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无为中考科目

2.孔子传读后感800字8篇

3.《鶡冠子》简介

4.描写日月风云的词语哪些

5.水浒传每回简介30字以上

6.繁体字古诗

无为天气预报60天查询_无为天气

一天看电视是,听到台词中“多事之秋”四字,心中为之一动,立即反问道:“为什么不说多事之春、多事之夏、多事之冬,独独说多事之秋呢?”

与季节有关的多事无非就天气变化之类,所以无论哪个季节,老天爷总是要多事的。冬天万物休息,老天爷无论如何弄风播雪、寒洒大地,人们尽可躲进温暖的房子中享受生活,老天爷的多事对人们并天多大影响,可以说没有什么多事之言,多事的人就是没事找事。夏天万物生长,人们除了努力耕耘、汗滴禾下土外,决不可能心存幻想,老天爷多事人也得干,不多事人也得干,也难说多事。而常言说得好,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与秋收同等重要,春天多事与秋天多事,对于一个农耕民族来说,几乎具有同样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古人为什么唯独对秋天的多事印象如此深刻,只留下一个“多事之秋”的成语呢?

“多事之秋”一词大概源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在这句话中,明显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一步走错,即无生理。

有人说,多事之秋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多在秋天兴兵有关。我国古代的执政者,特别是春秋时期的各诸侯国君主,多讲究在秋天发动军事行动,在不违农时,不伤民力的前提下获取军事利益。军事行动自然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那么常常在秋天进行军事行动的特点,似乎成为“多事之秋”一词最好的注解。秋季发动军事行动到战国以后就已经不太被执政者所遵循,因为在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多没有常备军队,多数情况下,是在军事行动开始之前才从平民百姓中征集兵员和军事物资,合编成军队。《子孙兵法》称:“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合而舍”,就是说在作战之前才编练成军的方式,这种军制方式决定了军事行动必须在秋收后农闲时期进行。从春秋后期开始,各诸侯国相继建立常备军队,秦汉帝国相沿成习,到诸葛亮所处的三国时期,蜀、魏、吴三国也各自拥有强大的常备军。在常备军制情况下,军事行动对农时的依赖性大大降低,决定军事行动,主要注意的是天时对军事行动本身是否有利,而不一定选在秋季进行。所以,秋季用兵并不能完全合理地解释“多事之秋”一词的来历。

还有人认为“多事之秋”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悲秋的文人心理有关,秋天常常是引起人们忧愁的季节,“愁”字就是人们“心”上的“秋”嘛!有人这样解释,秋天草木凋零,生机勃勃的世界即将进入死寂一般的冬眠状态,与一个人年老体弱、风烛残年相似,触景生情,人们因而伤感。唐朝诗人刘禹锡写道:“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宋朝诗人辛弃疾有诗:“而令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绝命诗也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说的都是这种现象。现代医学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诱导人们入眠,还使人消沉抑郁。褪黑激素会抑制人体中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后者的生理浓度相对降低,而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又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相对减少后,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过程受阳光调节,阳光照射可减少松果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凉之后,常常天气阴沉,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们因此而产生伤感情绪。实际上这只是合理解释了人们悲秋的心理原因,并没有解释“视秋为生死存亡关键时刻”的原因,悲秋表现的是人们情绪低落的心理状态,而“多事之秋”更多的是表现人们对未来命运惴惴不安的一种忧虑,前者是提不起精神,后者则是不知怎么办。

笔者认为,“多事之秋”来源于我国民间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我国是农耕民族,衣食住行,几乎都来自气候的恩赐。庄稼无水不收,但秋天农作物渐渐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雨水,阴雨天气频繁反而会影响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瘪,品质下降。到收割的时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气,以便于凉晒打场,连绵秋雨则妨碍人们收获,甚至毁掉丰收在望的庄稼。不幸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好属于秋雨型气候,特别是中原一带属于季风气候,秋天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入侵,与逐渐退缩的暖湿气流交汇而形成降雨天气,因而秋季降雨常占全年降雨总量的六成以上。唐朝诗人李贺的名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旧天惊逗秋雨”,说的就是这种气候特点。这种多事的秋天无疑是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因为秋天的收获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粮所在。对于春夏季节的灾害,人们至少还可以通过补种一些生长期短的小秋作物挽回一些损失,而秋天的灾害则再无机会补救,一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准备背井离乡逃难了。这可能是人们关注“多事之秋”的真正原因吧?多事之秋中国人的最愁!

2022年无为中考科目

《祖龙》 txt全集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

内容预览:

一九八六年,农历十一月初七。

无为晚报报道:

今日凌晨七点,黑沙洲乡东流村泉水寺德业大德虹化归天。

据伺候德业大师起居的行月小沙弥事后诉说:

今日清晨时分,漫天鹅毛大雪,小僧跟随众位师兄弟在宝殿中做早课,就在早课将完时,江面上忽然传来惊雷声,紧接着就是未知怒吟声,本就糟糕的天气变得更差,就在众师兄弟不明所以时,大德房中突然传出肃穆的木鱼声,随着木鱼声愈发浑厚宏亮,未知怒吟声像遇到克星似的,瞬间低沉下来,很快就消失不见。

没过多久,大德禅房中突射出亿万道霞光,浑暗天空突然大开,金光普照大地,风消,云散,雪停。

众位师兄弟赶至时,大德已虹化而去。

天刚刚亮,东流村的朱家就渐渐热闹起来,各房成年男性族人都聚集到祠堂中,来共同见证第二十八代嫡长子的出世。也不知是那家做了什么缺德事,这天还没到严冬腊月就飘起鹅毛大雪,一大清早的起来活活受冻,自然有不少族人心存埋怨,可传承七百年的《朱氏祖训》中规定如此……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8篇

2022家有中考生,比较了解。

2022年安徽中考总分750分。语文满分150分;数学满分150分;英语满分120分;理化合卷满分110分;史政合卷满分150分;理化试验10分,四月份考试。中考体育加试:60分,考试时间为四月中旬,具体时间会根据天气原因调整,最迟安排在4月底。

《鶡冠子》简介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篇1

孔子主张仁爱。

“爱人”就是对一切人的尊重和爱敬之情,把人当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对待,即”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颜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

“仁”字在上古时代已出现,意为二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关系。孔子继承了仁的基本内涵并作了重要发展,明确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比如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曰:“‘伤人乎?’不问马。但是孔子的仁爱与教会的博爱、墨家的兼爱又有区别,不是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平等的爱,而是有等差的爱,要遵循亲亲、尊尊的原则。亲亲、尊尊是西周宗法社会的原则,其本质就是礼。礼是血缘法则、道德法则和阶级法则的综合体。人的行为不仅要遵守仁,也要符合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仁学包含了道德上的人格平等和尊严等内容,这一点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命题中表现的很明显。他既承认人是目的,且承认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都有道德上的尊严。这里并无贵贱、高下之分,只有君子、小人之分。而这同当代社会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契合点。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就是从道德实践上说的,并不是从地位或职业上说的。

孔子还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

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次,选拔官吏要以道德为标准,孔子认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在没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么人民就会信服;如果没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不服。再次,他主张推行教化,反对统治者的杀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意思是说就像草随风动一样,为官者的言行影响着老百姓,以此要求统治者发挥身教作用,引导天下风气向善。“爱人”表现在政治上便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取合乎民情的便宜措施以促进生产,使人民富足。

孔子还非常挑食。

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得不好,不吃;不合时令,不吃;切割得不好,不吃;没有合适的酱,不吃。我想,现在最挑食的小孩,恐怕也只有他的三分之一罢了!

读完《论语》,我不仅对孔子的敬佩更进一步,而且更多了一种亲近感。孔子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至圣”,他也是一个有优点、有缺点的普通人。他似乎从书上一跃而下,成为我的一个好朋友。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篇2

中国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寒里,我读了史记,仿佛看到了野心未泯的庞涓,乐于助人的信陵君,百步穿杨的李广……

?史记》中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喜爱。那是项羽的故事。项羽他十分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自以为可以取代秦始皇,而且他总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死在了东城。他还不知道他错在哪儿,仍给自己找借口:这是天意,并不是自己用兵的失误。但项羽身上有一种精神值得我学习:他在东城决战的时候,宁可死在战场上,也绝不当逃兵溜回江东。李清照曾经说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读完《史记》,我懂了许多,从信陵君的故事中让我懂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同伴,就必须乐于助人,待人温和,当朋友有危险的时候会为同伴出谋划

策。从项羽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有好几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碰到了一些拦路虎,我并没有绞尽脑汁去思考,而是当个可耻的逃兵,直接跳过去了,甚至可能我连题目也没读清。读了项羽的故事后,我回想起来,真愧疚呀!

