯基现身赫尔松感谢北约北约秘书长却发出警告
俄军撤离赫尔松地区5天后,1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现身赫尔松,向乌克兰军队发表讲话。
据路透社报道,泽连斯基告诉军队,“我们正在前进,已经准备好迎接和平,整个国家的和平。”
14日,泽连斯基现身赫尔松。图自外媒
讲话中,泽连斯基感谢北约和其他盟友的支持,并特地指出,美国的“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发挥了很大作用。
当被问及乌军下一步的目标时,泽连斯基称,“不会是莫斯科,我们对他国领土不感兴趣。”
而对于泽连斯基此行,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表示,“没有评论。这是俄罗斯的领土。”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九个月,局势愈发复杂。俄军撤离赫尔松能否被视为俄乌冲突转折点?和谈几时开启?美国及北约在其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连日来,乌克兰频频释放谈判信号,乌外长库列巴还在东盟峰会上放风称,如果俄外长拉夫罗夫提出会谈的请求,乌克兰方面会予以考虑。
此前,泽连斯基还提出了乌克兰启动对话的条件:恢复领土完整,尊重《联合国宪章》,赔偿所有损失,惩罚每名战犯,保证不再开战。
对于上述言论,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14日明确表态——不会接受启动乌克兰问题谈判的先决条件。
格鲁什科说,“这些条件是不可接受的”,俄方愿意进行谈判,但谈判自然应该考虑到当地局势。
乌克兰军队
尽管重新控制赫尔松地区被视为乌军的重大胜利,但这场胜利意味着什么,还难下定论。
14日就俄乌局势对记者说,夺回赫尔松是乌克兰的重大胜利,目前很难说这场胜利会意味着什么,但美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
此前称,莫斯科和基辅将“舔舐伤口”。
同样是在14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发出警告,尽管基辅最近在战场上取得成功,但不应低估俄罗斯的军事实力。
“我们不应该犯低估俄罗斯的错误。俄罗斯武装部队保留了重要的实力以及大量的部队。”斯托尔滕贝格警告称,“接下来的几个月将会是艰难的。”
斯托尔滕贝格资料图
在局势愈发复杂的背景下,俄乌和谈何时才能重启?
乌克兰首席谈判代表戴维·阿拉卡米亚13日表示,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可能在2023年下半年重新开始。
阿拉卡米亚说,在他看来,俄乌合谈要等到“俄罗斯和美国的选举周期开始工作”的时候。
“也就是说,在明年下半年大选开始的时候。此外,普京将在2024年面临选举。每个人都需要在政治上展示一些东西。”他说。
事实上,针对目前是否通过谈判解决俄乌冲突问题,美国内部也出现了不小的分歧。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马克·米利认为应尽快谈判。米利在一场内部会议上表示,乌克兰在冬季到来前,已经在战场上取得了一些预期的成果,他们应该努力在谈判桌上对此进行巩固。
持反对意见的美国高官坚持认为,双方都没有准备好谈判,暂停战斗会给俄罗斯留下机会。
的一些顾问则表示,现在谈判还为时尚早。
正如泽连斯基所说,乌克兰重返赫尔松,离不开北约及盟友的支持。一旦俄乌和谈重启,美国和北约又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从公开表态看,美方称乌克兰将自主决定和谈的时间和内容。
12日,美国卿布林肯在柬埔寨会见乌外长库列巴时表示,乌克兰将自己来决定关于对俄罗斯谈判的相关时间和内容。
但私下里,美方正推动乌克兰释放和谈信号。
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11月5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爆料,正在私下鼓励乌克兰领导层发出对与俄罗斯谈判持开放态度的信号,并放弃那些公开拒绝参与和平谈判的表态。
报道援引美国官员的话称,“对我们的一些伙伴来说,‘乌克兰疲劳’是一种真实的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据俄媒消息,14日,美俄双方代表团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了秘密会谈。俄方代表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长纳雷什金,美方代表是美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
路透社指出,这次会谈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两国高级别官员首次进行面对面会谈。
一名要求匿名的白宫官员表示,伯恩斯与俄方代表的会谈将不涉及俄乌冲突的解决方案,“我们提前向乌克兰通报了他的行程,我们坚持我们的基本原则:任何有关乌克兰的事务不能没有乌克兰参与”。
俄政治学者巴久克称,美国私下推动乌克兰放出谈判风声,表明华盛顿对战胜俄罗斯缺乏信心,尤其是欧洲担心局势恶化。他们的武器库和财政储备正在耗尽,美国也陷入能源和通胀危机泥潭,为了维护脸面,因此提出让乌克兰与俄进行谈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哈尔科夫战役的主导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列宁格勒在俄罗斯 历史 上可以说和莫斯科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列宁格勒(圣彼得堡、彼得格勒)曾经有差不多205年是俄罗斯的首都,而且被普希金称为俄罗斯“面向西方的窗口”,可以是俄罗斯从彼得大帝开始改革并崛起的象征。而在二战爆发之前,列宁格勒更是苏联的业中心。1939年,列宁格勒的工业产值占到了全苏联的11%,而且还是其波罗的海舰队的主要基地。
所以在策划苏德战争时,就把列宁格勒列为了其侵苏行动,也就是巴巴罗萨行动的首要目标。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后,曾多次重申,巴巴罗萨行动的3大战略目标是“列宁格勒第1、顿涅茨克平原第2、莫斯科第3”。当时德国内部甚至有人提议在占领列宁格勒之后,将其用的名字命名,改称“阿道夫堡”(Adolfsburg)。在纳粹的东方总里,列宁格勒也会在未来成为第三帝国所建立的英格里亚省首府。
所以从苏德战争一开始,德军的目标就是摧毁列宁格勒这座城市及其人口,从而为未来将其变成一座德意志城市开辟空间。因此针对列宁格勒,德军从很早就决定将对其进行围困,完全切断这座城市与外界的联系,再加上持续地猛烈轰炸,德军预计列宁格勒最多能坚持数周,之后就会因为严重饥荒和伤亡而投降。而那时德军会进入城中,将还活着的城中居民迁入俄罗斯内陆地区,从而在地球上彻底抹去这座俄罗斯人的城市。
而在苏德战争初期,巴巴罗萨行动进展顺利,德军摧枯拉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先后攻占苏联上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并歼灭了差不多400万苏联军队。到1941年8月底,德国第16集团军、第18集团军和第4装甲军已经从西南两个方向对列宁格勒形成了合围之势。8月30日,列宁格勒最后一条通往外界的铁路被切断。9月8日,德军攻占毗邻列宁格勒的什利谢利堡,列宁格勒通往外界的所有公路也被切断。苏联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卡累利阿方面军此时已经被牢牢地困在列宁格勒周边地区,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合围已经基本完成。
而在此前后,德国空军也开始对列宁格勒发动猛烈空袭。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9月19日,当天德军出动了276架轰炸机,分6次对列宁格勒发动了密集空袭,仅仅一天就炸死了超过1000名苏联平民。在空袭中德军对市中心一家集贸市场进行了轰炸,炸死了数百名在里面躲避空袭的平民。可以说在当时,列宁格勒已经陷入了绝境之中。
刚才我们说到,在8月底,德军已经在西南两个方向对列宁格勒实现了合围。但明明四面合围才算是真正的包围,德军只围西南两个方向怎么能算包围呢?
