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气象台卫星云图_台湾气象台
1.桑美台风的影响损失
2.台湾雨季是什么时候
3.台湾历史断层概述
台湾的全年的气候:
台湾夏季的温度(大概6月~8月),除了高山地区,平地还蛮湿热的。
冬季的温度(大概12月~2月)有南部气温高于北部,平地气温高于山地的特性,冬天目前最低温度了不起就8度~9度,一般会出现在北部(基隆、台北等北部城市),南部会温暖一些。
春(大概3月~5月)秋(大概9月~11月)两季的温度则大致上差不多,都属於比较凉爽宜人的气候,
雨季的话,一般而言5月、6月是台湾的梅雨季,这段时间会阴雨连绵。
温度最低的话 : 如上所说,北部大概就8~9度,南部一般都还在15度上下,还算是温暖。
温度最高的话 : 可以到30度以上,盛夏时期一般都还会达到35度以上的高温,外出"要记得随时补充水分"。
总结台湾气候特徵: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雨量多。
特别注意 :
1、台湾从7月~10月期间,台风特多,台风经常在台湾南端(菲律宾吕宋岛附近)形成後往上移动,虽然不见得都会侵袭台湾本岛,但是这段时间要密切注意台风动态,非得要出门一定要注意气象新闻。
2、另外,是在台湾北部(尤其是台北...我有切身体验)读书的话,好天气大概都不大长久,最好随身都携带一把方便收纳的小折伞,以防突如其来的豪大雨成了落汤鸡,特别是在基隆念书的话一年大概有2/3的日子是在下雨;要是在台湾南部读书,原则上除了偶尔的午後雷阵雨,大部分都是晴时多云的天气,甚至是艳阳高照,要特别注意防晒。
台湾(Taiwan)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 东北邻琉球群岛, 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台湾岛面积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岛,7成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形海拔变化大。由于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之交界,自然景观与生态丰富多元。
台湾现有9个“国家公园”以及13处“国家风景区”,?壮丽的海洋、高耸的山岳、多样的自然生态与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独一无二的美丽台湾。
台湾境内的阿里山、日月潭、太鲁阁峡谷、玉山、垦丁、阳明山等都是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新北市瑞芳区九份老街、台北市北投区、彰化县鹿港镇、新北市莺歌区等观光小镇地方风情浓厚,是寻幽访古的旅游胜地。?境内有不少特色温泉,温泉文化别具一格。
桑美台风的影响损失
台湾的气候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台湾的降水量也比较多。台湾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地质灾害有地震。地震的原因是: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台湾横跨北回归线,终年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南部的嘉义、花莲等地,将台湾岛南北划为两个气候区,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一。
台湾雨季是什么时候
死亡、失踪人数以官方公布(新华社、中新社新闻稿件)为准。
台湾
台湾中央气象局于8月9日凌晨2时半发布海上台风警报,并于同日早上11时半发出北部与东北部之陆上台风警报。傍晚扩大范围(包括苗栗以北、宜兰以北、马祖)但因桑美快速移动,预测带来的风雨威胁时间不长,而且云团紧密且集中在暴风圈内,只有掠过圈内的台湾北端8月10日早上有较大强风阵雨而已(台北7级阵风、雨量76毫米;新竹8级;基隆6级、雨量31毫米),于下午2点半解除本岛陆上台风警报(只余马祖)并在晚上11时半解除所有警报。
航空影响方面,港龙航空延迟8月9日的3班香港─台北航班,长荣航空8月10日台北起飞的航班有不同程度的变动,而马祖8月10日的对外航班全日暂停。