?史记》中有许多爱国的伟人,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不一样。我们既不能像屈原那样国亡就投江自尽,也不能像子贡那样凭着三寸不烂金舌影响七国的发展然后以此拯救鲁国,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譬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餐巾纸,建议随身携带手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这些看起来像是小事,但如果大家都做到的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国家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读了《史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还拓展了我的课外知识,更让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可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篇3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话,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一直活到了七十二岁,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不敢说后无来者,也起码是前无古人了)。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作为一个完全有足够的资本炫耀自己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答案是肯定的。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为什么相隔千年,提出的观点却是惊人的相似?毫无疑问,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篇4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智慧的结晶,是一份让人受益匪浅的文化宝藏。读过之后,我对学习态度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人说“态度决定性格”,我觉得“态度决定学习的一切”。因此,我认为,学习要有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我们在学习上要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要正视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习中除了正视自己的无知,秉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外,还应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也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的快乐在于练习,因此除了重视“学”,我们更要追求“习”。“习”就是在“学”的基础上加以应用,也就是实践。孔子带领着弟子周游列国时一边学习一边应用知识,他们将知识应用起来应该是有个人学习的目的。作为学生,我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去享受学到知识的满足感和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成就感。前几天,天空中出现美丽的鱼鳞云,我从学到的地理知识懂得,“鱼鳞云”是秋冬季强冷空气来时的一种天气现象,说明天气将转晴,并且在未来两三天都是好天气。果然接下来一连几天都是晴天。这使我感受到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成就感。

在学习中我还保持“谦虚”的态度。“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所体现的不仅是个人修养,还是在学习上的一个态度和一种风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欣赏并学习别人好的方面是谦虚的基本。“虚心使人进步”这不仅在个人体现,一个国家在国际上也应有这种态度。孔子的理论虽在古代产生,可在现在仍有不少可取之处。虽然“半部《论语》治天下”略有夸张,但这并不妨碍《论语》对我们的影响。

学习是我们学生的首要任务,端正学习态度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我们只有做到正视自己的无知,才会踏踏实实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知识后我们还要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感受学习知识的成就感,在继续学习中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做到学无止境。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篇5

司马迁的《史记》,贯通祖国三千余年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是一部经典之作。

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年璀璨的礼貌,生动的描述了三千年大大小小的一些史事。读过这本书,让我深深得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伟大,令我心存敬意。史记的生动描述一向鼓励我们的写作,以及我们祖国的发展,史记一出来,可谓是洛阳纸贵啊。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会有辉煌的成就。《史记》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是祖国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境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简便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就像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历史旅行,读者像是穿越了时空,成了一位历史的亲历者,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就仿佛在和司马迁应对面的谈话,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一本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当细细阅读的经典!是一本既生动趣味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篇6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忠实地记述了孔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论语》共二十篇。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义”。《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 子,有孔子的再传弟 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 子为主。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 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 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渊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据《颜渊》载,同是弟 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务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 子的高度的责任心。《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计有: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现存《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 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 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篇7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偶尔在浏览的网页上碰到一两本好书也都是大概的翻翻,很少有时间和心情静下心来看,相逢或相违全凭运气。所以,我读《论语》也只是因为选了《中西经典选读》这门课,于是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传读后感800字篇8

提起刘邦,大家肯定并不陌生。每当我阅读《史记》,读到关于他的事迹时,总是不禁赞叹道:“他真不愧是一代枭雄!”

刘邦心胸宽广,宽厚待人。《史记》里记载,当时,农民起义,反叛秦朝,需要一个人先打入关中瓦解秦朝。众将领闭口不谈实力雄厚的项羽,却一致推荐刘邦,因为他们认为刘邦是宽厚长者,只有他能使百姓信服。刘邦借此树立威信,充实军队,赢得民心,为后面的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深知,唯有不欺凌,不暴虐,宽厚待人,才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刘邦知人善任,任才唯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比不上张良;安抚百姓,镇守国家,他比不上萧何;连兵百万,百战百胜,他比不上韩信,但是他却能充分地任用他们,并且亲之信之,他的成功与这是分不开的。若不是刘邦的知人善任,一代奇才陈平就不会投奔他;若不是刘邦的任才唯贤,著名说客郦食其也不会依附他。他深知,唯有广招人才,举贤使能,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推翻强大的秦朝。

刘邦广开言路,虚心接受。刘邦并不是神人,于是他便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别人提出的建议,他总是虚心接受,思虑再三后决定是否听从。《史记》记载,刘邦与项羽对战时,楚军把汉军围困在荥阳。正在刘邦犯愁的时候,一个小官陈平献计:离间项羽和他的部下。刘邦并没因为陈平出身卑微,而对他的计策不屑一顾,而是加以分析,肯定了这条计策。陈平还需要四万斤黄金,刘邦也不因为他是小官而不同意。就这样,刘邦成功削弱了对手,壮大了自己。他深知,唯有多倾听别人的意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统一天下,实现霸业,成为枭雄!

从一个平民百姓,到一代伟大枭雄,是刘邦的点点滴滴改变了这一切!

描写日月风云的词语哪些

 《鹖冠子》的著者,相传为战国时楚国隐士。据《隋志》注云:“楚之隐人。”《汉志》注云:“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其姓名不详,号称鹖冠子。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鶡冠子》简介,欢迎阅读与收藏。

 《鹖冠子》传为战国时楚国隐士鹖冠子所作。其人居深山,以鹖为冠。风俗通义云:「古贤者鹖冠子之后有冠氏。」《汉书艺文志》着录一篇,列之于道家。并云﹕「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隋书经籍志子道家类》及《旧唐书经籍志子录道家类》、《新唐书》及《宋史艺文志》皆着录三卷,篇数较前增多,疑为汉后附益所致。

 本书内容以老子道德之说为主,杂以刑名之学。刘勰、韩愈称颂其文,柳宗元则称言尽鄙浅,为好事者所伪托。今存宋陆佃《鹖冠子解》三卷十九篇。清王人俊辑《鹖冠子佚文》一卷,见《经籍佚文》。有近人吴世拱《鹖冠子吴注》、张金诚《鹖冠子评注》。

 自唐以来历代学者对《鹖冠子》这部书持种种质疑态度,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出现后,有的学者指出其内容不少与《鹖冠子》有密切联系,被引用的地方很多,这表明此书并非伪书;可知《鹖冠子》成书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这也为《老子》成书的年代作了一个互证。

 底下略略说明鹖冠子之观点:

 宇宙观

 《鹖冠子。泰录》曰:「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元气」可视为天地未分以前的混沌统一体。

 《鹖冠子。天权第十七》:「连万物领天地,合搏同根,命曰宇宙」。阖天之谓宇,辟宇之谓宙,二者相须而立,故曰合搏同根。

 《鹖冠子》曰:「物极则反,命曰环流。」言盛极则必衰,否极则泰来,大地事物永远循环不息。总要知道物极必反,器满则倾的道理。

 《鹖冠子度万第八》曰:「凤凰者,鹑火之禽,阳之精也。」意即将凰的自然属性言之为火。

 在没有历法的时代,《鹖冠子》已经能以天文去观测天气,曰:「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可见中国古代懂得用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

 除此之外,《鹖冠子》的这段文字亦有利用春季星座大熊座北斗七星来辨认方位和推算时间,这是星象观测最基本的常识。

 观

 鹖冠子曰:「德千人者谓之豪。」,豪人是犹豪杰一类的杰出人物。

 鹖冠子曰:「贱生于无所用。」

 鹖冠子度万篇云:「「膏露降,白丹发。」是其事也。」

 政治观

 《鹖冠子兵政》:「贤生圣,圣生道,道生法。」这意味着存在的最高实体就是「法」,指的是法律制度。「道生法」意思是说法令制度是由这个最高的存在「道」产生的,使法令制度具有无上的神圣性。