这里面可以说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列宁格勒东面不远处就是面积达到17891平方公里的欧洲第一大湖拉多加湖,并不存在与外界相连的陆上通道。其次,当时在北面,也有一支大军在对列宁格勒步步紧逼,以实现真正的合围。只是这支军队并不是德军,而是芬兰军队。
所以其实我们说列宁格勒保卫战是苏德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并没有错,但却也并不全面,因为这场战役,其实还是芬兰与苏联之间“继续战争”(Continuation War)的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争被称为“继续战争”是因为它其实是1939年苏芬冬季战争的延续。在1939年的苏芬战争中,芬兰人伤亡远远小于苏联,但最终却无疑还是战败的一方——他们被迫将11%的国土和30%的经济资产割让给了苏联。
所以在1939年之后,芬兰其实也在一直想要报复苏联,并借机夺回领土。所以在列宁格勒战役期间,芬兰军队也全面参与其中,并与德军形成了协同作战的关系。而他们就是负责在北方对列宁格勒形成合围。1941年8月20日,芬兰军队就推进到了距离列宁格勒北郊仅仅20公里处,拉多加湖的西岸几乎全部被其占领。同时,他们还绕过拉多加湖,占领了湖东岸的卡累利阿地区。
不过芬兰虽然在当时深度参与进了列宁格勒战役,而且被德军和视为盟军,是包围列宁格勒的重要一环,但在初期配合德军迅猛推进之后,芬兰军队在之后所起到的作用就非常耐人寻味了。从1939年9月开始,芬兰军队突然在列宁格勒郊外停下了脚步。当然在明面上,芬兰的理由似乎也显得很充分,即它参战只是要收复失地,它并不想占领苏联领土。但许多人认为,芬兰这么做是因为芬兰当时就认定苏联最终仍会取胜。而如果自己对苏联不留任何情面,一旦苏联缓了过来自己很可能就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了。
所以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尽管德军曾一再要求芬兰军队配合自己从北方对列宁格勒展开空袭,芬兰却将其全部回绝。1941年9月6日,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曾经到访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要求芬兰配合德军继续发动攻势。但当时芬兰总统吕蒂、国防军总司令曼纳海姆和国防部长沃尔登已经一致决定芬兰的目的并不是攻占列宁格勒,因此直接拒绝了德国的请求。
所以在后来,芬兰军队的存在使列宁格勒包围战出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景象。虽然芬兰军队在此后名义上仍然是德军的盟军,但芬军却只是零星地对列宁格勒进行炮击。而因为芬军是德军的盟军,所以德军又没法自己推进到列宁格勒以北,从北方对列宁格勒发动进攻。因此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芬军参与列宁格勒围城战反而在很多时候成为了对苏联有利的因素,而由芬兰军队驻守两岸的拉多加湖也在后来列宁格勒的解围过程中扮演了核心角色。
虽然芬兰当时的纠结心态在客观上使苏联守卫列宁格勒的压力稍微小了一点,但毕竟德军是真要困死列宁格勒的,而且在1941年9月之后,列宁格勒与外界的交通确实都被切断了。那么列宁格勒又是如何坚守了872天呢?
当然列宁格勒能够坚守成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苏联军民坚定的守卫决心。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无论是从 历史 角度还是现实角度,苏联都不能失去列宁格勒。所以当时苏联可以说也是铁了心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其守卫到底。
而此时,拉多加湖和列宁格勒冬季的严寒就成了救命的稻草。1941年11月,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组建了一个疏散委员会。很快这个委员会提议,利用拉多加湖冬季结冰,在冰面上修建一条冰路,一方面大量疏散城内平民,另一方面则向城内运送各种物资。
11月19日,苏军上尉米哈伊尔·穆罗夫(Mikhail Murov)率领一队士兵,通过冰路用马拉雪橇将第一批给养运送进了列宁格勒。但当时德军对这条冰路的轰炸非常猛烈,而且因为天气还不够寒冷,冰面经常破碎,所以这条冰路运送能力非常有限。不过在一个月后,苏军反攻收复了拉多加湖畔小城季赫温,极大减缓了德军对冰路的轰炸。而且此时冰面更加坚固,冰路上很快可以通行卡车,双向运输的速率大幅提高,使列宁格勒真正赢得了一线生机。
战前列宁格勒城内总共有310.3万居民,如果算上郊区居民,则一共有338.5万人。在德军逼近列宁格勒之时,已经有大约40多万的居民被撤离。而在冰路可用之后,到次年4月24日冰面开始解冻时为止,总共运行了152天。在此期间,大约有51.4万列宁格勒市民和3.5万伤兵通过冰路撤离,另有来自86个工厂的工业设施和一些博物馆文物也通过冰路撤出了列宁格勒。而在次年冬天来临之后,冰路再次投入使用。两年合计,总共有130万平民通过冰路撤离了列宁格勒,其中多数是妇女儿童。
而与此同时,大量食物和武器等物资也通过冰路运进了列宁格勒。因此这条物资和人员通道很快就被当地人称为了“生命之路”(Доро га жи зни)。1942年12月,冰路甚至还与一条30公里长的铁路相连,进一步加快了人员物资运送速度。而在此期间,苏联还在拉多加湖水下12.5米处修建了一条长达21公里的输油管道,列宁格勒的能源供应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但此时的列宁格勒仍然处在被半包围的状态,每天仍然会遭到德军飞机和大炮的猛烈轰炸,无论是冰路还是陆路的物资运输通道也在持续遭到轰炸,物资损耗率很高。因此城市中仍然不断有许多平民和士兵因为冻饿而死。据估计,在接近两年半的围城期间,列宁格勒的苏联守军和平民死亡人数分别达到了101万和64万人。这种人员损失规模在世界史上的围城战中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名。同时,在的命令下,德军对列宁格勒郊外的许多俄罗斯宫殿进行了大肆破坏和劫掠。
而苏联为了给列宁格勒解围,从1942年秋天开始就发动了一系列攻势。1943年1月12日,苏军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联合发动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将拉多加湖南岸的陆路通道打通。几周后,一条连接列宁格勒与什利谢利堡的铁路建成,使列宁格勒的物资紧缺情况进一步得到缓解。