福建省于8月8日下午发布沿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8月10日清晨5时改发橙色信号并在同日上午10时20分发布红色信号;截至8月10日12时,全省海上3万6千多艘船只已回港避风,全省安全转移人员62万人。
桑美中心8月10日16时15分到达福鼎市台山岛,中心附近最大阵风达19级,24小时降雨量达250至300毫米,局部雨量超过350毫米。福建省广播集团新闻中心记者梵荣访时需抱树并声嘶力竭地作现场播报。
福建省气象台于8月11日早上解除台风警报。
浙江省
浙江省气象台于8月8日下午发布沿海台风**预警信号,晚上发出橙色信号并在8月10日晨7时发出红色信号;11时省防汛办基本确定在温州(苍南霞关—乐清湾两地间)登陆。
温州市已在8月10日早上分别发出台风(7点)与风暴潮(11点)红色预警讯号;截至8月10日17时,宁波、温州、台州、丽水、舟山、嘉兴、金华、湖州等9个沿海地区已转移危险地带人员989,937人,回港避风船只共33,727艘。温州开往深圳、海口、重庆等往南方向的部分飞机航班停飞。
桑美下午5时25分在浙江省温州苍南县登陆,省气象台称这是1949年以来登陆中国大陆的最强台风(超过1956年8月1日登陆象山石浦的5612号热带气旋“Wanda”温黛),在苍南县霞光测得最大阵风68米每秒(破全省最高阵风纪录),但温州市区风势并不大。截至8月10日20时统计数据,温州三个检测站点24小时降雨量超过200毫米,其中苍南县云岩为357.4毫米,昌禅为466毫米。
浙江省气象台于8月11日早上6时05分解除台风警报。
桑美登陆温州市苍南县,为该县带来重大破坏,18日晚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统计死亡193人,失踪11人。18个县(市、区)的325个镇受灾254.9万人,倒塌房屋3万9千间,经济损失127.37亿元。
苍南县平均雨量超过300毫米,千多间屋倒塌,四成乡镇(大部分为沿海城镇与苍南、泰顺等登陆地区)电话通讯中断,影响地区并出现大面积停电,30万亩稻田淹浸。其中金乡镇河尾洋村一幢钢筋混凝土两层房10日下午5点左右塌下,屋内47名村民41名死亡。
陆路交通方面,56条公路因水淹、塌方、结构损坏和局部路基冲毁而一度中断,集中在温州及丽水地区。截至8月11日11时仍有48条仍未恢复交通。
苍南县的供电服务于8月31日全面恢复正常。
上海市
受台风与天文大潮结合影响,市防汛资讯中心在8月10日上午10时半历史首次发布本黄浦江苏州河口潮位蓝色预警信号。黄浦江沿线8月11日再出现较高潮位,上游米市渡潮位超过3.5米的警戒线0.17米;由于沿江单位提前关闭挡潮闸门,上海没有发生潮水倒灌。此大潮汛将持续至13日,但期间气候与民生影响甚少。
江西省
10日10时开始24小时统计,省内有6个县市出现7至8级大风,上饶、鹰潭、抚州三市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大到暴雨,金溪、资溪出现大暴雨。同时间雨量以抚州市金溪县何源140.2毫米最大,全省有15个站点6小时雨量超过50毫米。
8月11日统计全省各水运港口(上饶、南昌、九江等湖滨市县)共停运航班482艘次,回港避风船只4423艘;转移人口3万余人。
南昌进贤县因灾2人死亡1人伤。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抚川市临川区、金溪县、资溪县等5县与南昌市遭受了严重洪灾。临川区11日9至13时雨量达200毫米,南昌县广福镇6小时高达218毫米,为数十年未遇暴雨。抚川市几乎所有陆地被水淹没,周边200万亩中晚稻都被淹,金溪几乎所有水库渠道被冲毁。
8月11日不完全统计,全省抚州、宜春、南昌、上饶等4市18个县(市)161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98万人,倒塌房屋566间,农作物受灾70万亩,绝收57000亩,直接经济总损失3.48亿元。
日本
冲绳县在8月9日早上在热带风暴“宝霞”过后再次发出大浪警报,警报扩展至本岛、久米等大部分冲绳岛屿与鹿儿岛县奄美南部,并预计带来100毫米雨量。当天早上那霸机场有161班国内外航班取消,约22500名旅客受影响,并有旅客滞留,晚上8时8分,在暴风圈内的宫古岛录得阵风24.9米每秒,浪高10米,至8月10日早上9时解除所有警报。
福建