 鹖冠子曰:「夫命者自然者也。贤者未必得之。不肖者亦未必失之。」

 鹖冠子曰:「一叶蔽目而不见泰山,二豆堵耳而不闻雷音。」

 鹖冠子曰:「伊尹保酒。」

 鹖冠子曰:「夸者死权。」

 拓展:

 《鹖冠子》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据《史记·赵世家》和《廉颇列传》可知庞煖攻燕杀剧辛是在秦王政五年(前242年),由此推断鹖冠子约生活在周赧王十五年(前300年)至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左右。

 今本《鹖冠子》三卷十九篇,后人窜乱附益者甚多,内容多黄老刑名之言。其中《环流》、《道端》等篇阐述了哲学思想。《王鈇》、《天则》等编中阐述了其政治主张。

 《环流》描绘了作者理论体系中的宇宙生成论,这便是“元气”论的雏形。其中的“一”就是指“道”,是“气”和“万物”的本原。鹖冠子学派认为,“气”是沟通“道”与宇宙万物的桥梁、空虚无形的东西就是“一”,包含万物的东西就称为“道”,形成有形万物的东西就是“气”,“气”与“道”相结合构成了万物的不同种类。这里的“一”与“道”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既是最高的抽象原则,又是“气”与“类”的本原。而“气”又是“类”的本原,“类”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

 在《王鈇》、《天则》、《度万》等篇中阐述了“四海一家”的思想。这是道、法、儒、墨各家理论相结合而归于黄老之学的政治学说。主张令出一原,“尊君卑臣”;实行“文武交用”、“刑德兼施”的两手政策;还主张“任贤使能”,指出圣与贤的.关系是君臣关系;重注兵道,强调兵强君贤对天下富强的决定作用。

 “无为”理论亦是《鹖冠子》阐述的一大主题。这种“无为”不是消极无为,它是在道家“无为”理论指导下的积极无为,提出了“帝制神化”的政治观点。

 《鹖冠子》对古代哲学的贡献,在于它改造了老子哲学的“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元气”理论。“元气”理论对汉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开王充唯物主义“元气自然论”之先河,为当时出现的全国统一的历史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

 《鹖冠子》今本十九篇,《汉志》著录一篇,列为道家。《隋志》载三卷。唐韩愈称十六篇。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言其书有八卷。今本《鹖冠子》以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宋陆佃注本为通行本。此外,上海扫叶山房石印《百子全书》以及上海世界书局排印的《诸子集成》本也有收录。一九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诸子百家丛书》、《鹖冠子》单行本。

水浒传每回简介30字以上

1.描写日月风云的成语

描写日的成语

1. 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2. 壶中日月: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3. 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4. 蔓蔓日茂:蔓蔓:形容长久。天长日久,一天天茂盛起来。

5. 计日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描写月的成语

1. 箕风毕雨 古传月亮经过箕星时风多,经过毕星时雨多。指官吏施政应顺应民情

2.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3.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4.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5. 戴月披星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描写风的成语

1. 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3. 斜风细雨:斜风:细细微微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4. 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

5. 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形容云的成语

1. 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2. 不知所云:云:说。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言语混乱或空洞,令人摸不着头脑。

3. 云龙井蛙: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4. 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5. 一鳞一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2.形容日月风云的成语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

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

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

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

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月白风清 2. 月明星稀 3. 月圆花好 4. 月晕而风 5. 月明如水 6. 月盈则食 7. 月满则亏 8. 月缺重圆 9. 月下花前 10. 月黑风高 11. 日月入怀 12. 日月如梭 13. 日居月诸 14. 日就月将 15. 日新月异 16. 日往月来 17. 日省月试 18. 日积月累 19. 春花秋月 20. 晓风残月 21. 晓月残星 22. 水中捉月 23. 流星赶月 24. 田月桑时 25. 花容月貌 26. 年头月尾 27. 松风水月 28. 镜花水月 29. 清风明月 30. 岁月如流 31. 皓月千里 32. 镂月裁云 33. 风月无边 34. 风花雪月 35. 风清月朗 嘲风弄月 风花雪月 日削月朘 日就月将 闭月羞花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得月较先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月怀一鸡 吟风咏月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日居月诸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文德桥上半边月 兰荷碧月 月下老人 月悬碧空 月落乌啼 月影婆娑 月移花影 月笼轻纱 月色迷离 月出东山 月圆花好 月夕花朝 月出星隐 月上柳梢 日月合壁 明月高照 星月交辉 秋月惨白 星月皎洁 冷月凄风 日月参辰 闭月羞花 满月生辉 新月如钩 六月飞霜 日东月西 日升月恒 猴年马月 成年累月 众星捧月 长年累月 烘云托月 春花秋月 海底捞月 蹉跎岁月 吴牛喘月 嫦娥奔月 穷年累月 经年累月 披星戴月 冰壶秋月 1.成年累月 2.月露风云 3.月旦春秋 月白风清 2. 月明星稀 3. 月圆花好 4. 月晕而风 5. 月明如水 6. 月盈则食 7. 月满则亏 8. 月缺重圆 9. 月下花前 10. 月黑风高 11. 日月入怀 12. 日月如梭 13. 日居月诸 14. 日就月将 15. 日新月异 16. 日往月来 17. 日省月试 18. 日积月累 19. 春花秋月 20. 晓风残月 21. 晓月残星 22. 水中捉月 23. 流星赶月 24. 田月桑时 25. 花容月貌 26. 年头月尾 27. 松风水月 28. 镜花水月 29. 清风明月 30. 岁月如流 31. 皓月千里 32. 镂月裁云 33. 风月无边 34. 风花雪月 35. 风清月朗 嘲风弄月 风花雪月 日削月朘 日就月将 闭月羞花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得月较先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月怀一鸡 吟风咏月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日居月诸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文德桥上半边月 兰荷碧月 月下老人 月悬碧空 月落乌啼 月影婆娑 月移花影 月笼轻纱 月色迷离 月出东山 月圆花好 月夕花朝 月出星隐 月上柳梢 日月合壁 明月高照 星月交辉 秋月惨白 星月皎洁 冷月凄风 日月参辰 闭月羞花 满月生辉 新月如钩 六月飞霜 日东月西 日升月恒 猴年马月 成年累月 众星捧月 长年累月 烘云托月 春花秋月 海底捞月 蹉跎岁月 吴牛喘月 嫦娥奔月 穷年累月 经年累月 披星戴月 冰壶秋月 1.成年累月 2.月露风云 3.月旦春秋 4.清风明月 花前月下 花好月圆 月白风清 风清月朗 月夕花朝 月黑风高狂风暴雨 斜风细雨 狂风呼啸 寒风凛冽 波谲云诡 宾客如云 蔽日干云 白云苍狗 拨云见日 不知所云 嘲风弄月 风云变幻 浮云蔽日 风云变态 飞云掣电 浮云富贵 风云际会 风云突变 浮云朝露 风云之志 高步云衢 高唱入云 高耸入云 干霄凌云 干云蔽日 过眼烟云 观者如云 黑云压城城欲摧 见日 裂石穿云 镂月裁云 凌云之志 密云不雨 破壁飞去 平步青云 判若云泥 耸入云霄 巫山云雨 响彻云霄 响遏行云 行云流水 闲云野鹤 云程发轫 一鳞半爪 云龙风虎 云龙井蛙 一鳞一爪 云泥殊路 云泥之别 云起龙骧 云屯雾集 云雾迷蒙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青云直上 人云亦云 如坐云雾 耸入云霄 腾云驾雾 彤云密布 雾鬓云鬟 巫山云雨 响彻云霄 响遏行云 行云流水 闲云野鹤 云程发轫 一鳞一爪 云泥殊路 云泥之别 云起龙骧 云屯雾集 云雾迷蒙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咏月嘲风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云蒸霞蔚 朝云暮雨 子曰诗云 壮志凌云。