美防长:俄乌冲突结果将帮助决定21世纪全球安全进程
哈尔科夫战役是苏德战争中,纳粹德国和苏联为了抢夺哈尔科夫这个战略城市而发动的战役。 第一次哈尔科夫战役:此役是德意志国防军在1941年的巴巴罗萨行动最后阶段的其中一场战役,目的是攻占哈尔科夫城。这次战役行动由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中的第6集团军实施,目标是关闭第1装甲集群和第17集团军之间逐渐扩大的缺口,1941年10月24日,哈尔科夫陷落。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发生于1942年5月12日至5月29日,苏方称之为第一次哈尔科夫进攻战役。
1942年5月12日,由铁木辛哥所指挥的苏联红军自冬季反攻时形成的突出部向德国第6集团军发动攻势。由于苏军参谋人员以及最高统帅斯大林误判了德国第6集团军的实力,同时也高估了己方新整训部队的实力,战斗经验较丰富的德军得以自苏军战线上的兵力空隙处绕过,完成其钳形攻势,将苏军包围歼灭。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1943年2月2日—3月3日战役目的是粉碎哈尔科夫方向德军“B”集团军群基本兵力,收复哈尔科夫工业区。战役代号为“星”。随后,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间在围绕哈尔科夫对苏联红军的一系列攻势行动。德军的行动代号为顿涅茨克行动,而苏联红军则称为顿涅茨克及哈尔科夫行动,德军的反攻消灭了大约52个红军师及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
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行动目标是由苏联草原方面军向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地区进攻。于1943年8月初展开,苏军开始即取得了胜利,并解放了别尔哥罗德及哈尔科夫。
德军的顿涅茨克行动令苏联红军损失了52个师,计70000~80000人。其中大约45200阵亡或失踪,另有41200人受伤。1943年4月至7月,苏联红军需要在这地区重建其部队及准备迎接德军重新发动之攻势,即库尔斯克战役。另,德军的伤亡数字更难统计,但可参考武装党卫军装甲军的伤亡数字。至3月27日,估计武装党卫军装甲军损失了44%的兵力,包括大约160名军官及4300名在役人员。 当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开攻入市内时,他们攻击市西南面的苏联红军,包括第17轻骑兵旅、第19狙击师及第25亲卫狙击师。虽然没什么用,不过红军仍曾不断尝试与第3坦克军团的残余重新建立连系。而苏联红军第40及第69军团在13日已经与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发生战斗且被分割。哈尔科夫战陷落后,苏联红军在顿涅茨克河的防线已经崩溃。但是,恶劣的天气及疲劳令曼施坦因的反攻被迫停止,虽然这位陆军元帅希望攻击在攻占哈尔科夫及别尔哥罗德时形成的库尔斯克突出部。 随同德军在哈尔科夫的胜利,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反击方式”是苏联红军必然重新发动的攻势及实行与在哈尔科夫相类似的行动-容许苏联红军攻入来、自己后撤、再反攻及包围敌人;第二,或是“先发制人的方式”,由南方集团军及中央集团军联合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大规模进攻;最终,选择了先发制人的方式,导致库尔斯克战役爆发。
哈尔科夫战役的第三次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19日称,俄乌冲突的结果将重塑21世纪地缘政治秩序,并强调称西方的“稳定和繁荣”也置身其中。
报道称,奥斯汀在加拿大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上发表讲话时说道,“乌克兰战争的结果将帮助决定这个年轻世纪的全球安全进程,我们在北美的这些人绝不能袖手旁观。”
美国防长奥斯汀在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上发表讲话图源:美联社
美国《纽约时报》称,奥斯汀为美国在这场冲突中对乌克兰的支持进行辩护,这段30分钟的讲话是他迄今为止就俄乌冲突发表的最有力言论,阐述了在眼中这场冲突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的高风险。奥斯汀还称,为乌克兰而战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面临的最严重危机”。
美国防长还说,“大西洋两岸的稳定和繁荣岌岌可危”,并坚称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破坏了保障我们所有人安全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RT指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个西方说法经常与“自由世界秩序”互换使用,它包含的是西方主导的一个机构网络,比如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欧盟和北约,这些机构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在规范全球的外交、贸易和冲突。
俄罗斯总统普京图源:塔斯社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评论这种说法时曾表示,该秩序非但没有让整个世界受益,反而成为美国用来让世界其他地区成为其“附庸”的“单极霸权”工具。他在9月时的一场演讲中说:“西方国家坚持基于规则的秩序。那是从哪里来的?谁曾看到过这些规则?谁同意或批准了它们?”
普京还说,“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大国,是一个完整的文明,不会按照这种临时的、错误的规则生存。”报道指出,普京曾在多个场合谈到建立有竞争性的“多极”世界秩序,在这个秩序中,多个超级大国相互平衡和制约,争端是根据法律而不是西方制定的“规则”来解决。
延伸阅读
乌称与俄和谈无异于投降,俄乌已准备战斗到明年?