据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3日18时统计,省内14个县市、164个乡镇受灾,死亡233人,失踪144人,受灾人口145.52万人,倒塌房屋3.27万间,农作物受灾6.88万公顷,成灾4.423万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63.57亿元,其中水利设施7.86亿元。
福鼎市17个乡镇普遍受灾,受灾人口43.5万,转移15万人口;有1万多间民房被摧毁,另8万多间民房部分受损,全市7万多口渔排网箱全部被毁,全市损失31亿元;全市2600多艘渔船沉没600多艘。
福鼎、霞浦、柘荣、福安、宁德市区因线路跳闸引致大面积停电,福鼎市、柘荣县供电全停。福鼎市内建于唐朝咸通元年之佛教名寺资国寺,其20多间木结构建筑几乎全部倒塌。
陆路交通方面,同三高速公路福州通往福鼎段已关闭,宁德市对外交通停止。航空方面长乐机场13个进港航班、12个出港航班被迫取消,直到11日上午航班才全部恢复。海航方面,福州港、福州马尾琅岐码头停航,马尾─马祖“两马”航线停运。
沙埕港死亡、失踪人数问题
据沙埕镇镇长廖天生介绍,在台风来临前,沙埕港共有万多艘在近海作业的外地与本地渔船避风。然而很多渔民仍留在进港避风的渔船上。这里的许多渔民都习惯守在船上开机避风。桑美登陆时风力达到17级,出乎很多人意料,故造成数以千计的渔船沉没和毁坏,许多人因此死亡或失踪。
沙埕镇镇长在8月13日中午接受新华社记者访时表示是次风灾有1万多艘船在沙埕镇所属的沙埕港避风,1000多艘船只被损坏,留在船上的船员和渔民死亡、失踪较多。截至8月13日22时在沙埕港海难发现具遗体,其中27具属外地无法确认身份。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表示从8月12日上午开始,在沙埕港海域进行海上大搜救,并组织沿岸群众协助观察,要求一旦有搜救对象立即向当地报告。8月14日开始驻闽海军派出四艘舰艇主动配合福鼎市参与搜救工作,至8月14日22时统计,在沙埕港海域搜救到148具尸体,其中福鼎籍57人,霞浦籍22人,外地无法确认身份的69人。但在8月14日中午新华社发的稿件称:同一截止时间,福鼎市遇难人员上升到178人,其中打捞上岸的海上遇难人员155人,另还有94人失踪,并声称“这是福鼎市对外公布的最新资料”此稿件的海上遇难人数与早上中新社之口有些微出入;该稿件并引述福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蔡梅森介绍说,仅8月14日一天在沙埕港海域就打捞出59具遗体。
而香港、美国部分媒体报道沙埕港死亡数字远超过官方公布之数字,内地网民在一些主要论坛如的“台风吧”、“桑美吧”或其他讨论区皆留下不少声讨贴子。据8月14日香港《太阳报》引述不愿透露姓名之福鼎市官员昨(13日)午透露死亡人数已过200人,而综合相关报道称不少网民指出沙埕镇已有近千艘渔船被打沉,已捞出500多具尸体,死亡人数很早就该达1000多人,与现在新华社公布的死亡(尤其是失踪)数字有很大差距,官方更新数字的速度也变慢之下,直指有官员与官方串通隐瞒实情,地方媒体也不敢说真话引致当地灾情不被关注。
网民指沙埕港在风暴登陆前已集附近八个镇的渔船前来避风,自风暴登陆的翌日在小白鹭沙滩上已有尸体浮出;尸体能被认领的才能打捞上岸,未能认领的只能用绳子系在海边处,或在附近草草埋葬;码头发臭堆满的尸体也未获处理,并直斥当地官员把前来检查之上级领导与央视记者请到酒店大吃大喝,8月15日《太阳报》引述防汛指挥中心官员回应并无此事,并指在救灾现场以面包充饥。
而需注意的是:新华社8月15日早上一份讲述福鼎沙埕港灾区的特稿中提到:“而据遇难者亲属的自发的统计,遇难人员保守估计也有1千左右”但没有广被引述。
而至8月21日20时,福鼎市表示死亡人数已提升至219人,其中打捞上岸的海上遇难人员190人(其中福鼎籍76人,外县和未确定身份的114人),陆上遇难28人,另有72人失踪,仍有94具尸体无人认领。
而宁德市民政局截至17日12点的死亡人数是227人(其中已确定为本市身份的128人,无法确定身份的99人)宁德市因灾失踪人口157人。要注意的是同稿中还称据宁德市下辖的福鼎市提供截至8月16日22时,福鼎市海难遇难人数是208人,其中打捞上岸的海上遇难人员180人。
台湾历史断层概述
