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2021

2.2021烟台五一景区商圈拥堵预测-高速拥堵路段

3.国内所有的海边城市?

招远天气预报一周7天实时_招远天气预报小时预报

进入3月份,供暖季接近尾声,山东几号停暖成了市民关注的热点。今年春季天气忽冷忽热,山东多地发布延长供暖时间通知。那么,2021山东什么时候停止供暖?2021山东各地供暖时间表几号停暖?这里我们就为大家带来2021山东供暖时间最新通知。

2021山东什么时候停止供暖?

2021山东供暖时间最新通知

1、济南供暖延长至3月23日零时

3月12日,济南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消息,济南市中心城区2020-2021年采暖季集中供热时间初步确定延长至3月23日零时,具体停暖时间将根据气温变化情况确定。延长供热期间不再向居民热用户另收采暖费。

根据《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济南采暖期起止时间为当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因近期天气预报显示,3月15日后气温仍有较大波动,为保障广大市民用暖需求,济南市中心城区2020-2021年采暖季集中供热时间初步确定延长至3月23日零时。

2、栖霞城区供暖延长至4月10日

为进一步满足民生需要,确保群众温暖过冬,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2020-2021年度城区供暖时间由3月15日延长至4月10日,具体停暖时间视天气情况再定。

3、临沭供暖时间延长至3月14日

尊敬的用户,本供暖季供暖时间延长4天,至3月14日(周日)停暖。请广大用户做好停暖准备,并在停暖后做好室内采暖设施维护保养。

4、烟台供暖时间延长至4月10日左右

针对近期气温波动较大的实际情况,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障广大市民用暖需求,烟台今年计划安排供暖企业延长供暖,将2020-2021采暖季集中供暖时间统一延长至2021年4月10日左右,具体停暖时间将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再定。延长供暖期间不再加收取暖费。

5、招远停暖时间延期至3月25日24时

3月10日,招远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关于延长2020-2021年度采暖期的通知》:考虑到近期气温多变的情况,为满足全市人民的采暖需求,经市政府研究决定,2020-2021年度采暖期停暖时间由3月15日延期至3月25日24时。

6、潍坊供暖时间延长至3月26日24时

《通知》称,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舒适度和幸福感,根据3月中下旬天气预报情况,统筹考虑疫情防控等各方面因素,经潍坊市政府同意,确定将中心城区(奎文区、潍城区、坊子区、寒亭区、高新开发区、综合保税区)2020-2021年采暖季供暖时间延长11天,即从2021年3月16日零时延长至3月26日24时,包括供热企业和其他单位管理的燃气锅炉、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等分布式集中供暖居民小区。延长供暖期间不再向中心城区居民用户加收取暖费。

综上介绍了2021山东供暖时间表最新,可知2021山东什么时候停止供暖。2021山东各地供暖时间延长停暖日期不同,大家要注意做好停暖准备工作,好消息是延长后的暖气使用不再加收暖气费。可以放心!但是要注意停暖后的地暖系统维护,这里关注详细了解。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2021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那么您对各地的夏至习俗你了解多少呢?下面,懂视小编就来为大家整理了各地方的夏至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夏至?忌雨?的习俗

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清嘉录》)。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处境,因为夏至半个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台票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即农历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时下雨。至今,我国许多农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夏天前后,也是农忙之时,北方收麦、打场、收粮,南方则种稻插秧,至于捕鱼活动,在各地都很活跃。

夏至防疰夏

疰夏?是一种季节症,主要源于天气预报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

在夏至节,浙江金华地区有祭田公、田婆之俗,即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为防止害虫发生夏至节。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而在多旱的北方则流行求雨风俗,主要有京师求雨、龙灯求雨等,祈求风调雨顺。但是,当雨水过多以后,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如民间剪纸中的扫天婆就是止雨巫术。有些地方把本来是巫术替身的扫晴娘也奉为止雨求晴之神。过去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还多祭祀二郎神,即李冰次子,因为民间供奉他为水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天旱了,请二郎神降雨;雨多了,请二郎神放晴。其时还有许多禁忌。

山东习俗

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礼记》中也记载了自然界有关夏至节气的明显现象:?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说明一年的这一时节鹿角开始脱落,蝉儿开始鸣叫,半夏、木槿两种植物逐渐繁盛开花。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凉面烟台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烟台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