3.形容日月风云的成语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

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

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

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

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炎阳炙人——炙:烤。

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近义 火伞高张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月白风清 2. 月明星稀 3. 月圆花好 4. 月晕而风 5. 月明如水 6. 月盈则食 7. 月满则亏 8. 月缺重圆 9. 月下花前 10. 月黑风高 11. 日月入怀 12. 日月如梭 13. 日居月诸 14. 日就月将 15. 日新月异 16. 日往月来 17. 日省月试 18. 日积月累 19. 春花秋月 20. 晓风残月 21. 晓月残星 22. 水中捉月 23. 流星赶月 24. 田月桑时 25. 花容月貌 26. 年头月尾 27. 松风水月 28. 镜花水月 29. 清风明月 30. 岁月如流 31. 皓月千里 32. 镂月裁云 33. 风月无边 34. 风花雪月 35. 风清月朗 嘲风弄月 风花雪月 日削月朘 日就月将 闭月羞花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得月较先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月怀一鸡 吟风咏月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日居月诸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文德桥上半边月 兰荷碧月 月下老人 月悬碧空 月落乌啼 月影婆娑 月移花影 月笼轻纱 月色迷离 月出东山 月圆花好 月夕花朝 月出星隐 月上柳梢 日月合壁 明月高照 星月交辉 秋月惨白 星月皎洁 冷月凄风 日月参辰 闭月羞花 满月生辉 新月如钩 六月飞霜 日东月西 日升月恒 猴年马月 成年累月 众星捧月 长年累月 烘云托月 春花秋月 海底捞月 蹉跎岁月 吴牛喘月 嫦娥奔月 穷年累月 经年累月 披星戴月 冰壶秋月 1.成年累月 2.月露风云 3.月旦春秋 月白风清 2. 月明星稀 3. 月圆花好 4. 月晕而风 5. 月明如水 6. 月盈则食 7. 月满则亏 8. 月缺重圆 9. 月下花前 10. 月黑风高 11. 日月入怀 12. 日月如梭 13. 日居月诸 14. 日就月将 15. 日新月异 16. 日往月来 17. 日省月试 18. 日积月累 19. 春花秋月 20. 晓风残月 21. 晓月残星 22. 水中捉月 23. 流星赶月 24. 田月桑时 25. 花容月貌 26. 年头月尾 27. 松风水月 28. 镜花水月 29. 清风明月 30. 岁月如流 31. 皓月千里 32. 镂月裁云 33. 风月无边 34. 风花雪月 35. 风清月朗 嘲风弄月 风花雪月 日削月朘 日就月将 闭月羞花 月白风清 月明星稀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盈则食 月满则亏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月黑风高 日月入怀 日月如梭 日居月诸 得月较先 近水楼台先得月 月怀一鸡 吟风咏月 月圆花好 月晕而风 月明如水 月缺重圆 月下花前 日居月诸 日新月异 日往月来 日省月试 日积月累 春花秋月 晓风残月 晓月残星 水中捉月 流星赶月 田月桑时 花容月貌 年头月尾 松风水月 镜花水月 岁月如流 皓月千里 镂月裁云 风月无边 风花雪月 风清月朗 文德桥上半边月 兰荷碧月 月下老人 月悬碧空 月落乌啼 月影婆娑 月移花影 月笼轻纱 月色迷离 月出东山 月圆花好 月夕花朝 月出星隐 月上柳梢 日月合壁 明月高照 星月交辉 秋月惨白 星月皎洁 冷月凄风 日月参辰 闭月羞花 满月生辉 新月如钩 六月飞霜 日东月西 日升月恒 猴年马月 成年累月 众星捧月 长年累月 烘云托月 春花秋月 海底捞月 蹉跎岁月 吴牛喘月 嫦娥奔月 穷年累月 经年累月 披星戴月 冰壶秋月 1.成年累月 2.月露风云 3.月旦春秋 4.清风明月 花前月下 花好月圆 月白风清 风清月朗 月夕花朝 月黑风高狂风暴雨 斜风细雨 狂风呼啸 寒风凛冽 波谲云诡 宾客如云 蔽日干云 白云苍狗 拨云见日 不知所云 嘲风弄月 风云变幻 浮云蔽日 风云变态 飞云掣电 浮云富贵 风云际会 风云突变 浮云朝露 风云之志 高步云衢 高唱入云 高耸入云 干霄凌云 干云蔽日 过眼烟云 观者如云 黑云压城城欲摧 见日 裂石穿云 镂月裁云 凌云之志 密云不雨 破壁飞去 平步青云 判若云泥 耸入云霄 巫山云雨 响彻云霄 响遏行云 行云流水 闲云野鹤 云程发轫 一鳞半爪 云龙风虎 云龙井蛙 一鳞一爪 云泥殊路 云泥之别 云起龙骧 云屯雾集 云雾迷蒙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青云直上 人云亦云 如坐云雾 耸入云霄 腾云驾雾 彤云密布 雾鬓云鬟 巫山云雨 响彻云霄 响遏行云 行云流水 闲云野鹤 云程发轫 一鳞一爪 云泥殊路 云泥之别 云起龙骧 云屯雾集 云雾迷蒙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游响停云 云消雾散 云兴霞蔚 烟消云散 咏月嘲风 云烟过眼 烟云过眼 云雨巫山 云中白鹤 云蒸霞蔚 朝云暮雨 子曰诗云 壮志凌云。

4.新补充读本中描写日月风云的成语

干云蔽日: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戴月披星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春风化雨:适宜于植物生长的风和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风和日丽: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斜风细雨:斜风:细细微微的小风;细雨:小雨。形容小的风雨。

狂风大作:刮大风,形容风很大。

暴风疾雨:指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响遏行云:遏:阻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繁体字古诗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来朝禳疫。

洪太尉上山求见天师不成。报天师除尽瘟疫,得到仁宗赏赐。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高俅与端王(后来的徽宗)结识。被提拔为殿帅府太尉,对曾打翻他的王升的儿子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施行报复。

王进出走延安府,在史家村给史进教枪棒。

史进因擒少华山陈达而和朱武、杨春相识往来。华阴县中秋夜来史家村捉拿赏月喝酒吃肉的史进并少华山三好汉。

第三回

史太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头领杀退县衙之兵,去延安寻找师傅王进,与鲁提辖在渭州潘家酒店相遇。鲁达救助金翠莲父女,打死郑屠。

第四回

赵员外重参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

鲁达出逃代州雁门县,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鲁达晚不坐禅,喝酒打人。大闹五台山。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大闹桃花村

长老赠智深四句偈言,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在桃花村为刘太 公解除逼婚之忧。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在寺院上了扮道士和尚,实则捣毁寺院,养女吃酒的崔道成和丘小乙的当,二次复回,被二贼击败,到赤松林,遇到剪径的史进,二次再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投大相国寺管菜园,被一帮泼皮包围。

第七回

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力服波皮,倒拔垂杨柳,为众泼皮使禅杖,林冲看见喝,两人结为兄弟。

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调戏林冲之妻。

老都管引陆谦、富安见高太尉,定下陷害林冲的计策。林冲中计被擒。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林冲被押开封府。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叫鲁智深不要打董薛二人,与鲁智深分别后,来到柴进庄上,受到柴进厚待。与洪教头比武取胜。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陆虞候再次设计陷害林冲,曾被林冲救过命的店主人李小二向林冲报告了消息,林冲杀死了差拨,富安,陆谦。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林冲被捆至柴进庄暂住。官司追捕甚急,柴进周济他去梁山。与朱贵相识,被船接去梁山泊。

王伦出于嫉妒人心,先不肯收留。后要林冲拿“报名状”来,林中下山等了两天,第三日等得一人,却是杨志。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王伦想要杨志在山,以牵制林冲,杨志不从,只得让林冲坐了第四把交椅。

杨志缠盘用尽,便卖宝刀。遇到泼皮牛二,无理取闹,杨志性起用刀杀了牛二,被监禁于死囚牢中。被送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留守梁中书见杨大喜想通过演武试艺,抬举杨志。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

杨志枪胜周谨,箭胜周谨。又与索超相斗,不分胜负,两人都被封为管军提辖使。梁中书与夫人商议收买十万贯礼物玩器,选人上京去庆贺蔡太师生日。

朱仝、雷横巡捕贼人,在东溪村边的灵官庙里抓住赤发鬼刘唐。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晃天五人义东溪村

