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天气情况统计图_一周天气情况分析报告表怎么写
1.天气数据统计图制作过程怎么写
您可以按照如下步骤绘制7月11日到8月11日的天气情况表:
1. 准备一张空白的表格,可以按照如下所示的格式进行排列。
| 日期 | 天气状况 | 最高温度 | 最低温度 | 风力 |
| :--: | :--: | :--: | :--: | :--: |
| 7月11日 | | | | |
| ... | | | | |
| 8月11日 | | | | |
2. 在日期栏中填入从7月11日到8月11日的日期。
3. 在天气状况栏中填入对应的天气状况,例如晴、多云、阴、雨等。
4. 在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栏中填入每天的最高和最低温度。
5. 在风力栏中填入每天的风力情况,例如无风、微风、风力中等等。
请注意,具体的天气状况和数值可能因地区和天气预报数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您可以根据您所在地区的气象部门或天气预报网站提供的最新数据进行填写。
天气数据统计图制作过程怎么写
天气预报分析报告怎么写
天气预报即预报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的变化。它是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形势预报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预报方法,即直接积分大气方程组或其简化方程组,按所得结果对未来的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作出预报;另一类是天气图方法。后者有以下几种作法:
经验外推法
又称趋势法,是根据天气图上各种天气系统过去的移动路径和强度变化趋势,推测它们未来的位置和强度。这种方法,在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无突然变化或无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效果较好;而当其发生突然变化或有天气系统的新生、消亡时,预报往往不符合实际。
相似形势法
又称模式法,是从大量历史的天气图中,找出一些相似的天气形势,归纳成一定的模式。如当前的天气形势与某种模式的前期情况相似,则可参照该模式的后期演变情况进行预报。由于相似总是相对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用此法也往往出现误差。
统计资料法
又称相关法,是用历史资料,对历史上不同季节出现的各种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和移动,进行统计,得出它们的平均移速,寻找预报指标(如气旋生成、台风转向的指标等),进行预报。对历史上未出现过的或移动很快及很慢的例子,则此法不能应用。
物理分析法
首先分析天气系统的生消、移动和强度变化的物理因素,在此基础上制作天气预报,此法通常效果比较好。但当对反映这些物理因素的运动方程所进行的简化和定不大符合实际时,就常常造成预报误差,甚至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上述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时需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综合考虑,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天气预报的要素预报编辑本段回目录即预报气温、风、云、降水和天气现象等在未来某时段的变化。要素预报有以下几种方法:
经验预报方法
在天气图形势预报的基础上,根据天气系统的未来位置和强度,对未来的天气分布作出预测。例如低压移来并得到加强时,可预报未来将有阴雨天气或较大的降水。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报员的经验,又由于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并非一一对应,故预报效果不够稳定。
天气标识:雨转晴统计预报方法
分析天气的历史资料,寻求大气状态的变化同前期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用回归方程和概率原理,筛选预报因子,建立预报方程。将近期气象要素代入方程,即得所需的预报值。这种方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因子的正确选择。
动力-统计预报方法
将数值预报方法算出的未来气象参数作为预报因子,用回归方程求得一组预报公式,作出要素预报。随着数值模式的改进,此法的准确率可能稳定提高。
天气预报种类编辑本段回目录按天气预报的时效长短,可分为:
短时预报:根据雷达、卫星探测资料,对局地强风暴系统进行实况监测,预报它们在未来1-6小时的动向。
短期预报:预报未来24-48小时天气情况。
中期预报:对未来3-15天的预报,主要包括受何种天气过程影响,能否出现灾害性天气,以及主要的天气变化趋势。
长期预报:常指1个月到1年的预报。主要应用统计方法,根据各月气象要素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进行预报。用数值预报方法制作长期预报的方法正在试验之中,已有了一定的进展。预报时效1-5年的称为超长期预报,5年、10年以上的则称为气候展望。
按预报范围的大小,可将天气预报分为:
1、大范围预报。一般指全球预报、半球预报、大洲或国家范围的预报。主要由世界气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及国家气象中心制作。
2、中范围预报。常指省(区)、州和地区范围的预报,由省、市或州气象台和地区气象台制作。
3、小范围预报。如一个县范围的预报、城市预报、水库范围的预报和机场、港口的预报等,这些预报由当地气象台站制作
天气数据统计图制作过程的写法如下:确定数据类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绘制统计图表,标注和解读数据,调整和修改。
1、确定数据类型:首先需要确定需要统计的天气数据类型,如温度、降雨量、湿度等。
2、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是制作统计图的基础,需要从可靠的数据来源获取数据,如气象局、气象站等。
3、整理数据:将收集到的数据整理成表格或电子表格的形式,以便后续的统计和分析。
4、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根据不同的数据类型和统计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类型,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5、绘制统计图表: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和选择好的统计图表类型,使用统计图表制作工具进行绘制。
6、标注和解读数据:绘制好统计图表后,需要对统计图表进行标注,如添加图表标题、坐标轴标签、数据标签等,并对图表进行解读和分析。
7、调整和修改:根据实际需要和反馈结果,对统计图表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