农历五月间(阳历6月22日)的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周代已有祭神仪式,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人民的饥饿。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指夏至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吃凉面(条)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在民俗回归的当下,凡是跟夏至节令沾边儿的吃食都卖得不错。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老北京夏至最爱炸酱面

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冬至饺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在民俗回归的当下,凡是跟夏至节令沾边儿的吃食都卖得不错。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西北有些地区夏至吃粽子在西北地区如陕西,此日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

在南方,此日秤人以验肥瘦。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有些地区,此日多有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舅家必备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岭南习俗

狗肉本来是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后来有一个赵姓的皇帝属狗,才禁止吃狗肉,因为吃狗肉就是吃皇帝。清朝时期满洲人做皇帝,而满洲人不吃狗肉,想禁而没法禁。只是中国人后来吃狗肉的人慢慢地少了下来,因而吃狗肉从由中国人的肉类主食变成了肉类副食。

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子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子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夏至食狗肉的风俗,民间有?夏至狗,没路走?的俗语,意思是夏至这天,许多狗被杀掉,没路可逃。

民间说法是,狗肉性温,大补元气,属性燥热,仅适宜秋冬季节食用,夏天吃狗肉会上火,外热加上内热,对身体不利。但夏至这天例外,夏至这天吃了狗肉,不但不会热气,不会对身体引起不适,反而会对身体有益。大概是相生相克的道理吧。当然,夏至吃狗肉,也应适可而止,不要吃得太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病。

夏至吃狗肉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

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现在,岭南地区的居民在夏天并无吃狗肉的习惯,反而是在冬天食用狗肉进补。俗话说?卖棉被,吃狗肉。因为狗肉中医学上讲是燥热的(狗肉)性热,味咸、甘、酸;温补脾胃、补肾助阳、轻身益气、祛寒壮阳。?《本草纲目》,所以传统生活习惯上继有岭南医学特色的广东居民在夏天吃狗肉是怎么也说不通的,更无热衷,乃属常识问题。

现今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鲫鱼黑豆汤、药理排骨汤,葱花豆腐汤,冬瓜扁豆瘦肉汤等,煮红、绿豆沙、小米粥、西米粥、白果粥、凉粉、莲子羹、豆腐花、番薯汤等,饮银耳木瓜糖水、凉豆浆、甘蔗水、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总称伏日。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这天,山东民间都要改善饮食,胶东东部都吃面条,长岛民谣:?立秋(饺子)入伏面。?烟台招远吃水饺,滨州无棣习惯吃面条、豆汤和面棋子,济宁邹城喜欢喝冰水,有的人还到峄山山洞里避暑。

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入伏后是种秋菜的季节,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之谚。

食狗祛邪补身

一些地方还流传夏至食狗肉的习惯。吃狗肉能强壮身体,史记云?秦人以狗御蛊,俗谓夏至宜食狗肉?。意谓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适宜食狗肉,以增强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农历夏至日,广东阳江有袭数百年的夏至食狗祛邪补身这一民间风俗。

夏至这天,在阳江的一些镇上的农贸市场,往日的猪肉摊档,大部分挂起了狗肉,只有小部分摊档猪肉狗肉一起卖。当地市场管理人员称,平日里这个农贸市场能销售四十头以上的猪肉,而今天是夏至日,作为主要肉食的猪肉上摊只有十多头,上午还没看到牛肉上摊,原因是当地群众每年夏至吃狗肉已成相传成习。?挂猪头,卖狗肉?,成为夏至广东阳江地区肉菜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阳江人对夏至吃狗何以如此热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称夏至这天吃狗肉能祛邪补身,抵御瘟疫等。?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

唯一与民间传统不同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区别只在于买吃的比杀吃的多。当地群众说,平日里生意再不好的狗肉店,夏至天也能赚个满堂红,狗肉的价格也跟着大幅上涨。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

2021烟台五一景区商圈拥堵预测-高速拥堵路段

关于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有哪些你知道吗?要把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习,使地理知识鲜活起来,利于记忆。一起来看看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2021,欢迎查阅!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的经济发展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交通运输就是把人和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指使用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管道等工具的运输,即:铁路、公路、水路(海运、河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全国交通运输网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城市、工厂和矿山,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交通运输网分布不均东部地区密度大,西部地区密度小。