晃盖设计救了专门拜访他的刘唐,以甥舅相称,瞒过雷横。又送雷横银两。

晃,吴,刘三人计议智取梁中书不义之财。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等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阮氏三弟兄充满对官府之满;吴用因势利导,说转三阮。 六好汉在晃家庄设誓化纸;公孙胜强求会见晃盖,与晃盖说知取不义十万贯之财的事。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

七星聚义,在黄泥冈东十里路的安乐村白胜处安身。

梁中书要杨志送宝,杨志不要大张旗鼓,而要扮做客商。正是五六月天气,酷热难行。七个好汉装做贩枣子的小本经纪人,白胜装做卖酒的,八人使计用药倒众军汉, 杨志喝得少,起得早,要跳冈自尽。

●第十七回

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杨志不忍自尽,下冈而去。

做制使失了花石纲,做提辖又失生辰纲,只好投二龙山落草。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晃天王

何涛、何清兄弟到府尹告状,拿来白胜,搜出脏物。何观察等人于郓城县捉拿晃保正,遇到押司宋江。宋江稳住何涛,飞报晃盖。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晃盖梁山小夺伯

何涛带领官兵捉拿三阮,何涛被割耳放走。众好汉上梁山,王伦嫉妒,不肯收留,吴用计激林冲火拼王伦。林冲仗义,杀死五伦,吴用要林冲坐第一把交椅,林冲辞之。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晃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

林冲推晃盖为首,吴用,公孙为辅,自己坐了第三把交椅。

吴用施计,大败官兵,捉拿黄安,得了不少人马船只,获财物金银无数。方针救白胜谢宋江。

宋江济阎婆之困,阎婆为谢宋江,把女儿婆惜与宋江作妻。婆惜与张三通奸。

刘唐持金谢宋江,宋江收晃盖谢书。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阎婆硬逼宋江与女和好。宋江欲给王公棺材钱,发现招文袋忘在家中,招文袋里有晃盖书信和谢金。回到家里,婆惜不给招文袋,以官司相逼,宋江将刀杀之。

阎婆骗宋江至衙门告状,众公人不捉拿宋江。唐牛儿又来隔开阎婆,宋江逃走。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知县想庇护宋江,只把唐牛儿问罪;阎婆再三哭闹,知县差朱仝,雷横捉拿宋江。宋江藏于家中,朱仝有意放走;雷横不捉拿宋太公。两人只抄宋江和父亲断绝关系的执凭公文回县回话。

宋江与兄弟宋清到柴进庄上躲避,撞见正发疟疾烤火的武二郎,武松正要在病好后去拜访他。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武松被宋江惊出一身汗,疟疾好了。武松要回到到清河县探望哥哥,宋江兄弟两个专程相送,与武松结束兄弟。武松到阳谷县地面。在景阳冈打死猛虎。 知县抬举武松为步兵都头。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武松遇到哥哥武大郎。潘金莲调戏武松,被武松臭骂一顿。武松要去东京出差,向哥嫂辞行,遭到嫂嫂冷骂。西门庆偶见金莲,一日三进王婆门,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到王婆家寻西门庆看破机关,报知武大。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妇药鸩武大郎

郓哥与武大设计捉奸,武大被打卧床,王婆设计陷害武大。

金莲用砒霜毒死武大。西门庆心怀鬼胎,宴请团头何九叔,何疑之,看了金莲并武大尸首后惊倒。

●第二十六回

偷骨殖何九叔送丧

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何九叔昏,听夫人言,收下武大骨殖并西门庆给的十两银子。

武松回家,引何九叔,郓哥到县府告状,知县得了西门庆贿赂,把武松驳了回来。

武松酒请四邻,寻下*妇、王婆口供,挖了金莲心肺五脏,割下狗头,又到狮子楼把西门庆倒跌街心割下头来,并金莲头一处供于武大灵前。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武松告官,解赴到孟州交割。

中途遇母夜叉孙二娘,没有喝其酒,装昏死,二娘来拖,就势按她在地下。菜园子张青出来解除了误会。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张青要做翻两个公人,引武松去二龙山落草。武松不教伤害两个公人。

多亏施恩相助,未遭杀威棒、盆吊、土布袋之刑。●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

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

蒋门神把快活林酒店时还旧主施恩。施恩敬重武松,重霸快活林。

张都监请武松来家,酒肉相待。灌醉武松,设计擒拿,指使知府将武松下入死囚牢里。

施恩给康节级、叶孔目各一百两银子,以保武松性命。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

武松在鸳鸯楼,杀死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连夜越城而走。

孟州知府着人缉拿武松,张青介绍武松到二龙山宝珠寺鲁智深、杨志处去。孙二娘母夜叉教武松打扮成行者,当时来到蜈蚣岭,与庵里扮出家与女人调笑的先生斗将起来。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在蜈蚣岭杀了王道人。来到白虎山孔太公庄上,为讨酒肉,打了孔亮。醉中被孔明孔高捉拿,却被在此庄上居住的宋江搭救。王矮虎,劫一妇人到自己房中,宋江问明是花荣同僚刘高的妻子,便跪拜在地,要王英放她回去,并许下日后与王英娶一个妻子的诺言。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元宵佳节,宋江月夜鳌山前观灯,刘知寨夫人指他为贼,刘知寨派人捉了,花荣带人救回宋江。宋江当晚去清风山躲避,又被刘高所捉,青州府慕容知府派镇三山去刘高处押来宋江,黄信与刘高设计骗花荣到清风寨内,和宋江一起解青州府来。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慕容知府派秦明来清风山,秦明跌入陷马坑被活捉。众好汉挽留,秦明不肯背负朝廷,来到青州,慕容知府不开城门,言说昨夜秦明引人打城,并把秦明老小头割了拿给秦明看。秦明只好退回。宋江、花荣说明这是要秦明死心塌地的计策。宋江把花荣的妹妹许与秦明。秦明单骑来清风寨,说转黄信入伙。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

传说朝廷要来征剿,宋江要大家去梁山泊入伙。中途宋江收到宋清家书,知父病丧,在本乡村口张社长处听到老父不死,大骂兄弟写书信。宋太公说明怕宋江落草,做个不忠不孝的人,因此叫石勇捎书去叫他回。宋江拜了父亲,当晚即被新来都头赵能赵得团团围定。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宋江主动就缚,被刺配江州牢城,宋太公相送,教宋江不可入伙,免做不忠不孝之人。不虞中途被刘唐截住,宋江借刀自刎,不愿落草,严尊父教,揭阳岭在李立酒店被蒙汗酒麻翻。在扬子江撑船为生的李俊赶来相救,李立劝他不要去江州,宋江不肯。在揭阳镇上资助卖膏药的薛永,被一大汉所打。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大闹浔阳江

张艄公(张横)救宋江过浔阳江,在江心几乎被谋财害命,李俊赶紧来相救。与揭阳一霸穆弘穆春相见。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戴宗向宋江索取常例银,宋江不给,取出吴用书信,与戴宗相认。

宋江与戴宗手下的小牢子李逵相见。宋江热情招呼李逵吃肉喝酒,李逵因放走活鱼,被张顺淹得半死。宋江叫戴宗拿出张横书信,喝住张顺,救了李逵。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信

宋江来到浔阳楼自饮自吃,吟反诗两首。

无为军通判黄文炳于浔阳楼上发现宋江反诗,蔡九知府下令捉拿。宋江装疯。蔡九知府闻知是近疯,把宋江下到死囚中,派戴宗去东京报告蔡太师。戴宗被朱贵领上梁山泊,吴用教戴宗赚萧让(书法家)金大坚(雕刻家)上山,造蔡京回书。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黄文炳道破回书上破绽,戴宗被打成招,下进牢里,斩首之日,梁山好汉及李逵来救,李逵不分官兵百姓,举斧乱砍,晃盖喝止不听。

二十九条好汉在白龙庙聚义。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宋江不听晃盖劝阴,回家搬取老父,被官军追赶,进还道村避难,在玄女庙神橱里躲避。九天玄女用酒、枣相待宋江,又赐三卷天书,赠四句诗。天明欲回。李逵来救,晃盖又派人接宋太公上山,与宋江相会。公孙胜要回家搬母,李逵也要回家搬母。

●第四十三回

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李逵回家搬母,途中遇李鬼冒名自己剪径打劫,未杀,给银十两。后知受骗,杀了李鬼,李鬼妻逃走。

