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降雨量预测表_今年的降雨量预测

北京多年平均降水量有626毫米左右。

北京多年平均降水量(涵盖降雨、雪、冰雹等)是626毫米。但因为受地形的影响,又可分为三个区:西部和西南部的山前地带,年平均降水量达700毫米左右;北部的密云、怀柔、平谷和平原地区,可达600毫米;西北山区降水量较少,仅400毫米左右。

北京地区的降水还受季风的影响,在季节分配上极不均匀,即大都集中在夏季,占到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70以上;冬春两季最少,仅占11%。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显著。据100多年的气象资料分析,丰水年多达1406毫米(1959年),枯水年则仅242毫米(1869年),两者相差近6倍。因为降水季节分配极不均匀,时常使北京的河流暴涨暴落,流量极不稳定,形成灾害。

降雨等级划分

降雨等级为小雨,一天内降雨总量1-10mm,地面潮湿,但不泥泞;

降雨等级为中雨,一天内降雨总量10-25mm,能听到屋顶上的淅淅声,地面凹处有积水;

降雨等级为大雨,一天内降雨总量20-50mm,雨如倾盆而下,落地四溅,平地有积水;

降雨等级为暴雨,一天内降雨总量50-100mm,大风,伴有雷电,有此时的降雨量已经足够引发山洪暴发。

降雨等级为大暴雨,一天内降雨总量100-200mm,此雨出时,黑云压城,伴有狂风雷暴,易造成洪涝灾害。

降雨等级为特大暴雨,一天内降雨总量超过200mm,不易遇见,如有发生多化为洪涝灾害。

黑龙江省的降水表现出明显的季风性特征。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充沛,占全年降水量的65%左右;冬季在干冷西北风控制下,干燥少雪,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春秋分别占13%和17%左右。1月份最少,7月份最多。

年平均降水量等值线大致与经线平行,这说明南北降水量差异不明显,东西差异明显。

降水量从西向东增加,西部平原区仅400—450毫米,东部山前台地在500毫米左右,东部山地500—600毫米。

山地降水量大于平原,迎风坡大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分布极不均衡。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50-650毫米,在小兴安岭南部伊春附近及东南部山地尚志县形成多雨中心,降水量在650毫米以上。西部松嫩平原降水量只有400-450毫米,肇源西部、泰来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在400毫米以下,形成少雨中心。

降水日数的分布差异较大。松嫩平原地区在100天以下,其中多数在80-90天,个别地区80天以下。杜蒙(76.7天)、泰来(73.1天)、龙江(79天)为黑龙江省降水日数最少地区。兴安山地与东部山地多数在110天以上。五营(149.2天)、伊春(137.7天)是黑龙江省降水日数最多地区。降水日数的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6—8月,全省平均温度适宜,降水充沛,可满足蜜源植物,如椴树、柳树、笤条、向日葵、荞麦等的生长和分泌花蜜的需要,符合这些植物所需的最佳条件,因而对发展蜜源植物为有利。

气候灾害对全省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主要是低温冷害(包括霜冻)和旱涝。其次,大风暴雨和冰雹等,也形成灾害性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