根据乌克兰方面统计,自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在乌克兰遇害的8300余名平民中,至少有437名儿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在访中表示,“与俄谈判就是投降”。
当地时间11月19日晚至20日,乌克兰东部扎波罗热核电站周围发生多次爆炸,俄乌双方各执一词,均谴责对方是始作俑者。
《华盛顿邮报》11月19日报道称,最新情报显示伊朗将帮助俄罗斯在俄领土上制造无人机,用于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目前针对这一情报消息,各方均拒绝作出任何评论回应。但伊方发言人表示,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伊朗和俄罗斯就一直存在“双边的国防、科学和研究合作”。
俄乌均做好战斗到明年的准备
据《纽约时报》11月21日报道,泽连斯基在例行讲话中表示“仅11月20日一天,乌克兰东部就发生了将近400次炮击”,其中冲突最激烈的当属顿涅茨克地区,尽管当地天气状况较为恶劣,俄罗斯仍然发起了“非常频繁”的炮击。
而乌克兰东部另一备受关注的焦点则为卢甘斯克地区,乌克兰在该地区加强了反攻。泽连斯基表示,乌军正在卢甘斯克地区稳步向前推进。但受到天气条件恶化影响,俄乌双方均不得不调整战术,目前由俄方控制的斯瓦托韦和克里米纳周围的战况已经出现了放缓趋势。
在俄方从赫尔松市撤军后,乌克兰正在努力恢复当地的基础设施,据11月20日报道,目前,赫尔松市第一家超市已经恢复营业,深受当地乌克兰居民的欢迎。由于当地电力尚未完全恢复,因此该超市还提供手机充电服务。另据半岛电视台11月20日报道,9个月以来第一列由基辅驶往赫尔松市的火车于11月20日抵达,乌克兰国家铁路公司表示该列车上载有200名乘客。
由于赫尔松市当地的电力、供暖等基础设施遭毁,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因此乌克兰也在帮助组织当地居民撤离赫尔松。但乌克兰副总理伊琳娜·韦列修克强调这不是一次“强制性”的撤离,当地居民可以自由作出选择,交通运输等相关成本均将由国家负担。
报道截图
据《华盛顿邮报》11月20日报道,俄乌双方均正在为冲突延续至明年作准备。乌克兰军队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包括俄罗斯方面的多道防线、受到天气条件影响而泥泞不堪的路面状况、人手不足,以及补给枯竭等状况。
乌方:与俄和谈无异于投降
乌克兰总检察长安德烈·科斯廷于11月19日表示,自俄发动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乌克兰共有8300余名平民遇害,其中儿童至少有437名,此外还有超过11000名平民受伤。据《纽约时报》11月21日报道,科斯廷还表示,由于乌克兰方面无法获得俄占区的数据,实际数字可能远超过这一估计。安德烈·科斯廷还表示,目前乌克兰已经记录了俄罗斯方面共计约45000起战争罪行,以便未来进行起诉。
此前,联合国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在11月14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6557名遇害平民中包含408名儿童,另外还有10074名平民受伤,其中包括750名儿童。报告也提到实际伤亡人数可能超过这一估计。
此外,俄乌冲突也直接影响了乌克兰的失业率。据英国《卫报》11月21日报道,乌克兰经济部副部长特蒂亚娜·贝雷日纳表示,约有500万乌克兰人因俄乌冲突而失业,俄乌冲突“摧毁了乌克兰的劳动力市场”。
另据《莫斯科时报》11月20日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在接受法新社访时表示,在乌克兰方面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后,西方国家敦促俄乌和谈的企图“非常奇怪”,这意味着“要求正在收复失地的国家向输家投降”。此外,波多利亚克还表示俄罗斯所谓的“和谈信号”只是在拖延时间,从而为俄方训练士兵、筹集军备、加固阵地等争取时间,因此与俄和谈“毫无道理”。
扎波罗热核电站遭炮击,俄乌互相谴责
当地时间11月19日晚和20日,由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扎波罗热核电站发生了十多次爆炸。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1月20日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根据核电站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一些建筑物、系统和设备遭到破坏,所幸迄今为止对于核安全至关重要的设施并未损坏。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表示对此消息“深感不安”,扎波罗热核电站的爆炸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他在声明中还表示:“不管幕后黑手是谁,必须立即停止。正如我之前反复强调的,这是在玩火!”格罗西再次呼吁双方尽快在扎波罗热周围划定非军事区。近几个月以来,国际原子能机构积极与俄乌双方协商划定非军事区,尽管目前尚未达成任何共识和协议,但格罗西表示自己“不会放弃”,“炮击的发生更证明了划定非军事区的必要性”。
扎波罗热核电站资料图
目前,俄乌双方均指责对方针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发起袭击。乌克兰国家核电公司20日发表声明称俄罗斯针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基础设施发起了逾12次炮击,目的是阻碍乌克兰恢复供电。而俄罗斯国防部则发表声明称扎波罗热核电站发生的爆炸是乌克兰军队发动的袭击。这些声明的真实性均无法独立确认。
另据《华盛顿邮报》11月20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于19日在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中警告,称俄乌冲突可能推动核扩散“成为现实”。
伊朗或将为俄特别军事行动制造无人机
据《华盛顿邮报》11月19日报道,伊朗已经与俄罗斯达成协议,将在俄领土上为俄罗斯制造用于特别军事行动的无人机。目前俄罗斯、伊朗双方正在迅速行动,以便在几个月内投产。
报道称这项协议是11月初在伊朗达成的。此前,伊朗总统莱希于当地时间11月9日在首都德黑兰同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会晤。消息人士表示,伊朗为俄罗斯制造无人机意味着两国的盟友关系进一步深化,这些无人机可能将主要用于空袭乌克兰城市的基础设施,切断民众的电力和自来水供应。消息人士认为,伊朗一直试图塑造自己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形象”,并希望通过在俄领土上实际组装无人机来规避欧洲对伊朗的新一轮经济制裁。
目前针对这一情报消息,各方均拒绝作出任何评论回应。但伊朗驻纽约联合国代表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伊朗和俄罗斯就一直存在“双边的国防、科学和研究合作”。