回家见娘,娘双目失明,李骗娘说做了官,接娘享受。哥哥李达回家,揭穿李逵秘密,并去财主家要领人捉拿李逵。李逵给他留下一锭大银走了。李达领人亦不去赶。

背娘至沂岭,给娘取水,娘被虎吃,连杀子母四虎,●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晁、宋、吴派戴宗往蓟州探望公孙胜,中途遇见公胜推荐上梁山的杨林;在饮马川遇见邓飞、孟康。又与铁面孔目裴宣相见。戴宗、杨林来到蓟州城未找见公孙胜。一日遇见杨雄与张保厮打,拚命三郎石秀助杨雄赶走张保。二人结为兄弟,杨雄引见石回家与新娶寡妇潘巧云相见。

戴宗、杨林寻公孙胜不见,回饮马川同斐宣、邓飞、孟康等人一起上梁山。

潘公、石秀开肉铺。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潘巧云与报恩寺和尚裴如海来往。石秀发现,与杨雄设计捉拿裴、潘。杨雄酒醉回家大骂潘巧云,潘巧云诬陷石秀调戏她。杨雄怀疑石秀,石秀相辞而去,住在客店,五更捉住知情的胡道人,问明底里,杀了胡道,扮做胡道杀了裴如海。自去客店睡觉。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使三火烧祝家店

杨雄悔误,与石秀到翠屏山杀了潘巧云,和来古坟掘觅东西的鼓上蚤时迁一起,要去梁山泊。

三人来郓州地面的祝家店吃酒,听到店中小二哥介绍了祝家庄的情况。石秀讨刀未遂,时迁又偷了报晓的鸡来下酒,小二哥发现,叫出几条大汉,被石秀、时迁打跑了。石秀放火烧了酒店,半路被庄客追赶,时迁被挠钩拌倒擒拿了。杨雄、石秀在一酒店遇见曾被杨雄救过命的杜兴。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杜兴介绍祝家庄、扈家庄、李家庄三家誓盟,共拒梁山的情况及李家庄主扑天雕李应。李应修书去祝家庄取时迁,被祝氏三杰臭骂一顿,扯了书札。李应与祝彪在独龙冈前交锋,被祝彪射中臂膀,杨雄,石秀回梁山泊搬兵。

宋江带两路人马,到独龙山前安寨,派石秀,杨林去看路径,石秀在酒店遇到钟离老人,问了盘陀路,方知遇见白杨树便转弯才是活路,否则都是死路。杨林因不知盘陀路被捉。

宋江不见石秀、杨林,急于救人,杀奔祝家庄来,中计被围。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五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宋江迷了盘陀路,石秀说明遇见白杨林转弯的道理,并说明烛灯为号的秘密,花荣射灭烛灯,使敌伏兵慌乱,方逃出去,镇三山黄信被捉。杨雄出主意去会李应。李应不见宋江;杜兴说明三庄结盟情况,讲明进攻时间宜昼不宜夜,攻门宜夹攻不宜只攻前门等。

宋江引三路兵来到独龙冈前。两路兵把住祝家庄前后门。一丈青扈三娘捉了王矮虎。林冲捉了扈三娘。

晁盖派吴用前来助战,宋江表示破敌决心。吴用献计。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毛太公毛仲仪赖解珍解宝打死的老虎,又买通了包节级,要害死兄弟二人,登州兵马提辖孙立及孙新、顾大嫂、邹渊、邹润等劫牢报仇,投奔梁山,适逢宋江两打祝家庄失利,愿作内应,以此功作为入伙之礼。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扈家庄扈成牵牛担酒,来讨扈三娘。宋江、吴用要求他不要协助祝家庄。

孙立扮做对调来郓州把守的登州提辖,与栾廷玉及祝朝奉、祝氏三杰相见。并捉得石秀,取得信任,作为内应,杀死祝氏三杰;李逵烧杀了扈家庄。宋江谢绝了钟离老人,免烧庄院,给村民粮赏,凯歌归山。

宋江,吴用设计截李应入伙。

宋江让一丈青扈三娘与王矮虎结婚。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宋江与吴用商议各头领重新分工。

雷横不愿上山入伙。他打死与知县相好的白秀英,被押进牢里,雷母央求朱仝节级,朱仝在一家酒店开枷放了雷横。朱仝被断配沧州,知府留他在本府听候使唤。七月十五日朱仝抱四岁小衙内往地藏寺看点放河灯,在水陆堂放生池边与雷横说话,朱仝先不愿入伙。吴用使计教李逵杀了小衙内,朱仝怒追李逵到柴进庄上,柴进说明底里,吴用、雷横、朱仝、李逵相见。

第五十二回

李逵打死殷天锡 柴进失陷高唐州

柴进叔叔性命不保,柴进与李逵同去高唐州,得知殷天锡强占其花园,李逵大怒,只第三日将殷天锡打死在地。柴进命李逵速回梁山泊,自己不幸被抓。李逵回到梁山泊,朱仝与他打斗起来,幸好众人相劝。李逵道出事情的实况,众人商议去救他,不幸被高廉打败。

●第五十三回

戴宗智取公孙胜

李逵斧劈罗

戴宗、李逵奉宋江、吴用之命,离高唐州去蓟州找公孙胜。一天到素面店吃饭,从一老人口中得知公孙胜在九宫县二仙山。戴宗去见,被公孙老母回绝。戴宗叫李逵去屋里打闹,公孙胜只好出来,以老母年迈,罗不放为由不去梁山。李逵于五更偷去松鹤轩,斧劈罗。罗使白手帕捉弄李逵,戴宗再三央求,罗派黄巾力士从蓟州牢中救李逵回来。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罗教公孙胜八个字:“逢幽而止,遇汴而还。”公孙胜使出神法,使高廉所使兽行法尽现原形,高廉劫寨,被公孙使法把三百神兵杀个尽绝。吴用做援军到来。高廉出城迎接,城被夺,人被杀。

节级蔺仁,藏柴进于枯井中,李逵下井,吊他上来。

呼延灼奉命征剿梁山义军。

●第五十五回

高太尉大兴三路兵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呼延灼保荐韩滔、彭王+己为正、付先锋。分三路往梁山泊来。一丈青用红锦套索俘虏了彭王+己。宋江释放彭王+己表示只待圣主宽恩,赦宥重罪,忘生报国。二次交战,宋江被连环马打败。呼延灼通过高太尉调来轰天雷凌振,造炮攻打山寨。宋江设计擒得凌振上山。众将商议破连环马,金钱豹子汤隆献人献军器。

●第五十六回

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

汤隆言他能造破连环马的钩连枪,要使钩镰枪却需要他的姑舅哥哥徐宁。而徐宁上山,又需先把他的雁翎锁子甲盗来。吴用差鼓上蚤时迁盗甲。

时迁去东京盗得徐宁雁翎锁子甲,转与戴宗拿上梁山。汤隆装和徐宁、时迁追赶盗甲之人,碰上乐和赶车,一起上坐。乐和用麻药麻翻徐宁,赚上梁山,教习钩镰枪法。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连环马被破,韩滔被徐宁说转入伙。呼延灼逃走,在酒店被桃花山周通、李忠盗了御赐好马,呼延灼领兵讨马,李中、周通写信要二龙山鲁智深、杨志、武松帮助,三头领和呼延灼交锋,不分胜负。因白虎山孔明,孔亮要向青州借粮,慕容知府要呼延灼回青州城。呼延灼捉了孔明,孔亮逃回,遇见武松、鲁智深、杨志,四人商议联络桃花山周通、李忠一起攻打青州。

●第五十八回

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

杨志主张联合梁山泊宋江一起攻打青州,宋江答应出兵。

宋江、吴用、花荣设计擒获呼延灼。宋江为之去缚,声称权借水泊避难,只待朝廷招安,呼延灼愿留山寨,引得几个头领装逃回城里,杀了慕容知府,桃花、二龙同归梁山。

鲁智深和武松去少华山请史进入伙,史进被华州贺太守拿在牢里。鲁智深去救,被贺太守擒拿。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宋江引三路人马来少华山,赚宿元景太尉上山;又派人扮太尉,杀了贺太守,救了史进,鲁智深、宋江对宿太尉毕恭毕敬,表示要归顺朝廷。