问题一:什么时候去台湾最适合呀? 台湾的年平均温度,除高山外约在22℃左右。一年四季,天气总是暖融融的。4―11月,是台湾的夏季,最热的7月份,全省平均气温为28℃左右。从12月到翌年3月,为凉爽的“冬季”,与大陆长江下游的秋天相仿。最冷的2月份,全省温度最低的台北市的平均气温也仍在15℃左右;而此时在台湾南端的恒春,平均气温还在20℃以上,宛如大陆北方的初夏,无怪乎人们称它“恒春”,意即“四季长春”。一般地区终年不见霜雪,雪线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地带。 台湾是我国多雨的湿润地区之一,年平均降雨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北部是我国少见的冬雨区。基隆平均每年有200多天下雨,素有“雨港”之称。中部高山地区多暴雨,中央山脉个别地区年降雨量高达6000毫米。西部低平地区的雨水比北部少。大部分地区降雨时间集中在夏季,尤以6~8月为最多,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一场雷阵雨。 台湾是我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省份,附近海面为夏季台风的主要通道。每年6~10月是台风季节,其中7~9月台风次数最为频繁。
问题二:台湾什么时候是雨季 我是台湾的 我来说吧 = =
气候变化 现在的雨季下得不多且短
但是大概也是在4-5月左右 称梅雨季节
楼上回答夏天基本都是那是错误的
夏秋两季为台弗季节 不是雨季
问题三:请问,台湾适合几月去? 建议你十一期去,台湾属热带海洋型气候,雨水集中在夏季,10月秋高气爽偶而也有三十度的高温,但不是雨季,虽然偶有秋台,不过机会不多,若碰上了也算是与众不同的台湾经验。
若是春节去台湾也在过春节,运气不好的话会碰上 问题四:去台湾旅游几月份最好 台湾旅游最好是在9月~11月,去年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去的,天气好到不行,可以天天纵情於晴朗凉爽里,当时我们有旅人行馆的摄影导游带著,在清境游览、拍照,蓝天、白云、绿地还有非常非常多的欧式尖塔建筑,还去了目前最有名的清境「老英格兰庄园」喝下午茶,简直就像在欧洲了!! 那几天玩得好开心,是一次难忘的台湾旅游。 我还t解了一下其他月份的天气,你可以参考一下:每年的3月~5月:受滞留锋面徘徊影响,是细雨绵绵的天气形态,要记得随时带把雨伞;每年的6月~8月:偶尔会有台风经过,建议留意天气预报,还有台风天所造成海边波涛汹涌的海浪,绝对不是观赏奇景的好时机;每年12月~2月:是赏枫季节,偶尔来袭的寒流,是爱好泡温泉族的最爱。
问题五:台湾雨天多不多啊,雨季是什么时候 台湾雨天多,雨季一般在5月就到来了。
台湾降水丰沛、气候湿润,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500毫米,约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3倍。因季节、位置、海拔标高不同,各地降雨量随之变化。东部、北部降水量大且全年有雨,中国年降雨量最大的地区火烧寮就在台湾东北部,被称为中国“雨极”, 而基隆港因降雨量丰沛而被称为“雨港”。 中南部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盛行蒙古高压带来的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高峻山脉阻隔季风,形成雨影效应。
《康熙台湾舆图》中的淡水河与基隆河流域台湾是中国受台风影响最多的地区之一,6月至9月是台风季,每年夏秋两季平均有三至四个台风。台风提供丰沛的水分,但降雨空间和时间分布不均,易引发洪水与泥石流等灾害。若缺少夏季台风带来的雨水,冬季易出现干旱,故各大河川普遍修筑水坝,雨季蓄水兼发电,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问题六:请问台湾的雨季是几月? 补充楼上的,台湾季节分际:12-2月冬季,3-5月春季,6-8月夏季,9-11月秋季。5-6月因北方冷空气退缩,而南方热带暖空气向北沿伸,冷热交替会滞留现象就是(白话)梅雨季节。3-5月的雨统称春雨。而11-12月相反冷空气由北方向南沿伸,会产生东北季风增强,代表冬季来了。
记得纳啊
问题七:台湾一月是雨季吗? 是雨季 台湾冬季除基隆 迎东北季风面常下雨 及台北盆地偶尔下雨外 基本上全岛是旱季 台湾下雨时节为 5-6月的梅雨季 基本端午过後又不下了 除了盛夏时 的午後雷阵雨 与有台风时带来的雨 一般人印象中的七八月 是错误的 那是有台风引进雨云时 否则像7月份联考日 几乎没下过语 台湾的中央气象局 这几年亦修正 5-6月为梅雨季 不过偶尔几年会一次 4月就进梅雨季的