另据英国《卫报》11月21日报道,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在接受访时表示,法国已经再次向乌克兰援助两套防空系统。截至目前,法国已经向乌克兰提供了5.5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还帮助训练了一部分乌克兰士兵。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间在围绕哈尔科夫对苏联红军的一系列攻势行动。德军的行动代号为顿涅茨克行动,而苏联红军则称为顿涅茨克及哈尔科夫行动,德军的反攻消灭了大约52个红军师及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
当德国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围后,苏联红军发动了更大规模攻势以打击德国南方集团军群的其它单位。1943年1月2日,苏联红军发动星球行动,在1月至2月初间攻破德军防线和攻占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及库尔斯克。虽然苏联红军行动成功,但参战单位补给线过份延伸。第6集团军在2月2日投降后,苏联红军中央方面军转向西面及在2月25日向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及中央集团军动进攻。然而连续数月之作战令苏联红军损失惨重,有些单位只剩下1000至1500人,2月19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埃里希·冯·曼施坦因陆军元帅利用新到增援的武装党卫军及2个装甲军发动反攻。
虽然德国人战力下降,德意志国防军仍然侧击、包围及打败红军在哈尔科夫南面的装甲部队。但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在3月11日直接进攻该城,德军又攻占了别尔哥罗德,形成了一个突出部,导致了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战役;虽然德军的进攻令苏联红军付出了大约70000人伤亡的代价,但由于在哈尔科夫的逐屋争夺战,令武装党卫军装甲军付出很大代价,德军到3月底共损失参战兵力的44%。 收复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及库尔斯克。由马基恩·波波夫指挥的一个苏联红军纵队,在4个坦克军领导下,突破德军防线、渡过顿涅茨克河及插入德军侧翼。这里是控制通往罗斯托夫道路的要冲和是南方集团军群及德国空军第4航空队指挥部的所在地。虽然阿道夫·下令坚守,曼斯坦因告知立即收复哈尔科夫没有利益,他将利用手上的5个装甲军攻击苏联红军过份延伸的侧翼,之后才收复哈尔科夫。
1943年2月,德国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向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的指挥下的苏联红军6个军团投降,他们被整编并增援第2坦克军团和第70军团。这几支部队被部署在德国南方集团军和中央集团军的接合部。他们参与哈尔科夫及顿巴斯攻势行动,这个攻势是为了包围消灭在奥廖尔突出部的德军、渡过杰斯纳河及包围消灭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苏联红军原本在2月12至15日展开,但因部署问题而使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将行动推迟至2月25日。同时苏联红军第60集团军将德国第2集团军的第4装甲师逐出库尔斯克。而苏联红军第13集团军则攻击德国第2装甲集群的侧翼,这里是2个德国集团军的接合部,被罗科索夫斯基的攻势撕破。而苏联红军第14及第48集团军就攻击第2装甲集群的右翼,获得少许进展。罗科索夫斯基在1月25日展开进攻,突破德军防线及向南包围和切断德国第2集团军及第2装甲集群。但是德军意想不到的抵抗使苏联红军攻势进展迟缓,令罗科索夫斯基之攻势在左翼及中路只有少许进展。只是苏联红军第2坦克集团军沿攻势左翼突进160千米(99英里),攻入德军侧翼,但使自己的侧翼过份延伸100千米(62英里)。
当苏联红军延续其攻势时,由空军元帅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指挥的第4航空队能够重组及将每天平均飞行架次由1月时的250架次增至2月时的1000架次,令德军取得战略性的空中优势,2月20日。当苏联红军迫近扎波罗热时,德军开始反攻,即是德军的顿涅茨克行动。 从1943年1月13日至4月3日,大约500000名红军参与沃罗涅日–哈尔科夫攻势行动。当时大约有6100000名红军士兵在东部战线,另外有659000名伤兵。相比以下,德军共有大约2200000人在东部战线,另外有100000人被部署在挪威,结果于2月初苏联红军在人数上对德军形成了2对1的优势。但由于补给线过长及在此攻势中伤亡惨重,在曼斯坦因的反攻开始时,德军在数量上占有战略上的优势,包括在坦克的数量上—例如,曼施坦因有350辆坦克,在个别地区对苏联红军装甲部队形成7对1的优势。
德军参战兵力
在反攻开始时,曼施坦因可动用第4装甲集群包括第48装甲军及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和第1装甲集群包括第40及第57装甲军,第48装甲军由第6、第11及第17装甲师组成。而武装党卫军装甲军由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警卫旗队装甲师和第2帝国装甲师组成。2月初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兵力共大约20000人,在地理上第4装甲集群在苏联红军突出部的南面;而第1装甲军团在第4装甲军团以东,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在苏联红军突出部的北面,作为南方集团军的北翼。
相对下,德军共有70000人面对攻向顿河的苏联红军共210000人。德国防卫军处于劣势。尤其是德军从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连续作战数月。当时任命陆军元帅威廉·凯特尔、马丁·鲍曼及汉斯·霍夫曼组成一个委员会以从不必要的工业中招募800000名新兵,但是这个招募的效用要到1943年5月后才能发挥出来。到时候德军的兵力将是战争开始以来最强的,达到950000人。
1943年开始时,德军装甲部队已遭受重大损失。很少装甲师能有超过100辆坦克,平均只有70~80辆坦克可以作战。大约在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开始时,海因茨·古德里安被任命负责增强德军的装甲兵力。虽然他负出了很大努力,1个德军装甲师只有大约10000~11000人,低于正常的13000~17000人。到了6月,1个装甲师只能有100~130辆坦克。武装党卫军装甲师情况较佳,可拥有大约150辆坦克、一营自行火炮及一半可机动化的步兵和装甲掷弹兵—人数大约19000人。当时虽然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已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虎式坦克,大部份德军坦克仍以3号坦克和4号坦克居多。