徐州县芒砀山中攀端、项充、李衮要吞并梁山泊,宋东派林冲收擒,林冲初战大败。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公孙胜设诸葛亮摆石为阵之法,擒了项充、李衮,二将又去说服攀端,归顺宋江。

晁盖攻打曾头市,因轻信被诱入包围圈,面颊中史文恭毒箭,回山身亡,众头领推宋江为山寨之主,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主张替天行道,重新安排座次,欲取北京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

●第六十一回

吴用智赚卢俊义

张顺夜闹渡

吴用和李逵同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吴用给卢俊义算卦,百日之内,尸首异处。说去东南千里之外可避此难,并留四句歌给卢。

卢俊义家留燕青,身带李固要去山东太安州避难烧香观景,中途经过梁山泊,被众好汉轮番相斗,逃至李俊船上,被三阮,张顺等翻船落水。

●第六十二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场石秀跳楼

卢俊义被张顺擒拿,宋江带头领动着鼓乐迎接,要卢俊义上山坐第一把交椅,卢不肯。众头领轮留请客,卢俊义住了两个多月。

李固与卢俊义娘子结婚,并到官司告发。卢俊义回城,被李固设伏绑送梁中书前。屈打成招,下入死牢。燕青讨饭给主人吃。石秀奉宋江之命到北京打听卢员外消息适逢斩首卢员外,石秀从酒楼上跳将下去,吓跑蔡福、蔡庆,抢走卢俊义。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卢俊义、石秀被擒,下于死牢,梁山泊好汉散发没头帖数十张,梁中书不敢卢员外及石秀,派索超于城二十五里外飞虎峪下寨,等待梁山泊来人与之厮杀。

梁山泊人马,大战索超,大名府危急。蔡京大惊,关胜献围魏救赵之计,主张攻打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吴用识破关胜围魏救赵之计,逐步退兵。花荣、林冲埋伏飞虎峪两边,打退追兵。宋江兵回梁山。

张横劫关胜之寨被俘。三阮、张顺救张横,阮小七中伏被俘。

呼延灼诈降,关胜不疑,夜晚偷营,关胜被擒。忠义堂上,宋江重待关胜,关胜先欲就死,后为义气所感入伙,成了攻打北京的前部前锋。一交战便打败索超,吴用又故意输于索超一战,使他欢喜入城。吴用雪天掘下陷坑,引超超追来,被伏兵擒拿。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条水上报冤

梁中书坚守不出,宋江礼待索超,索超归顺梁山。宋江染病,张顺要到建康府请安道全来医治,在扬子江船上被张旺投入水中,盗去盘缠。张顺咬断绳索,在王定六帮助下到建康府,杀了烟花,逼安道全上山。又在扬子江船中把张旺扔下去,说服王定六上梁山。戴宗使神行法接安道全上山,医好宋江疾病。吴用要在春秋时节打下北京,救取卢俊义并石秀。

●第六十六回

时迁火烧翠云楼

吴用智取大名府

吴用要在元宵节时,先于北京城中埋伏,里应外合,破城救人。吴用又告诉宋江东京蔡太师力主招安之意。

北京城元宵放灯。梁山泊宋江守寨,吴用引八路人马进驻城下。时迁在北京翠云楼放火,城中大乱,梁中书四个城门冲不出去。后从南门夺路而走。城内柴进救出卢俊义、石秀,捉了李固,贾氏。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宋江要让卢员外坐前位,卢不允,武松、李逵亦不乐,吴用说:“尔后有功却再让位。”宋江方允,并犒赏三军。

谏议大夫赵鼎主张招安,蔡京主张剿捕。天子革赵鼎之官,蔡京举荐单廷王+圭魏定国剿捕梁山好汉。

关胜得到宋江允许,同宣赞、郝思文一起,要擒单廷王+圭(圣水将军)、魏定国(神火将军)。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曾头市郁保四拦梁山好马二百余匹,宋江要与之战,想叫卢俊义为前部先锋,夺得战功,便让尊位,吴用则反其意,只叫卢俊义去平川埋伏。

宋江与曾家军对阵,五次交锋,各有胜负。

吴用施计,大败曾家军,活捉史文恭。忠义堂上,将史文恭剖腹剜心,享祭晁盖。宋江让卢俊义坐尊位,吴用等不同意。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宋江与众头领打东平府,卢俊义与众头领打东昌府。宋江到东平府前,先差郁保四、王定六给董平下战书,董平打了来使,激怒宋江,派史进与旧相识李瑞立相见,被李瑞兰父亲告于程太守,史进被下死牢。吴用跑来用计,要宋江打汶上县,宋江围城,董平出战,中计被俘。董平因婚事与程、太守不和,投降宋江,引兵入城,夺得程太守女儿。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卢员外攻打东昌府,因遇没羽箭张清,吃了败仗。后张清被宋江义气所动,愿降。又荐兽医皇甫瑞上山。

汉武帝刘彻

天马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陈琳(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宴会诗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扫我游,高会宴中闱。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崔駰

安封侯诗

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

孔融

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

繁钦赠梅公明诗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繁钦生茨诗

有茨生兰圃。布叶医芙蕖。寄根膏壤隈。春泽以养躯。太阳曝真色。翔风发其旉。甘液润其中。华实与气俱。族类日夜滋。被我中堂隅。

繁钦槐树诗

嘉树吐翠页。列在双阙涯。旖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

班固 论功歌诗

後土化育兮四时行。修灵液养兮元气覆。冬同云兮春霡霂。膏泽洽兮殖嘉谷。

班固 诗

宝剑值千金。指之干树枝。

陶渊明 劝农 其一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陶渊明 劝农 其二

哲人伊何?时维後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殖。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陶渊明 劝农 其三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陶渊明 劝农 其四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陶渊明 时运 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裏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裏,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 移居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移居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陶渊明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 其六 陶渊明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饮酒 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絏尘羁。

饮酒 十三 陶渊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饮酒 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赠长沙公 其二 陶渊明

於穆令族,允构斯堂。谐气冬暄,映怀圭璋。爰春华,载警秋霜。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赠长沙公 其三 陶渊明

伊馀云遘,在长忘同。笑言未久,逝焉西东。遥遥三湘,滔滔九江。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陶渊明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馀襟良以殚。

拟古 其五 陶渊明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拟古 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读《山海经》 其一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山海经》 其二 陶渊明

玉台淩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读《山海经》 其三 陶渊明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亭亭明玕照,洛洛清*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读《山海经》 其四 陶渊明

丹木生何许?乃在峚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岂伊君子宝,见重我轩黄。

读《山海经》 其五 陶渊明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读《山海经》 其六 陶渊明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洪柯百万寻,森散复暘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读《山海经》 其七 陶渊明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亭亭淩风桂,八榦共成林。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读《山海经》 其十 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腊日 陶渊明

风雪送馀运,无妨时已和。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答庞参军 陶渊明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裏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

答庞参军 其一 陶渊明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

答庞参军 其二 陶渊明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好,云胡以亲!我求良友,实觏怀人;懽心孔洽,栋宇惟邻。

答庞参军 其三 陶渊明

伊馀怀人,欣德孜孜;我有旨酒,与汝乐之。乃陈好言,乃著新诗;一旦不见,如何不思!