问题八:去台湾旅游最好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台湾给我的感觉并没有一个特定意义上的最佳季节。
问题九:去台湾旅游几月份最好? 台湾的最佳季节我个人认为是春天,秋天应该也是不错的,不过貌似台风会相对频繁一些。虽然说台湾那边即便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到不了零度以下。通常也就是10度左右的样子。不过春节的时候价格会高不少,我十一的时候去就9000一个人了,春节大概得一万出头了吧。
我是挺推荐你看看斯里兰卡的。斯里兰卡是地处热带,四季常夏。但不会像我们这里这么热,年平均气温也就28度左右,只有雨季和旱季的差别,雨季是每年5到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在冬季的12月到次年3月,许多欧洲人到斯里兰卡过冬,尤其是圣诞节到元旦之间,是旅游旺季,这时候酒店定房比较紧张。除此以外7、8月份也是当地的旺季。我们去年就是暑期从众信旅游报名去的,正好赶上佛牙节,几十万人的场面真的很壮观!!在雨季淡季旅行的好处是机票和房价都比较便宜这时候也不一定一直下雨。去旅游千万不要忘了带防晒护肤品,以及遮阳伞、太阳镜之类的用具。
斯里兰卡旅游报价通常是一万上下一个人吧,斯里兰卡很好呀,红茶宝石都很出名的。狮子岩、海钓什么的!总之是很值得去的地方,那边很安静祥和,自然风光超级棒。我之前去过,参加的众信旅游的团,很贴心也很省事儿,签证也很简单。
Ming-Sheng Yu
(中央地质调查所,台北 968信箱)
Shin-Nan Cheng Yeon-Tien Yeh
(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所,台北南康1-55信箱)
摘要 为说明历史地震与伴同地震发生的断层之间的关系,对有关地震数据予以了重新研究。利用蒙特卡洛算法,根据仪器记录的历史地震的P-S波走时差——对缺乏现有地震记录的历史地震的震源参数予以重建。将等震线图和地表断层轨迹与重新定位的震中作一比较,可以发现这一研究结果要比以前的更为合理。本次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①在台湾西部海岸平原和山前有4条地震破裂带,另4条地震破裂带则出现在台湾东部的纵谷;②各种特征表明,池上断层和奇美断层在地震时活化,但在以前从未报道过;③1935年地震时的新港山断层和12年地震时的瑞穗断层不是地震的地表破裂痕迹,而是地震引起的滑坡;④根据这些地震断层的应力分析认为,主压应力轴为北西-南东向。
关键词 历史地震 蒙特卡洛算法 重新定位 断层面解 台湾
1 引言
台湾历史上大地震期间引起地表破裂的活断层均位于台湾西部海岸平原和丘陵地带以及台湾东部花莲和台东纵谷。在中央山脉,无论是用地表勘查还是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尚没有发现一条活断层[2,6,19]。台湾东、西部之间的地震断层的产状有所不同,台湾东部以左旋滑动和北北西走向为主,而台湾西部则主要为右旋滑动和北东东走向。台湾的历史断层,尤其是东部的,被认为与西太平洋的区域构造史,特别是与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19]。
2 分析
台湾地震的仪器观测始于18年,其时第一台地震仪安装于台北气象台。尔后,其他各类地震仪安装于其他气象台;遍布台湾形成地震台网。由于1898~12年期间缺乏独立的走时系统,定位过程中只能用P-S波走时差,震中和震源深度用P-S波等,走时图予以估算。虽然结果的误差要大于13年后的,但在当时数据质量和地震仪的条件下用这种方法还是较佳的选择。探测的结果仍有其实用性。但是对某些大地震而言,震中和地表断层间的偏差太大,所以在研究地震活动、地震构造以及地震预报与地震危险性分析时不能忽略这一问题,必须重新估算历史地震断层。因此,利用蒙特卡洛算法,根据P-S波走时差来重新定位仪器记录的历史地震[9]。反演的结果结合地质资料(例如走向、倾斜和地表断层位错)和P波初动的极性以估算可能的断层面解[3,9,12]。本研究中要评价的参数是震源的纬度、经度和深度。由等震线图和地表断裂的分布,用一些先验资料来限定震中参数分布范围。用观测到的P-S波走时差数据[1,7,8]和地壳速度模型[10]来计算地震走时。
3 结果和讨论
1906~12年期间台湾有6次大地震,地震时产生的断裂活动将地面错开,位移量达1~3m。4条破裂出现于台湾西部海岸平原和山前地带;另4条出现于台湾东部纵谷。有一些不太肯定的证据表明,断层上曾有蠕变发生,但据15年以来的测量工作,尚未报道发生过蠕变。以下按地震发生的年代顺序对断裂予以描述。