第4装甲集群由赫尔曼·霍特上将指挥,第1装甲集群则由埃贝哈德·冯·马肯森上将率领。第6、第11及第17装甲师分别由瓦尔特·冯·霍纳多尔夫少将、赫尔曼·巴尔克少将及弗里多林·冯·森格尔·翁德·埃特林少将指挥。武装党卫军装甲军由保罗·豪塞尔中将指挥,他亦同时指挥武装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
苏联红军参战兵力
当苏联红军在1月底至2月初开始对南方集团军群的攻势时,参战的部队包括布良斯克、沃罗涅日及西南方面军。它们分别由列伊捷尔、菲利普·戈利科夫及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指挥。他们的位置如下:戈利科夫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在南方集团军群的北面,沃罗涅日方面军面对库尔斯克,而西南方面军则面对敌军。中央方面军在布良斯克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之间,用以扩大战果。这2个地方军要击破德国第2装甲集群。2个地方军的兵力共有大约500000人,其中大约346000人在德军反攻开始后参与防守哈尔科夫。
与德国人差不多,苏联红军很多师损耗严重。例如第40集团军的师平均只有3500~4000人,第69集团军的一些师只有1000~1500人。有些师只有20~50门迫击炮作火力支援,这种人力和装备的短缺令瓦图京的西南方面军要求增援超过19000名士兵及300辆坦克。但在1943年战役开始时只有16000人补充。当曼施坦因开始反攻时,沃罗涅日方面军损失了大量兵力,及前进过多但没有南面的西南方面军掩护其侧翼。 整个行动由1943年2月19日开始至3月15日。原本曼施坦因的分成3部份,第1部份是发动进攻以击溃过份延伸的进攻矛头,第2部是收复哈尔科夫,而最后是联同中央集团军群在库尔斯克击溃苏联红军—这最后阶段因苏联春季溶雪及中央集团军群不愿意参与而取消。
作为第4装甲集群进攻的屏障,同时霍利特战役集群则继续牵制突破德军战线的苏联红军。第1装甲集群被命令向北切断及消灭波波夫的机动部队。德军根据准确情报而掌握苏联红军的弱点,因而选择他们的进攻路线及在战略上获得人数上的优势。第1及第4装甲集群亦被命令攻击孤军深入的苏联红军第6集团军及近卫第1集团军。从2月20日至23日,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警卫旗队装甲师切断苏联红军第6集团军的侧翼,封锁通向第聂伯河的道路及成功在萨马拉河包围和消灭一部份苏联红军,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向东北前进,而武装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在2月22日向同一方向推进,这2个师成功的切断了苏联红军进攻部队的补给线。,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命令沃罗涅日方面军将在南面的第3坦克集团军及第69集团军转往受压的西南方面军,以阻止德军攻占克拉斯诺格勒地区。
苏联红军第3坦克集团军从哈尔科夫南方攻击德军,以阻止曼施坦因的攻势持续。联同第167及360步兵师、1营武装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及一部份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防卫苏联红军突出部的向西正面。但没有多大进展,由于补给不继,攻势变得疲弱。2在两翼获得进展,但在中路没有获得成功,在攻势开始后,对德军右翼的进攻因德军的顽强抵抗而受阻,同时在左翼过份延伸。
面对德军对西南方面军攻势的成功,包括包围了苏联红军第6集团军,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沃罗涅日方面军将第3坦克集团军转交西南方面军指挥。为了缩短交接时间,第3坦克集团军将2个狙击师交给苏联红军第69集团军,及从南面攻击武装党卫军装甲军。但是由于缺乏燃料及,最终第3骷髅装甲师突入第15坦克军战线与其它向北进攻的单位会合,将第15坦克军包围。第3坦克集团军辖下的另一支部队第12坦克军也因第3骷髅装甲师与第2帝国装甲师共同切断第3坦克集团军的补给线而陷入被动防守。只有少数人向北逃出包围圈重新组成防线。
波波夫的机动部队的苏联红军第6集团军在德军攻势初期被击溃,在苏联红军防线上造成很大空隙。鉴于苏联红军间缺乏合作各自为战,曼施坦因命令德军攻向哈尔科夫。由3月1日至5日,德国第4装甲集群包括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前进了80千米(50英里),距离哈尔科夫以南大约16千米(10英里)。3月6日,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警卫旗队装甲师在莫什河建立桥头堡,开辟了通往哈尔科夫的道路。曼施坦因的反攻成功迫使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罗科索夫斯基停止进攻。德国第1装甲集群收复了顿内茨河的防线,曼施坦因开始消灭在顿内茨河以西的苏联红军部队。根据德国人的资料,德军的反攻令苏联红军估计阵亡23000人,损失了615辆坦克及352门火炮。
当罗科索夫斯基的中央方面军继续德国第2集团军的攻势时,第2集团军已因得到数个精锐师的增援而大为增强,而德军对哈尔科夫的进攻令他大为震惊。虽然面临春季融雪,当时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己重回战线及担任主攻,分割苏联红军第69集团军及第3坦克集团军的残部。,分割苏联第69集团军及第40集团军,再在9日转向东面而完成包围,虽然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第19狙击师及第186坦克旅前往阻击,德军的攻势仍然持续。
3月9日,苏联第40集团军向大德意志装甲掷哈尔科夫弹兵师发动反攻,以恢复与第3坦克集团军的通讯,,第4装甲集群命令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尽快收复哈尔科夫。司令保罗·豪塞尔命令3个武装党卫军装甲师立即进攻该城,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由西面、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警卫旗队装甲师及武装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从北和西北面实施掩护。虽然霍特命令豪塞尔走回原来及因守军顽抗而推迟一天,豪塞尔仍然照其进攻。而曼施坦因发出命令包围该城,但豪塞尔不遵照命令及继续以自己发起攻击。根据曼施坦因的资料集团军总部曾经数次干预以使武装党卫军装甲军由东方包围哈尔科夫,而不是正面攻进该城。