胡姬年十五 刘琨

虹梁照晓日,渌水泛香莲。如何十五少,含笑酒垆前。花将面自许,人共影相怜。回头堪百万,价重为时年。

赴洛道中作 陆机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櫂歌行 陆机

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降初巳。濯秽游黄河。龙舟浮鷁首。羽旗垂藻葩。乘风宣飞景。逍遥戏中波。名讴激清唱。榜人纵櫂歌。投纶沈洪川。飞缴入紫霞。

太山吟 陆机

太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峻极周已远。曾云郁冥冥。梁甫亦有馆。蒿裏亦有亭。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长吟太山侧。慷慨激楚声。

赠潘尼诗 陆机

水会於海。云翔於天。道之所混。孰後孰先。及子虽殊。同升太玄。舍彼玄冕。袭此云冠。遗情市朝。永志丘园。静犹幽谷。动若挥兰。

答潘尼诗 陆机

于穆同心。如琼如琳。我东曰徂。来饯其琛。彼美潘生。实综我心。探子玉怀。畴尔惠音。

拟涉江芙蓉诗 陆机

上山琼蕊。穹谷饶芳兰。不盈掬。悠悠怀所欢。故乡一何旷。山川阻且难。沈思钟万里。踯躅独吟叹。

拟兰若生春阳诗 陆机

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执心守时信。岁寒终不凋。美人何其旷。灼灼在云霄。隆想弥年月。长啸入风飙。引领望天末。譬彼向阳翘。

赠纪士诗 陆机

琼环俟丰价。窈窕不自鬻。有美峨眉子。惠音清且淑。修姱协姝丽。华颜婉如玉。

招隐诗二首 陆机

驾言寻飞遁。山路郁盤桓。芳兰振蕙叶。玉泉涌微澜。嘉卉献时服。灵术进朝飡。寻山求逸民。穹谷幽且遐。清泉荡玉渚。文鱼跃中波。

三月三日诗 陆机

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诗 陆机

澄神玄漠流。栖心太素域。弭节欣高视。俟我大梦觉。

诗 陆机

物情竞纷纭。至理自宜贯。达观傥不融。居然见真(“赝”下“贝”换“月”)。

咏史 左思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神州。列宅紫宫裏,飞宇若云浮。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被褐出阊阖,高步追许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咏史 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咏史 左思

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絏,对圭宁肯分。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九 嵇康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淩厉中原。顾盻生姿。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 嵇康

携我好仇。载我轻车。南淩长阜。北厉清渠。仰落惊鸿。俯引渊鱼。盤于游田。其乐只且。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四 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七 嵇康

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於人。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八 嵇康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万物为一。四海同宅。与彼共之。予何所惜。生若浮寄。暂见忽终。世故纷纭。弃之八戎。

泽雉虽饥。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身贵名贱。荣辱何在。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四言诗十一首 其一 嵇康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檝容裔。放棹投竿。卒岁。

四言诗十一首 其三 嵇康

藻泛兰池。和声激朗。操缦清商。游心大象。倾昧修身。惠音遗响。钟期不存。我志谁赏。

四言诗十一首 其四 嵇康

敛弦散思。游钓九渊。重流千仞。或饵者悬。猗与庄老。栖迟永年。寔惟龙化。荡志浩然。

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 嵇康

羽化华岳。超游清霄。云盖习习。六龙飘飘。左配椒桂。右缀兰苕。淩阳赞路。王子奉轺。婉娈名山。是要。齐物养生。与道逍遥。

四言诗十一首 其十一 嵇康

微风清扇。云气四除。皎皎亮月。丽于高隅。兴命公子。携手同车。龙骥翼翼。扬镳踟躕。肃肃宵征。造我友庐。光灯吐辉。华幔长舒。

鸾觞酌醴。神鼎烹鱼。弦超子野。叹过绵驹。流咏太素。俯赞玄虚。孰克英贤。与尔剖符。

酒会诗 嵇康

乐哉苑中游。周览无穷已。百卉吐芳华。崇台邈高跱。林木纷交错。玄池戏鲂鲤。轻丸毙翔禽。纤纶出鱣鲔。坐中发美赞。异气同音轨。

临川献清酤。微歌发皓齿。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斯会岂不乐。恨无东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弥终始。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

述志诗 其一 嵇康

潜龙育神躯。跃鳞戏兰池。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庆云未垂景。盤桓朝阳陂。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殊类难徧周。鄙议纷流离。

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逝将离羣侣。杖策追洪崖。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述志诗 其二 嵇康

斥鷃擅蒿林。仰笑神凤飞。坎井蝤蛙宅。神龟安所归。恨自用身拙。任意多永思。远实与世殊。义誉非所希。往事既已谬。来者犹可追。

何为人事间。自令心不夷。慷慨思古人。梦想见容辉。愿与知己遇。舒愤启幽微。岩穴多隐逸。轻举求吾师。晨登箕山巅。日夕不知饥。

玄居养营魄。千载长自绥。

五言诗三首 其一 嵇康

人生譬朝露。世变多百罗。茍必有终极。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天真难可和。郢人审匠石。钟子识伯牙。

不屡存。高唱谁当和。

五言诗三首 其三 嵇康 俗人不可亲。松乔是可邻。何为秽浊间。动摇增垢尘。慷慨之远游。整驾俟良辰。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

沧水澡五藏。变化忽若神。恒娥进妙药。毛羽翕光新。一纵发开阳。俯视当路人。哀哉世间人。何足久托身。

六言诗十首 其三 嵇康

智能用有为。法令滋章寇生。纷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无声。镇之以静自正。

诗 王粲

吉日简清时。从君出西园。方軐策良马。并驰厉中原。

北临清漳水。西看柏杨山。回翔游广囿。逍遥波渚间。

野田黄雀行 曹植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当欲游南山行 曹植

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良木不十围。洪条无所因。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大匠无弃材。船车用不均。锥刀各异能。何所独却前。嘉善而矜愚。大圣亦同然。仁者各寿考。四坐咸万年。

升天行 曹植

乘蹻追术士。远之蓬莱山。灵液飞素波。兰桂上参天。玄豹游其下。翔鶤戏其巅。乘风忽登举。彷佛见众仙。

升天行 曹植

扶桑之所出。乃在朝阳溪。中心陵苍昊。布叶盖天涯。日出登东干。既夕没西枝。愿得纡阳辔。回日使东驰。

五游咏 曹植

不足步。愿得淩云翔。逍遥八紘外。游目历遐荒。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华盖芬晻蔼。六龙仰天驤。曜灵未移景。倏忽造昊苍。阊阖启丹扉。双阙曜朱光。徘徊文昌殿。登陟太微堂。上帝休西欞。羣後集东厢。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踟躕玩灵芝。徙倚弄华芳。王子奉仙药。羡门进奇方。服食享遐纪。延寿保无疆。

远游篇 曹植

远游临四海。俯仰观洪波。大鱼若曲陵。承浪相经过。灵鼇戴方丈。神岳俨嵯峨。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琼蕋可疗饥。仰首吸朝霞。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鼓翼舞时风。长啸激清歌。金石固易敝。日月同光华。齐年与天地。万乘安足多。

仙人篇 曹植

仙人揽六著。对博太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四海一何局。安所知。韩终与王乔。要我於天衢。万里不足步。轻举淩太虚。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回驾观紫薇。与帝合灵符。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馀。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俯观五岳闲。人生如寄居。潜光养羽翼。进趋且徐徐。不见轩辕氏。乘龙出鼎湖。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苦思行 曹植

绿萝缘玉树。光曜粲相晖。下有两。举翅翻高飞。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郁郁西岳巅。石室青葱与天连。中有耆年一隐士。须发皆皓然。策杖从吾游。教我要忘言。

飞龙篇 曹植

南经丹穴。积阳所生。煎石流铄。品物无形。

善哉行 曹植

如彼翰鸟。或飞戾天。

对酒行 曹植

含生蒙泽。草木茂延。

长歌行 曹植

尺蠖知屈伸。体道识穷达。

豔歌行 曹植

夏节纯和天清凉。百草滋殖舒兰芳。

陌上桑 曹植

望云际。有。安得轻举继清尘。执电鞭。骋飞驎。

乐府 曹植

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古人感鸟迹。文字有改判。

乐府 曹植

所齎千金剑。通犀间碧璵。翡翠饰鸡必。标首明月珠。

朔风诗 曹植

四气代谢。悬景运周。别如俯仰。脱若三秋。昔我初迁。朱华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杂诗 曹植

美玉生磐石。宝剑出龙渊。帝王临朝服。秉此威百蛮。历刀不见贵。杂糅刀刃间。

四言诗 曹植

高谈虚论。问彼道原。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裏。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 陈琳

春天润九野。卉木涣油油。红华纷晔晔。发秀曜中衢。

宴会诗 陈琳

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玄鹤浮清泉。绮树焕青蕤。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 刘桢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斗鸡诗 刘桢

丹鸡被华。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诗 刘桢

昔君错畦畤。东土有素木。条柯不盈寻。一尺再三曲。隐生置翳林。控倊自迫速。得托芳兰苑。列植高山足。

诗 刘桢

和风从东来。玄云起西山。夜中发此气。明旦飞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