3.1 1906年3月17日地震
台湾西部梅山附近的地表断裂与1906年3月17日M=7.1的地震有关,有1258人丧生,房屋倒塌6000所以上。断层整体上走向为NE80°,但向西其走向则为NE50°并延伸至民雄附近。断层迹线在1906年填图时未全部查出,它由新港延伸至梅山和塔户,长约13km,是—右旋滑动断层。这个断层造成一断崖,截断阶地沉积层最大位移(右旋走向滑动)近断层东端为2.4m,断层东端还有一1.2m的垂向位移。在此处和断层西南,断层北侧相对下降,但此点东北的短断层段上,断层南侧相对下降。靠近东北端,最大垂向位移为2.1m,兼有1.8m的右向滑动。梅山附近,1996年仍可见到部分1906年的断崖,但由于挖掘,仅存1906年断崖高度的一半[8]。
经再定位,震中位于23.585°N和120.535°E,震源深度为15km。这次地震与走向为NE80°的右旋走向滑动有关。如由梅山地区地表来估计,断层倾伏角约为-144°。设倾角正如地球物理学家所提的那样为90°,则断层面解可得应力轴为131°∠25°。这次地震的最大压应力轴为北西-南东向,这与区域构造应力相符[13]。
3.2 1935年4月21日地震
地表破裂出现于台湾西北部两条断层上,伴随着地震发生,丧生者达3000余人,房屋倒塌17000所以上。断层分别称为狮潭断层和屯子脚断层。
狮潭断层位于苗栗以东,于1935年4月21日地震期间形成。狮潭断层或北部断层上的地表破裂长达15km,其北段5km由小段断续破裂组成。断层倾角为80°W,为逆掩断层,西侧抬升较东侧高出3m,该断层某些部位具小的右旋滑动分量。
几乎沿整条断层,狮潭地震断层相互平行,但位于狮潭断层东0.5km处;仅北段1.5km与地图上的断层近于一致。该区的褶皱由北东向的具轴向逆断层的背斜和向斜组成。狮潭破裂的逆掩性质与形成屯子脚断层的应力场相一致,表明两者的破裂均由深部构造应力形成[2]。
南面的破裂称为屯子脚断层,延伸约12km,由一系列长度不同的雁行式破裂组成,右旋滑动约为1.5m,垂向位移约1m,除东北端1km地段外,西北侧总体下陷,东南侧则比较低。该断层是一右旋滑动断层,走向NE60°,全长约20km。最大水平和垂向位移分别为200cm和60cm,切穿阶地沉积和冲积层[2]。
第二次地震的震中位于24.600°N和120.900°E,深2km,可能与狮潭断层的破碎有关,断层是一逆掩断层,走向为NE67°,倾角为SE85°,倾伏角90°。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12°∠8°。第一次地震重新定位于24.600°N和120.900°E,深5km,可能与屯子脚断层破裂有关,为一右旋走滑断层,走向NE23°,倾角NW50°,倾伏角80°。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12°∠5°。这两次地震的最大压应力轴为北西-南东向,这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一致[13]。
3.3 1946年12月5日地震
1946年的断裂活动出现在台南北东约10km的海岸平原和山前地带,伴随6.1级地震有74人丧生,毁坏房屋3577所。断层显示为右旋滑动,其东南侧相对下降,那里有确切而又清楚的痕迹。断层的类型定为右旋凹型弧转换断层。在该处最大右向滑动达2m,最大倾向滑动达0.76m。确切而又清楚的地表破裂至少延伸6km,走向为NE80°,而断层全长地表迹线为12km。全新世台南建造被错断。地表断层南西延伸约6km的一个线状带内发现雁行式裂隙和翘曲群以及小的垂向位移。震中位于23.075°N和120.325°E,深5km。这次地震与右旋走滑断层有关,走向NE80°。如从露头的断层擦痕面估算,平均倾伏角约-152°。定倾角是直立的,如地球物理学家所提出的为90°,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29°∠20°,这次地震的最大压应力轴为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应力方向一致[13]。
3.4 1951年10月22日地震
这次地震,地表破裂出现在花莲附近的美伦断层,它与7.1级地震有关,丧生者45人,房屋倒塌522所。断裂长度5~7km不等,可认为是最小值,因为其北端延伸至海下。