月11日早上,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警卫旗队装甲师向哈尔科夫北部发动两翼攻击3。第2装甲掷弹兵团从西北面进攻,分2纵队沿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铁路向哈尔科夫北部推进。其中第2营在铁路右侧,进攻市内北站区。由于遭遇顽强抵抗,故日落时只推进到北站月台。在铁路的另一边,第1营攻至亚历山大区,遇到一辆T-34型坦克领导的苏联红军反攻,因而被击退出城外。只在JU-87俯冲轰炸机和突击炮强大的空中及炮火支援下,德军步兵才能再度攻入市内。从城后的一次侧击令德军能在市内建立一个据点。同时,武装党卫军第1装甲掷弹兵团联同一个独立装甲单位实施进攻,攻下通往别尔哥罗德的公路,及击退了由哈尔科夫机场向其左翼发动之反攻。在击毁一些通过的T-34型坦克后,德军在北部近郊住宅区建立据点;在东北,另一些德军步兵、装甲车及突击炮尝试控制通往丘古耶夫的道路,这进攻深入哈尔科夫市内。但德军因缺乏燃料而要掘壕转取守势。
同一天,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向哈尔科夫西部发动攻击,当推进至市内Zalyutino区时,进攻为反坦克壕沟内配备反坦克炮的守军所阻止。经过一场血战后,苏联红军的反攻归于失败。该师的一支分遣队向南攻击及切断了通往梅勒伐的公路。大约下午3时,霍特—第4装甲军团指挥官—命令豪赛尔立即率领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与敌脱离接触,代之以部署切断守军撤退的退路;但是豪赛尔却从武装党卫军第3骷髅装甲师派出一支分遣队以完成该任务,并通知霍特由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进行该任务风险很大。3月11日晚上至12日凌晨,一支德军突然驶过反坦克壕沟为进攻的装甲部队打开缺口,令该处守军大为震惊,这让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进至哈尔科夫主要火车站。至此是该师在市内推进之最远距离。霍特在3月12日凌晨1时15分重复他的命令,而豪赛尔却回复他在3月11日曾经回复过的答复。然而豪赛尔却尊重霍特第三次的尝试,率领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与敌脱离接触,利用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警卫旗队装甲师打开的通道向哈尔科夫北部推进及部署在该市东部。
向市中心推进。日落时,该师到达捷尔任斯基广场北面的两座大楼中间的位置。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2营在当天晚上与苏联狙击手及守军爆发激烈战斗后在付出巨大伤亡下,夺取广场。攻占后,该处被重新命名为警卫旗队广场。当晚,第2装甲掷弹兵团第1营在约亨·派佩尔上校指挥下与第2营在捷尔任斯基广场会合及向南推进,渡过哈尔科夫河及建立桥头堡,打开通向莫斯科公路的道路。与此同时,该师左翼到达通往沃尔昌斯克的公路和另一条前往丘古耶夫公路的交汇处,在此防守以阻止苏联红军的反攻。
翌日,武装党卫军第1阿道夫·警卫旗队装甲师向南前往哈尔科夫河及派佩尔的桥头堡,以清除苏联红军在座大楼里的防守。为清除在市中心的守军,第1装甲掷弹兵旅利用通往沃尔昌斯克的公路再次进入市内,同时派佩尔的部队向南突破,与守军残余进行零星战斗及与师团左翼在通往沃尔昌斯克及丘古耶夫的公路交汇处会师。虽然大部份武装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已离开该城,一个独立的装甲掷弹兵旅仍留在该市西南消灭守军。该旅在日落时清除抵抗,该市三分之二已落入德军手中。
向市东部边缘前进。当天日落时,该市完全落入德国人手中。虽然该市已被宣布完全陷落,总结
德军的顿涅茨克行动令苏联红军损失了52个师,计70000~80000人。其中大约45200阵亡或失踪,另有41200人受伤。1943年4月至7月,苏联红军需要在这地区重建其部队及准备迎接德军重新发动之攻势,即库尔斯克战役。另,德军的伤亡数字更难统计,但可参考武装党卫军装甲军的伤亡数字。至3月27日,估计武装党卫军装甲军损失了44%的兵力,包括大约160名军官及4300名在役人员。
当武装党卫军装甲军开攻入市内时,他们攻击市西南面的苏联红军,包括第17轻骑兵旅、第19狙击师及第25亲卫狙击师。虽然没什么用,不过红军仍曾不断尝试与第3坦克军团的残余重新建立连系。而苏联红军第40及第69军团在13日已经与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发生战斗且被分割。哈尔科夫战陷落后,苏联红军在顿涅茨克河的防线已经崩溃。但是,恶劣的天气及疲劳令曼施坦因的反攻被迫停止,虽然这位陆军元帅希望攻击在攻占哈尔科夫及别尔哥罗德时形成的库尔斯克突出部。
随同德军在哈尔科夫的胜利,面临两个选择:第一,“反击方式”是苏联红军必然重新发动的攻势及实行与在哈尔科夫相类似的行动-容许苏联红军攻入来、自己后撤、再反攻及包围敌人;第二,或是“先发制人的方式”,由南方集团军及中央集团军联合对库尔斯克突出部实施大规模进攻;最终,选择了先发制人的方式,导致库尔斯克战役爆发。 尽管斯大林格勒惨败之后一直苦恼不已,但为了扭转颓势,他力图先发制人,以库尔斯克为突破口,发起新的一轮攻势,歼灭苏联红军主力兵团,为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的进一步东进创造条件。但是苏联红军已经掌握了德军的这一情报,在库尔斯克加强了兵力。德军面临又一个挑战。而且,德军原本在4月中旬开展攻势,可是直到5月都没有来得及发起进攻。而这时又传来了北非25万轴心国军队投降的消息。另外,苏联的生产能力由于大片领土的收复而得到提高。这些都迫使德军不得不加快调整的步伐。在另一方,苏联于5月中旬就对各部队下达了严防德军反击的命令。于是,著名的库尔斯克战役开始了。
苏联红军在取得了奥寥尔战役的胜利后乘胜追击,在南线展开了大反攻,此次战役代号“鲁缅夫”,目标直指被德军重新占领的哈尔科夫。哈尔科夫战役是库尔斯克会战中最后一役。通过这一役,苏联红军完全稳定了在南方的形势,为收复乌克兰创造了条件。 哈尔科夫战役以前,德军已经在库尔斯克、奥寥尔等地遭到失败,这无疑大大动摇了德军的军心。于是,德军统帅部把眼光放到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带。因为这里能够遏制苏联向乌克兰和顿巴斯进攻。德军非常清楚苏联南线反攻,哈尔科夫将是重要一战。因此他们在这个地区布置了大量的防御部队。德军在这里的防御体系由几个防御地带构成,防御阵地全纵深达90公里。哈尔科夫成为这一防御体系的中心。因为它是整个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地区德军防御的基础。德军在哈尔科夫以北构筑了5道有相当深度的防御地带,在北面掩护着通往哈尔科夫的道路。另外,在哈尔科夫城周围,德军还布置了两层环形围廓。防御整个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防线的是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战役集群。其编成为18个装甲师和步兵师,总兵力为30万,另外还编有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600辆坦克和突击炮以及1000多架飞机。
苏联方面对于哈尔科夫战役的最初设想是:沃罗涅日方面军从别尔哥罗德西北地域向西南方向实施远程突击,力图切断德军从哈尔科夫向西和西南的退路;草原方面军向别尔哥罗德进攻,并攻占该城,而后立即由北向哈尔科夫发动进攻;切断德军向南的退路。