主要铁路干线

三、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选择客运或货运需要考虑的因素运输的价格高低、速度快慢、运输量的多少、人的出行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等。

客运:主要考虑出行的目的、票价、速度;

货运:主要考虑货物的性质和数量、运输距离、运费、速度、运输的目的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初中地理考点知识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

⑴、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⑵、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⑶、质量在各地区有差异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有不均匀性;⑸、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矿产资源的分布:

⑴、主要油田:

黑龙江省 辽宁省 河北省 山东省山东 河南之间

大庆油田 辽河油田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中原油田

⑵、主要煤矿:

黑龙江省河北省辽宁省山西省安徽省河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内蒙古

鞍山、

本溪开滦阜新大同、阳

泉、西山淮北、

淮南平顶山六盘水攀枝花霍林河

⑶、主要铁矿:

辽宁省河北省内蒙古湖北省安徽省四川省海南省

鞍山、本溪迁安白云鄂博大冶马鞍山攀枝花石碌

注:辽宁省、四川省、河北省三个省的铁矿最大。

⑷、有色金属分布: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湖南锡矿山锑

甘肃金昌镍湖南水口山铅、锌

山东招远金贵州铜仁汞

江西德兴铜广西苹果铝

江西大余钨云南个旧锡

⑸、太阳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注:以上矿产资源的分布要重点落实在 八年级 地理(上册)P53 图3—3 《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P54 图3—4《中国主要煤矿》、P54 图3—5《中国主要金属矿产》三个图上。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1、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3。

2、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其中,草地面积最大)。

3、土地资源的分布:⑴、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⑵、林地: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

⑶、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⑵、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兴修水利工程:

⑴、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68—69图 3—19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等图上识三个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

⑵、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库、长江干流上的三峡水利枢纽。

⑶、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1、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全国最大)、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3、盐场:北方——长芦盐场(全国最大),南方——莺歌海盐场。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

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 方法 :

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周期产生的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

注:认真看世界地理(上册) P49 图。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

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全年高温,一年分雨季(6—10月)和旱季(11月—次年5月)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分干季(11—次年5月)和湿季(6月—10月)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如:非洲

大陆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全年炎热干燥西亚和北非、澳大利亚中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冬季暖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地表景观气候特征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和多雨,雨热同期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草原冬暖夏凉,年降水量较多,季节分配较均匀中纬度地区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草原、荒漠冬冷夏热,年降水量较多,夏季多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耐寒的针叶林冬长而严寒,夏短而暖和,降水较少俄罗斯和加拿大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终年严寒,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 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2021相关 文章 :

★ 2021年地理中考的知识点总结

★ 2021初二地理复习提纲

★ 2021初二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 2021八年级地理复习提纲

★ 2021中考地理提纲

★ 2021初二地理下册知识提纲

★ 2021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 2021八年级下册地理复习提纲

★ 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 2021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国内所有的海边城市?

今年五一期间除了高速路都会有拥堵的情况以外,在一些热门景区和商圈附近也会有堵车的情况发生。烟台有很多景区五一期间人流量比较大,如果不想去人流量比较大的景区,尽量避开以下景点。

交通因素分析

(一)通行政策及天气情况

高速通行政策

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高速路免费时间为5月1日0时开始,5月5日24时结束。

天气情况

根据中国天气网预报,2021年“五一”期间,烟台天气以晴转多云为主,气温11-21℃,风力1-3级。

“五一”期间每日气温11-17度左右,其中,5月3日、4日气温较高,可达20度左右;“五一”期间均适宜出行。

(二)市民出行特点分析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截至4月25日,31省区市中疫情高风险地区3个,中风险地区6个,其他均为低风险。中高风险地区全部位于云南省。目前除以上中高风险地区外,出行没有特别的疫情风险提示,旅行归来后也不需要进行隔离。从目前各大平台数据分析来看,今年“五一”假期群众出游半径、出行方式、主要目的地将出现明显变化,主要呈现在出游半径增大、出行方式多样、交通流量增多等特点:

1、群众出行意愿进一步增强。

去年春节,多数市民响应“就地过年”号召,在家过年或者近郊游玩。随着天气转暖,和疫情持续向好,市民外出意愿仍然强烈,“五一”期间群众外出采购、踏青游玩、回家探亲等出行需求可能集中释放,大型商超、城市近郊、热门景区等周边道路人流、车流将出现明显增长。