第一次地震发生于1951年10月22日5时34分,在花莲以东,伴随地表的破裂,6小时后花莲以北不远处发生另一次地震(11:29)。这些地表断裂靠近美伦断层。报道的最大位移是在断层的东南侧,滑动量为2m,抬升1.2m。断层的产状测自民尼里,垂向位移测自七星潭断层北端[5,14]。
经再定位,第二次地震(11∶29)的震中位于24.075°N和121.725°E,深度为1km,地震与美伦断层破裂有关,为一具逆掩断层分量的左旋走向滑动断层,走向为NE25°,倾角为SE85°,倾伏角为73°。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30°∠38°[18]。
经再定位,第一次地震(05∶34)位于23.875°N和121.725°E,震源深度为4km。地震与具逆掩断层分量的左旋走向滑动断层有关,走向为NE25°。如由花莲地区地表断距估计,断层倾伏角为31°。设倾角与第二次地震(11∶29)的一样,即为85°SE,断层面解表明应力轴为154°∠18°。这两次地震的最大压应力轴近北西-南东向,这与区域构造应力的方向相一致[16]。
值得提出的是台东站测得的第一次地震(05∶34)的P-S波走时(5.8秒)太快,如果地震波起自美伦断层,经北面的花莲并穿越整条纵谷则需更长的时间。此外,只凭一个美伦地震不足以解释自长坪至城宽观测到的破裂现状。这些现象说明,可能曾发生过另一次地震,即在同时发生于过池上断层活化的相近时刻引起的地震[17]。
3.5 1951年11月25日地震
地表破裂在7.3级地震时出现,丧生者20人,受伤326人,房屋倒塌1000所以上,地震(02∶47)在池上断层以东,3min后玉里断层附近又发生地震(02∶50)。地表破裂的地点靠近池上断层和玉里断层[11,17],破裂长达40km,报道的最大位移是左旋反向倾斜滑动,位移量达2.08m。次级断裂发生于海岸山脉西缘的塔阜周围。据报道斜向运动造成塔阜附近断崖内有新鲜的擦痕。断层东侧仰冲,倾向滑动量为131cm并向北挤压,走向滑动量达163cm。
用上述的方法确定的第一次地震(02∶47)震中,位于23.125°N和121.225°E,深达16km。地震由一逆掩断层(池上断层)造成[15],具左旋走滑分量,走向为NE32°,倾角SE70°,倾伏角为S70°。断层面解表明主压应力轴为137°∠22°[3,11]。
确定的第二次地震(02∶50)震中位于23.275°N和121.350°E,深度达36km,它可能与玉里断层破裂有关,断裂具逆掩断层分量,为左旋走滑断层,走向为NE25°。倾伏角(40°)由地表断错的擦痕估算得出。设倾角与池上断层的一样,即SE70°,则断层面解为149°∠10°。此外,这两次地震均为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应力相一致[3,11]。
3.6 12年4月24日地震
纵谷第三条地表破裂发生于6.7级地震期间,丧生者5人,受伤者17人,房屋倒塌100余所。地表断裂大约在丰滨附近[7,17]。经再定位,地震位于23.638°N和121.551°E,深度达33km,伴随发生有逆掩断层,走向为NE44°,具右旋走滑分量。断层面解表明倾角为SE60°,倾伏角为E62°。此解的主压应力轴证明为水平的,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108°∠7°)向[4]。
震后台湾中央气象局对地震区进行调查[9],他们的观测结果表明,与12年地震有关的瑞穗断层无地表断裂迹象。究其原因是地震诱发滑坡[17]。我们发现奇美断层的部分段落和玉里断层则在地震时活化,这在以前未曾报道过。这表明瑞穗地震与右旋走滑的奇美断层和左旋走滑的玉里断层有关[17]。
台湾历史上地震地表断裂的数据列于表1、表2以及图1、图2、图3中。
表1 地震断层的最大位移
表2 台湾历史上地震断层的断层面解
图1 台湾历史断层的断层面解
图2 台湾西部历史地震的地表断裂
图3 台湾东部历史地震的地表断裂
致谢 著者谨向在此项研究中曾提出宝贵建议的台湾中央地质研究所Chu H.T.教授表示感谢。承蒙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的Hsiao C.L.**协助制图,Hsu T.L.教授提供了部分1951年花莲和台东地震的未刊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张鸣冈译,叶洪校)
参考文献
[1]Anonymous.Report on 195 1earthquakes.Central Weather Bureau,Taipei,Taiwan,1952,83.