为了保证进攻的顺利,苏联红军为沃罗涅日方面军配辖了7个合成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它和草原方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98万人、12000余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还有1300多架作战飞机。在兵力上,苏联红军相对于德军而言,具有压倒性优势。
苏联红军在哈尔科夫战役进行前夜,明智地利用远程航空兵飞机在突破的地段实施突击。在部队发起冲锋前两小时,空军第二集团军的轰炸机和攻击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再次对突破地段上的敌军支撑点进行了压制。而且在部队发起冲击前,两个空军集团军又有200多架飞机对主要防御地带内的目标实施了集中突击。另外,苏联红军的炮兵也参与了对德军阵地的打击活动。在这种压制活动的打击下,德军受到一定损失,因此在进攻开始的半个小时内,德军基本没有进行抵抗。个别炮兵准备开炮,立即被战场上空的苏联红军强击机发现并击毁。当日上午,沃罗涅日方面军占领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德军防御的整个战术纵深被突破。
在重整装备之后,德军也将大量空军力量投入到战斗中。德军轰炸机主要以小编队活动,重点打击苏联红军进攻的步兵和装甲力量。但是猛烈的苏联红军歼击机拦截使他们无法开展活动,因此德军方面空中力量对地面并没有起到太大的支持。而苏联方面则大不一样。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在强有力的空中掩护下,很快就突破了德军防御,到当日夜里已经向前推进了26公里。草原方面军部队也突破了敌军防线,楔入7-9公里。
草原方面军完成第一个任务,收复了别尔哥罗德(由第53集团军完成,司令马纳加洛夫中将)。在稍作休整之后立即向哈尔科夫进发。为了援助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集团军,德军指挥部将本来预备调走抗击苏联红军在顿巴斯方向进攻的预备队从其他地段紧急调往哈尔科夫一带。但是,德军行动被苏联红军侦察机发现,苏联红军取果断行动,调来了大批强击机和轰炸机予以打击。其中,苏联红军南方面军第8集团军第一个投入对德军预备队的战斗中,其轰炸机在第一时间对德军调往哈尔科夫地区的机械化兵团发动了猛烈攻击。另外,空军第17、第5和第2集团军部队也相继参战。他们成功地偷袭了战场附近的许多铁路车站,并消灭了行进途中的许多军列和汽车纵队。
由于苏联陆军和空军的协同作战,德军的反突击一直不能成功。由于损失惨重,德军被迫退却。而苏联红军在前五天进攻比较顺利,沃罗涅日方面军第1坦克集团军在此期间突进100多公里。8月7日,苏联红军又攻克了德军防御纵深内的重要中心和交通枢纽博格杜霍夫市。而近卫第5坦克师也攻占了德军从西北方向掩护哈尔科夫的两个重要中心佐罗切夫和卡扎谢亚洛潘。这样,德军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8月11日,沃罗涅日方面军也成功地在向西和西南方向扩大了突破口,并切断了哈尔科夫到波尔塔瓦的铁路(有资料显示破坏铁路的行动是苏联游击队所为),48小时内,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后方地域的铁路全部瘫痪。同时,苏联红军还在德军第8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司令霍特上将)之间向波尔塔瓦发起突击,这样就将德军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集团军拦腰切成两段。
德军为了粉碎苏联红军的突击,消除包围哈尔科夫的最大威胁,决定使用从顿巴斯调到哈尔科夫方向的基本兵力,对突入博格杜霍夫以南地区的沃罗涅日方面军实施反突击。德军在投入了3个装甲师的兵力之后,迫使苏联红军第1坦克集团军(司令卡图可夫中将)向北退却20公里,但是没有实现突破博格杜霍夫地区,进入苏联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集团后方的。17日,苏联红军反攻成功,该方向德军停止进攻,转入防御。这时,德军又制定了从阿赫特尔卡地区由西北方向进攻博格杜霍夫,切断阿赫特尔卡以南的战线突出部,并由西北方向突入博格杜霍夫地域,粉碎沃罗涅日方面军突击军团的基本兵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德军在阿赫特尔卡及其以西地区集结了“大日尔曼”机械化师和第19、第11、第7装甲师的基本兵力。同时,德军还把党卫军“骷髅”装甲师布置在科铁尔瓦以南地带,企图从难免突击进攻到科铁尔瓦地域的苏联红军后方。但是,沃罗涅日方面军成功的粉碎了德军的企图,德军全面转入防御。
在此期间,正面抗击德军反突击行动的部队主要是沃罗涅日方面军。8月18日,草原方面军又攻破了德军在哈尔科夫的防线。由此,苏联红军对敌构成了东、北、西三面合围的态势,德军迟滞苏联红军反攻的企图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德军指挥部认为再作抵抗已经毫无意义,而且如果再战下去,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后果。因此,22日,德军第8集团军放弃哈尔科夫撤退。但是,苏联军队立即派出空军第5集团军出动全部兵力进行阻截。8月21日至22日,苏联空军出动战机1300架次,击毁、击伤坦克多辆、汽车上百辆。
当日两个方面军向南和向西方向推进了140公里。苏联红军第69集团军(司令克留乔金少将)和第7近卫集团军(司令舒米洛夫中将)于当天进入城内。至此,苏联红军成功夺回得而复失得哈尔科夫,赢得了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德军15个师在此次战役中被击溃。此后,俄国人还企图沿铁路向波尔塔瓦挺进,但在哈尔科夫南部遇到了德军强有力的抵抗。 经过20天的鏖战,苏联红军以压倒优势战胜了困兽犹斗般的德军。作为库尔斯克会战的最后一战,它为这场苏德战场的又一个转折点坚定地写下了句号。哈尔科夫一战之后,德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组织起新的反抗以阻止苏联红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的进攻战略彻底破产,被迫“在整个苏德战场完全转入战略防御”(华西列夫斯基语)。
哈尔科夫战役是苏联红军在拥有战略主动权和物质优势的情况下,按照预定主动实施的。这不同于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红军被迫取的防御方式。苏联红军统帅部在掌握了德军企图之后准确地判断了德军的突击方向,取主动进攻的方式,一鼓作气,把哈尔科夫再次收回自己手里。
在进攻中,苏联红军尤其注重在数个方向对德军攻击的若干军团之间的战略协作,这就使得德军无法根据战场形势调整部队部署。这里尤其要提到苏联红军航空兵的作用,正是苏联红军航空兵部队在战役初期以及进攻进行时给予地面部队以极大的援助,间接促使了苏联红军战役的胜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