2、出行方式逐步多样。

当前,过跨省旅游解禁、目的地营销展开、铁路航空基本恢复,国内旅游市场潜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游客仍然以散客自驾游为主,乘坐火车、客车公共交通工具的游客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多,“五一”期间道路交通流量进一步增加。

3、跨省长途游将大幅攀升。

根据中国车船协会收集的20个旅游城市数据信息显示,尽管中短途旅行仍然是国内旅行的主要形态,但长距离跨省旅游将大幅攀升。携程、马蜂窝、爱彼迎等旅游平台显示,游客选择省外出行的热情持续高涨,有的景区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由此预见“五一”期间全市进出城道路潮汐式车流也会随之明显增多。

4、自然景区及郊游更受欢迎。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清明期间,国内旅游市场正在有序复苏,57%的游客参与了踏青郊游,32.5%的游客参与了游园赏花,本地游、周边游成为主流,自然风景区及郊野游受到欢迎,全市各地自然景区将成为群众踏青赏花的出行首选。

(三)交通安全风险分析

今年“五一”假期道路交通规律较往年将出现新变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面临更多挑战。

1、景区周边道路交通拥堵风险增大。

当前全民疫苗正在接种,群众防疫信心增强,游客数量可能持续增加,加之景区客流密度管控影响,景区入口及周边道路更易出现通行缓慢现象,加上私家车出行占主导地位,停车需求上升,景区周边违法占道停车等违法行为多发。

2、市区各大商圈周边道路压力增大。

各大商超、场所正常营业,购物、餐饮、等活动明显增多,商圈周边道路流量高峰期可能出现行驶缓慢、停车难的现象。中午、晚上就餐期间部分商圈周边道路出现时段通行驶缓慢现象。

3、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持续增大。

“五一”期间正值果蔬采摘时节,乡村游、农家乐受到更多青睐,部分农村道路交通流量将增大。同时,当前农村正处于春播春种农忙时节,农村农忙流、踏青流交织重叠,县乡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加剧。

4、高速公路、国省道拥堵风险增大。

受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影响,高速公路、国省道车流量将大幅增加,部分高速公路入口、国省道路段易出现时段通拥堵。

交通形势预测

(一)道路交通流量预测

对比近两年“五一”期间车流量和今年清明节交通流量发现,节日期间,市区主干道路交通流量较节前明显下降,国省道交通流量明显上升。预计4月30傍晚至5月1日中午,全市交通流主要以高速公路、国省道的车流量为主,方向由市区到外地,由沿海到内陆。其中,5日1日204国道东陌堂出城方向、观海路学院路路口由北向南、只楚路冰轮路路口由东向西,高速公路福山、栖霞北、杜家疃、莱州入口可能出现路段拥堵现象,G228、S208、S210、S308等国省道部分路段可能出现行驶缓慢现象;5月5日下午高速公路、国省道将出现返程车流量高峰。

(二)景区商圈拥堵预测

对比近两年“五一”期间路况巡检及今年清明节路况巡检情况,预计2021年“五一”期间,市区每日上午9:00-12:30烟台山公园、滨海广场、烟台山公园、南山公园、塔山游乐城、凤凰山、植物园等景区周边车流量较大,易引发时段通拥堵;

每日11:30-13:30和17:30-18:30中心区内的北马路大悦城、海港路振华、西关南街万达、大海阳大润发、银海路佳世客、清泉路新世界等商圈因购物和就餐将出现车流量明显增加现象;