[2]M.G.Bonilla.Areview of recently active faults in Taiwan.U.S.G.S.Open File Report 75-41.Menlo Park,Calif.,15,58.
[3]S.N.Cheng,Y.T.Yeh and M.S.Yii.The 1951Taitung earthquake in Taiwan.J.Geol.Soc.China,1996,39(3):267~285.
[4]S.T.Chiang,Y.B.Tsai and J.H.Wang.Relocation of main aftershocks of April 24,12 Juisui earthquake,Proc.Taiwan Symp.Geophys.,1986,61~74.
[5]T.L.Hsu.Recent faulting in the Longitudinal Valley of eastern Taiwan.Mem.Geol.Soc.China,1962,1:95~102.
[6]T.L..Hsu and H.C.Chang.Quaternary faulting in Taiwan.Mem.Geol.Sec.China,19,3:155~165.
[7]S.M.Lu,Y.R.Hsu and N.Shih.Report on Juisui earthquake of Apr.24.12,Central Weather Bureau,Taipei,Taiwan,16.
[8]F.Omori.Preliminary note on the Formosa earthquake of March 17,1906.Imp.Earthquake Inves.Comm.Bull.1907,2:53~69.
[9]A.Tarantola.Inverse problem theory,methods for data fitting and model parameter estimation.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New York,1987.
[10]Y.H.Yeh and Y.B.Tsai.Crustal structure of central Taiwan from inversion of P we arrival times.Bull.Ins.Earth Sci,1981,1:83~102.
[11]Y.T.Yeh,S.N.Cheng and M.S.Yu.A revisit on 1951 Taitung earthquake.3rd R.O.C.and Japan joint seminar on natural hazards mitigation,1993,74~88.
[12]Y.T.Yeh,S.N.Cheng and M.S.YLI.Relocation of several historical earthquakes and their fault-plane solution in Taiwan.1995 Annual meeting extended abstract.Geol.Soc.China,1995,469~473.
[13]M.S.Yii and S.N.Cheng.On the earthquake-faults of western Taiwan:Proc.The Joint Symp.on Taiwan Quaternary and on Investigation of Subsurface Geology,l,Engineering Environment of Taipei Basin,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Chunli,1994,1~7.
[14]M.S.Yu.The Meiluan earthquakc-fault as a miniature transform fault:Symposium on Taiwan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tion program(Ⅱ),1996,160~165.
[15]M.S.Yü.Wrench-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itung Longitudinal Valley Fault Zone.Ti-Chi,1994,14(1):121~147.
[16]M.S.Yu and S.N.Cheng.On the earthquake-faults of eastern Taiwan.1995 Annual meeting extended abstract.Geol.Soc.China,1995,464~468.
[17]Y.T.Yeh,S.N.Cheng and M.S.Yu.A revisit on 1951Taitung earthquake.3rd R.O.C.and Japan joint seminar on natural hazards mitigation,1993,74~88.
[18]M.S.Yü,H.T.Chu,C.S.Hou and J.C.Lee.The Chengkung Earthquake of May 29,1992 and the Chihshang Fault.Bull.Central Geol.Sur.,1994,9:107~121.
[19]S.T.Chiang,Y.B.Tsai and J.H.Wang.Relocation of main aftershocks of April 24,12 Juisui earthquake.Proc.Taiwan Symp.Geophys.,1986,61~74.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