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今冬最强寒潮影响唐山迎来大幅降温

2.地震可以预报吗?据说唐山大地震时有个县一个人都没死?

唐山市天气预报30天查询百度百科_唐山市天气预报30天

唐山市天气预报不是北部,而是全市。

唐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全年日照2600~2900小时,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气温最高32.9℃,最低-14.8℃。无霜期180~190天,常年降水500~700毫米,降霜日数年平均10天左右。唐山气候温和,地貌多样,土质肥沃,是多种农副产品的富集产区,被称为“京东宝地”。

受今冬最强寒潮影响唐山迎来大幅降温

查30天天气预报情况的方法如下:

工具:惠普暗影精灵8Pro、windows11、谷歌浏览器107.0.5304.88。

1、在浏览器上登陆百度首页。

2、搜索天气。

3、可以看到首条记录是当地的15天天气预报。

4、往下浏览,可以看到40天预报,点击它。

5、可以看到未来39天的天气预报,30天天气预报自然会包含在其中。

地震可以预报吗?据说唐山大地震时有个县一个人都没死?

唐山市气象台2020年12月28日9时58分发布寒潮**预警信号:受蒙古国东移南下的冷空气影响,预计未来48小时,我市气温持续下降10~12℃,最低气温将降至-19~-16℃,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唐山市气象台2020年12月28日10时8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冷空气影响,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我市内陆地区有偏北风4-5级阵风6-7级,沿海海面有偏北风6-7级阵风8-9级,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天气影响预测

北方强冷空气将于12月29日下午起影响我市,12月30日到1月2日我市将出现持续低温冰冻天气。

气温影响:预计29日最低气温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30日、31日早晨将出现持续2天低于-4℃的低温冰冻天气,白天最高气温还在零下。

大风影响:29日下午-30日冷空气影响时还伴有阵风4~5级。

唐山具体天气预报

防御指南

此次冷空气强度强,降温幅度大,温度偏低,主要是低温冰冻和大风影响,建议:

1、供水供气部门注意做好供水供气系统的防冻保暖工作,防止管道、水表等冻裂冻坏;

2、农业部门注意采取措施做好设施农业、茶叶、果树和露地作物、畜棚等的防大风和防冻保暖工作;

3、公安、住建、市政、交通、海事、卫生、应急、供电等各部门注意做好低温冰冻和大风的防范工作。

农事建议

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绿肥及低洼地段的果树、茶树等的清沟排渍,防止积水结冰加重冻害发生;要做好在田地产蔬菜的采收上市工作,对在寒潮中有明显影响的在田蔬菜,加快采收上市,不能及时上市的覆盖保温,减轻冰冻危害。

农业设施方面,要完善加固棚架设施,压紧压膜绳,对有安全隐患特别是年久和超长、超宽的大棚,在棚内增设立柱、拉杆,加强棚架承受能力,防棚架倒塌或大风掀开棚膜加重冻害,并做好冷空气影响期间的防冻保暖、通风除湿、增光防病等工作。

要做好家禽家畜等养殖户禽畜棚舍的防寒保温工作,增加光照时间。

水产养殖方面,要对低水位池塘加深水位,尽可能保证有效水体深度在1.5米以上;检查增氧设备,做好及时破冰,防止缺氧;临时囤蟹箱体安置于深水处,防止水浅发生冻伤或死亡;暂停拉网捕捞,注意巡塘安全。

答案很明确:地震是可以预测的,但预报需要准确的发生时间和震级、烈度,这一点很难做到,正因为这一点,我国的做法是:宁可不报。

地震预报分3个层次:长期预报,中期预报,临震预报。

长期预报: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十年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预报。它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地震地质、历史地震活动背景及地球物理背景作出来的。长期预报主要是为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提供震情趋势依据,并为国家经济发展、国土利用等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中期预报: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2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强度进行的预报。它的依据是地区的地震活动情况及各种趋势性前兆观测资料。中期预报是为划分地震危险区、进行中期震害防御和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提供依据。

临震预报的定义:对某地几天以内,在较小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地震破坏性地震做出的预报叫临震预报。

专家说了,地震中远期预报,中国处于世界前列 !

但临震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不准确的预报,给人们造成心理恐慌,扰乱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但突然降临的大地震,对毫无准备的人们来说,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我国的做法是:宁可不报。

世人皆知的唐山大地震:。。。耿庆国又从气象角度研究短临预报的方法,1975年5月写了第一篇有关论文,在北京市地震队内外进行交流,正式提出地震前30天内的短期临震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的概念、特征及其震例。他据此预测了唐山地震,时间在30天范围内,地点在京、津、唐、渤、张地区。

以下为引用:

“中国地震界都知道有一个“唐山杨”,是个敢说话的人。1968年,唐山市防震工作上马,杨友宸着手组建唐山地震监测网。几年间,他在唐山市区内先后建立了40多个监测点,各监测点都由专人负责,每天向他上报数据。虽然他没有被任命为唐山市地震办公室主任,但却是实际负责人。

在40多个监测点中,有各厂矿监测台站,还有学校监测台站。虽然是一支业余监测队伍,但监测人员大都是本科生,不仅懂业务,也很有责任心。从1975年年底开始,各个监测点纷纷监测到异常情况。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的马希融、山海关一中的吕兴亚老师、乐亭城关中学(“文革”中称乐亭红卫中学)侯世均老师……一些监测者根据自己的测量、计算,都发出了唐山即将有地震的预报。1976年年初,综合唐山市40多个地震台、站的观测情况,杨友宸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五公里内,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到7级强震发生。

然而,眼看就要摸着大震了,组织上却通知杨友宸去干校劳动。就在大地震预计即将爆发的当口,杨友宸被迫离开了至关重要的地震预测岗位,只剩下两个业务不熟的人值班。

“从1968年到1976年,千难万苦地铺了那么大的一张监测网,不敢眨一下眼,夜以继日地工作,都是为了抓到这次强震。可是,风风雨雨多少年,最终却没报出来。失去了24万人,惨哪!”面对张庆洲,老人哭了。苍老的脸上,泪珠滚落了一颗,又滚落了一颗。

杨友宸的直白,将历史真相撕开了第一道口子。他的坦诚,也让张庆洲感到意外。

“知道我为什么愿意和你说吗?”老人缓缓地说:“我年岁大了,身体不好。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一边是县委书记的乌纱帽,一边是47万人的生命,反反复复掂哪。”

唐山大地震之前,各种预兆、科学参数都显示出有大地震要发生,但谁都不敢预测准确的发生日期,各路专家的预报都为了保证稳定的原因,被国家按住了没报。

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少为人知的“青龙奇迹”——距唐山市中心仅65公里的青龙县,在大地震中无一人伤亡。

1976年7月,国家地震局的一行人到北京市地震队听取汇报。国家地震局以汪成民为代表的一批同志坚持认为大震将近,但他们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汪成民做了一次“越轨”行为——在全国地震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的晚间座谈上,把“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捅了出去。

青龙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听了通报,从唐山火速赶回县里。7月24日,青龙县“一把手”冉广歧顶着摘乌纱帽的风险拍了板,向全县预告灾情。7月25日,青龙县向县三级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必须在26日之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当晚,近百名干部十万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青龙县的人几乎全被赶到室外生活。

这一违常规的做法,保证了在惨烈的大地震中,青龙县无一人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