县市区方面,牟平、蓬莱、龙口、招远、海阳、长岛等县市区著名景区也将出现人流量和车流量明显增加情况。

拥堵危险路段

(一)高速路收费站易拥堵点位

1、沈海高速福山收费站

2、栖霞北收费站

3、荣乌高速杜家疃收费站

4、烟台机场收费站

5、黄城收费站

(二)拥堵路段危险点位

1、环山路南山公园路段

2、青年路南大街至北马路路段

3、魁玉路机场路至青年南路路段

4、胜利路华阳热电路段

5、滨海北路第一海水浴场、月亮湾、栈桥路段

6、滨海中路渔人码头、虞美人广场、烟大东门路段

7、滨海东路龙湖葡醍海湾、养马岛路段

8、北马路大悦城路段

9、桐林路凤凰山公园路段

10、莱源路烟台植物园路段

11、招远罗山路罗山森林公园路段

12、海阳s202省道岚前坡路口

13、莱阳莱羊路柳沟至西陶漳路段

14、栖霞市牟氏庄园附近路段

15、栖霞太虚宫附近路段

16、开发区磁山公园周边路段

17、开发区海滨路后沙广场段

18、龙口南山南路南山景区路段

19、龙口东海旅游度假区沿海路路段

20、福山210省道_垆寺附近

21、牟平宁海大街路段

22、莱州文化街利群商场门前路段

23、蓬莱钟楼南路路段

24、蓬莱钟楼北路路段

25、蓬莱北关路蓬莱阁景区路段

(三)施工路段点位

1、山海南路

2、幸福路

3、南大街

4、只楚路

5、港城西大街

6、河滨路

交通风险预警

安全风险预警

2020年“五一”(5月1-5日)小长假期间,全市共发生一般程序以上事故占比15.35%。

1、上午、下午平峰时段事故多发,早晚昼夜交替出行、返程高峰时段亡人事故高发,风险突出。

15-16时:发生一般程序以上事故占比11.43%。9-10时共发生事故占比8.57%。6-7时,19-20时为早旅游出行和晚回程高峰期,此时正处于晨昏交替,视线条件不良,多发事故占28.57%。

2、国省、县乡公路流量激增,小型客车、摩托车等与货车混行,货车肇事风险突出。小型客车引发一般程序事故占比50.00%,摩托车发生事故占比28.57%。五一天气转暖,且逢旅游黄金时期,各大旅游景区陆续复位迎客,短途自驾游、中途旅游成为热度越来越高,但此类行程多经过穿村过镇的国省、县乡道路,使得我市公路流量激增,加之货车多拉快跑、疲劳驾驶等安全隐患突出,大货车、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等混行,事故风险倍增。

3、穿村过镇道路沿线村民法律意识淡薄,事故反弹压力大,重点违法行为风险突出。疏于观察引发一般程序事故占比44.29%;超速引发事故占比18.57%。

从以往国省道、县乡道等公路事故违法行为看,此类路段周边多为农村地区,驾驶员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酒驾醉驾、超速行驶、违法超车,以及农村面包车超员、货车超载、违法载人等违法行为突出,风险很大,五一期间,超速、酒醉驾、不按规定让行、无证驾驶等引发的事故将更加突出。

道路事故高发路段

福山:河滨南路、福海路、永达街

招远:张新线

芝罘:只楚路、化工路

牟平:通海路

龙口:港城大道

温馨提醒

1、五一假期期间车流量较大,自驾车出行的驾驶人请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熟悉车况和路况。结伴出行要避免聊天玩闹分散注意力。

2、行车要系好安全带,保持安全车距。遇雨天路滑,要降低车速,减少变道超车,谨慎驾驶。节日期间高速公路、城市出入口切勿占用应急车道,避免争道抢行诱发刮蹭事故,更不能占用应急车道,以免影响交警疏导交通、处置突发事件,造成更长时间拥堵。

3、驾车遇急弯陡坡、长下坡、临水临崖路段,驾驶营运车辆请勿超员载客、客货混装。

4、乘坐客车出行,切勿乘坐私揽客源、无营运资质的客车。

5、请驾驶人不要疲劳驾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6、亲友聚会,切记开车不饮酒,饮酒不开车。

中国的海边城市:上海、青岛、大连、威海、珠海、三亚、东兴、庄河、营口、秦皇岛、天津、东营、莱州、招远、蓬莱、烟台、乳山、海阳、荣成、东港、胶南、日照、连云港、南通、葫芦岛、启东、宁波、

舟山、温岭、乐清、台州、温州、宁德、福州、长乐、福清、莆田、泉州、石狮、厦门、龙海、澄海、汕头、陆丰、汕尾、深圳、龙口、阳江、湛江、雷州、海口、文昌、琼海、万宁、东方、北海。

扩展资料: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国***的诞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沪杭甬大湾区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G60科创走廊核心城市。隔东中国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

青岛,山东省地级市,简称“青”,国家计划单列市、特大城市、副省级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 “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大连,别称滨城,旧名达里尼、青泥洼,是辽宁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

威海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西与山东烟台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公里,海岸线长985.9公里。面积5797.7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606.65平方公里,辖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